返回首页

海洋生物外表结构(海洋生物外表结构特点)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7-21 13:47   点击:6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生物外表结构特点

海洋生物种类

我国管辖海域已记录到了20278 种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

全球海域数据的调查报告中提出,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二、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 海洋生物结构图

外套膜:章鱼看起来像是头部的部位其实相当于我们的腹部,其主要器官都在里面。

腕:尽管章鱼的身体附件常常被叫做“触角”,但它们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胳膊/ 腿。大多数章鱼有八条腕,但是也有例外(见腕最多的章鱼和第一只六脚章鱼) 了不起的章鱼秀有几种章鱼被发现会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变换自身颜色和形状模仿其他动物,甚至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然而,说起扮演的艺术, 拟态章鱼(Thaumoctopus mimicus)是最厉害的。

它们生活在印度洋- 太平洋和红海海域。

研究表明,这种可以变换体态的章鱼能够至少模仿16 中其他海洋生物,包括比目鱼、海蛇、海蛇尾、海葵、蟹类和水母。

角质腭:章鱼的嘴部位于外套膜下方,腕的交接处。壳质的角质鄂就像螃蟹的外骨骼一样, 是章鱼身上唯一的硬质部位, 用于缠住并压碎猎物。 章鱼的身体结构眼睛皮肤:色素——皮下含有色素细胞,可以让章鱼通过调节肤色来反映情绪或者融入周围环境。

漏斗状体管:可以通过虹吸将水喷射而出,并成为自体移动的推进力

3. 海洋生物外表结构特点是什么

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

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

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4. 海洋生物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这段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海底的小动物的特点,“懒洋洋”“蠕动”是形象化的写法,描写了海参活动时的姿态,“威武”则写出了大龙虾的外形及行动特点,使得语言活泼新鲜而有趣。

5. 海洋生物的形态

纯的形态是“元素”汞或“金属”汞(也表示为Hg0)。自然界中很难发现纯的液态金属汞,更多的是以化合物和无机盐的形态出现。汞可以单价汞或二价汞的形式和其它化合物结合(也可分别表示为Hg(I)和Hg(II)或Hg2+)。

被排放出的汞的化学形态(或类型形成)随着来源类型和其他因素而不同。由于不同类型的汞有不同的毒性,因此对人类健康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汞的类型会影响到:

①汞在环境区间内及环境区间之间(包括大气和海洋,及其他)的传输;

②暴露在环境中的物质特性和程度——如果汞和易吸收材料紧密结合,就不易被吸收(例如,进入有机体的血流);

③有机体内部对组织有毒性影响的传输——比如穿越肠膜或血脑障壁;

④汞的毒性(部分原因是由于上述内容);

⑤汞在组织——及其排泄物——中的积累、生物改造、解毒、进入及排出。1.1元素形态(金属,Hg0)大气中的元素汞可转化成无机汞形式,是一条被排放的元素汞沉积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元素,汞无法被分解或降解成无害物质。汞可以在不同的形态间转换,在循环时形成各种形态,但是它最简单的形态是元素汞,本身对人类和环境就是有害的。

一旦汞从隐藏在地壳中的矿石或化石燃料及矿物沉积中释出,并进入生物圈,非常容易转变,可在地表和大气之间循环。

人们认为地表土壤、水体和水底沉积物是主要的生物圈汞槽。

1.2无机形态(Hg+,Hg2+)汞很少以纯的液态金属形态存在,而更多以化合物或无机盐形式存在,亦可以单价汞(Hg(I))或二价汞(Hg(II)–Hg2+)的形式和其他化合物结合。

某些汞盐(如HgCl2)很不稳定,不能作为大气气体而存在。

但是,这些无机(或二价)汞气体的水溶性和化学反应使其比元素汞更快从大气中析出。

这样就导致这些二价汞气体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远远短于元素汞气体。1.3有机形态当汞与碳结合时,这种化合物形态被称为“有机”汞化合物或有机金属汞。很可能存在有许多有机汞(如二甲基汞、苯汞、乙基汞及甲基汞);但是,在环境中微生物和自然过程产生的最常见的有机汞化合物是甲基汞,远远超过其他有机汞化合物。

甲基化是复杂的汞运动过程的产物。

甲基汞可在环境中由微生物代谢形成(生物过程),比如由某种细菌和经过不涉及有机体的化学过程(非生物过程)形成。尽管,通常认为它在自然界中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物过程。虽然历史来源已经存在,重要的直接源于人类的(或者人类造成的)甲基汞来源目前尚未可知。但是,间接地,由于其他形态的转换,人为排放是导致所发现的自然界中甲基汞形成的一个因素。由于在许多可食的淡水鱼、海水鱼及海洋哺乳动物中,甲基汞能够增至周围水体中含量的几千倍(生物累积及生物放大作用),它已经得到了人们严重的关注。

6. 海洋生物外形的特征

海虾的种类很多,包括基围虾、海麻虾、琵琶虾、竹节虾、撒尿虾、琵琶虾、对虾、南美对虾、东方虾等,这些一般都是食用虾。

基围虾

基围虾:基围虾就是基围地带出产的虾子,因为喜欢随海的潮水游到基围下的水流平缓区产卵,所以被称作基围虾。生长在河涌的泥底,身体稍呈黝黑色泽,壳较硬,有明显的黄红色条纹,体型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无刺(虾枪)。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

海麻虾:海里的麻虾和河涌里的围虾是属同一种类。只是麻虾生长在沙底的海中,身体呈红色。然而食味两者皆有优胜,都是新鲜白灼美味。即基围虾,是一种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没有对虾软,形态没有对虾大,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

竹节虾

竹节虾:亦称花虾、竹虾、花虾、斑节虾、日本对虾,和老虎虾同类。特征有细小锯齿位于其头上方向前突出的长刺和两眼间刺状突出。有蓝色的横斑花纹,附肢黄色,尾部呈鲜黄带蓝。壳薄而硬,肉质厚实。主要产于中国的黄海、渤海及朝鲜西部沿岸,虾壳较厚,营养价值与其他海洋虾类相近。

濑尿虾:学名叫“虾蛄”,全为海生。中国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爬子、爬虾、皮皮虾虾虎、虾婆、虾公、螳螂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皮皮虾等。香港常见的濑尿虾是“口虾蛄”和“黑斑口虾蛄”,即简分为前者是经常吃到的硬壳那种,后者便是有斑马纹的软身那种。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5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最常见的品种是虾蛄科,口虾蛄属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中国各海域中均有分布。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濑尿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烹调方便,倍受人们的喜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时它还具有药用价值,能治小儿尿疾,故称濑尿虾。但现时有很多都是由印尼或泰国空运到来,色泽略呈深黑,但生猛度当然稍逊本地货了。

琵琶虾

琵琶虾:市面上的琵琶虾种类颇多,常见的叫蝉虾,又名猪仔虾,香港人又称雷公虾,台湾叫虾蛄头。样子肥肥胖胖,很有趣。爪粗而短,暗红色泽,额角扁平呈五角形,甲壳硬而厚。肉质鲜,多用以制沙律食用。

对虾

对虾: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水产货源。珠海市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的时间。对虾的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色品种精美点心,也可以炮制各种名菜鲜肴。

南美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口感佳。

东方对虾

东方对虾: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是我国特有的名贵品种。据检测,每100克东方对虾含蛋白质20.6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具有补肾兴阳等特殊功效,是招待贵宾不可多得的海中珍品。

小型虾类,一般体长不超过15厘米,分布在沿海潮间带50米以内的海区:

1.沙虾

沙虾又称芦虾、泥虾。体长9~14厘米。体土黄色或棕褐色,足棕黄或赤红色,尾节暗棕色。喜栖息在浅水海底泥沙里,白昼伏在海底不动,黄昏出来觅食。

2.斑虾

斑虾又称九节虾、竹节虾。体长11厘米左右。头、胸甲和腹部体表有鲜艳的横斑,各节暗棕色或浅土黄色。它喜欢栖息在沙泥底有淡水注入的浅水海区,昼伏夜出。

3.葛氏长臂虾

葛氏长臂虾又称红虾、桃红虾。体长仅4~6厘米。身体透明,略带淡红色,有棕色斑纹。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的海边浅海海区。

4.脊尾白虾

脊尾白虾又称青虾、水虾、绒虾。体长5~8厘米。体色透明,微带蓝色或红色小斑点。生活在泥沙底质的浅海和河口区,多在近岸处活动。

5.中国毛虾

中国毛虾又称小白虾、梅虾,是我国特有的虾类。体长仅2.5~5.4厘米,体侧扁,皮、壳都很薄。全身除极少红点外,完全透明。喜欢栖息在河口浅滩水质肥沃的地方。

上述五种海虾,分布在沿海潮间带50米以内的海区,可用捞虾网在海边有海藻的浅水中捞取。

7. 海洋生物的外貌

您好,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海星:身体扁平,有五个或更多的臂,能够在海底缓慢地爬行。

2. 海葵:外形奇特,通常栖息在珊瑚礁或岩石上,靠口腕吞噬小型海洋生物来获取营养。

3. 海龟:大型爬行动物,能够在水中游泳,并在海岸上繁殖。

4. 海豚:哺乳动物,属于鲸类,智商较高,常常与人类互动。

5. 鲨鱼:大型掠食性鱼类,拥有强壮的身体和锐利的牙齿,是海洋食物链的顶端掠食者之一。

6. 海蛇:毒性较强的爬行动物,通常在珊瑚礁和海草区域活动。

7. 海马:小型海洋生物,外形奇特,能够在水中垂直漂浮。

8. 海参:海洋无脊椎动物,能够过滤海水中的营养物质。

9. 珊瑚:海底造礁生物,能够形成珊瑚礁。

10. 海藻:海洋多细胞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海洋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营养来源。

8. 海洋生物的结构

1、康吉鲤会发出“吠”音;

2、电鲶的叫声犹如猫怒;

电鲶,原产地非洲刚果河,生性凶猛,怕光,夜间活动频繁。体长一般50至60厘米。有记录的最大体长122厘米,最大体重20千克,最大年龄10年。

体呈圆筒形,尖头小眼,嘴部有三对须。体呈粉红或灰褐色,体表常布有深色的斑点或斑块。体裸露无鳞,无背鳍。特化的肌肉具有发电能力,受到刺激时,可瞬间发出200~450伏特的电力。饲养水温22~28℃,水质喜弱酸性软水,饵料有鱼肉、小活鱼等。

3、箱鲀能发出犬叫声;

箱鲀,身体为硬鳞所披覆,只有鳍、口和眼睛可以动,所以游泳完全依靠背鳍和臀鳍慢慢地上下、前后、左右摆动,尾部具有舵的作用。

此外,其身体也不能像其它的鲀类,能胀大或弯曲。由于鳃盖无法活动,只能随时张开口部让水从口腔流入鳃部。呼吸频率很高,静止时每分钟可达180次.

4、鲂鳃的叫声有时像猪叫,有时像呻吟,有时像鼾声;

5、海马会发出打鼓似的单调音等等;

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头呈马头状而与身体形成一个角,吻呈长管状,口小,背鳍一个,均为鳍条组成。眼可以各自独立活动。

海马行动迟缓,却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动迅速、善于躲藏的桡足类生物,分布在大西洋、欧洲、太平洋、澳大利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