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无脊椎动物水母(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7-20 18:01   点击:13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

是古生代奥陶纪末期,距今4.5至4.4亿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27%的科、57%的属和60-70%的物种灭绝,是显生宙第一次大灭绝事件,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大规模的灭绝事件。这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灾难,无脊椎类、腕足类、苔藓虫、牙形虫、三叶虫、笔石类、双壳类和棘皮类等类群的大量种类绝迹。

2. 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的地质年代是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志留纪初期。

原因是伽马射线照射地球,致使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动物便荡然无存。 海洋无脊椎动物的时代。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3亿5千万年前。

由于地幔运动,一股巨大的岩浆爆出地表,释放出温室气体,导致陆地植物繁茂,陆地植物制造出大量土壤流入海中滋生了大量藻类漂浮在海面,使海洋生物窒息而死,鱼类上岸进化成为两栖动物。部分植物摆脱海洋登陆,客观上为生物界的发展奠定了条件,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事件。鱼类的时代。

第三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第三次物种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具体原因不明,可能是大规模火山爆发导致环境变化也可能是陨石撞击。这一时期毁灭了70%的陆生物种和95%的物种灭绝,被公认为地球五次大灭绝中最惨重的一次,爬行动物时代。

第四场物种大灭绝发生在三叠纪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

延续了约5000万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原因是地幔运动产生的压力致使盘古大陆分裂,海水停止流动,气温上升,空气中充满有毒气体。三叠纪晚期出现了两脚行走的爬行动物,为恐龙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这次的灭绝灾难相对较小。裸子植物时代。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 这次灾难中绝灭的还有菊石、箭石等海洋无脊椎动物;至于海洋中的微型浮游动植物,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也几乎被一扫而光。

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恐龙的时代。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发生在现代,由于人类破坏环境,无止境的索取资源,捕杀野生东西,毁灭森林,导致无数物种灭绝,史上最残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人类的时代。

3. 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时期

(1)、隐生代,距今46-38亿年的8亿年间,为无生物年代。

(2)、太古代,距今38-20亿年的18亿年间,出现有机质,如高分子烷烃,饱 和异戎二稀类等和无细胞核的细菌和兰藻,称细菌兰藻时代。

(3)、元古代距今20-5.7亿年的14.3亿年间,为藻类时代,我国有些地方形成较 大规模的叠层石(藻礁)),在晚期约距今7-6亿年间开始出现原始动物如蠕虫、海绵、水母等。

(4)、古生代又分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距今5.4-4.17亿年间为无脊椎动物时代:节肢动物、 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笔石动物等空前大发展;晚 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距今4.17-2.45亿年间出现鱼类、两栖类和蕨类植物时代,陆地生物开始大发展。

(5)、中生代的三叠、侏罗、白垩纪,距今2.5-0.65亿年的1.85亿年间;为爬行动 物或恐龙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

(6)、新生代的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为距今0.65亿年至今的6千5百万年间, 为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时代,距今3百万年,迎来了人类时代。

4. 海洋无脊柱动物

不包括三雄是海狮、海豹、海牛

海洋动物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3类:①海洋无脊椎动物。占海洋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最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等。②海洋原索动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等。③海洋脊椎动物。包括依赖海洋而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分布在海洋中的动物群。

5. 海洋无脊椎动物门

大型的海洋生物量词用头,小型可以用个,丛,片

海洋动物(marine animals)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海洋是重要的生命 支持系统,海洋动物是生物界重要的组成部分。[1]

海洋中各门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十分不同的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只能以摄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及其有机碎屑物质为生。

海洋动物现知有大约20多万种,它们形态多样,包括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一直到高等哺乳动物——鲸类等;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从海面到海底深处,从海岸到超深渊的海沟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动物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3个大的类群。

6. 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的原因

已经确认的共有5次。

第一次:古生代奥陶纪末期,距今4.5至4.4亿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27%的科、57%的属和60-70%的物种灭绝,是显生宙第一次大灭绝事件,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大规模的灭绝事件。这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灾难,腕足类、苔藓虫、牙形虫、三叶虫、笔石类、双壳类和棘皮类等类群的大量种类绝迹。

第二次:泥盆纪晚期,距今3.75至3.6亿年前,可能持续2000万年。

主要影响:造成了19%的科、50%的属和至少70%的物种灭绝。海洋无脊椎动物再遭重创,三叶虫、腕足类、头足类和造礁生物中很大一部分种类灭绝。无颌鱼类消亡,盾皮鱼灭绝,“鱼类时代”终结。

第三次:二叠纪末期,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交界,距今2.58至2.52亿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57%的科、83%的属和90-96%的物种灭绝,其中海洋动物灭绝了96%,陆地动物灭绝了70%,是有史以来已知规模最大的一次灭绝。海洋和陆地的无脊椎动物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很多非常成功的无脊椎动物三叶虫、造礁生物、海蕾和纺锤虫惨遭灭门;其他生物种类锐减,包括海百合、腕足动物和陆生蕨类;只有少数生物受影响较小,如双壳贝类。

第四次:中生代三叠纪末期—侏罗纪,距今2.01亿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23%的科、48%的属和70-75%的物种灭绝。这次事件是恐龙时代的黎明,早期的主龙类、多数合弓动物和大型两栖动物纷纷灭绝,使恐龙在几乎没有陆地竞争的情况下接管了陆地世界。鳄鱼接替植龙成为淡水生态系统霸主,直至今日。原始哺乳动物幸运地活了下来,它们将被恐龙压迫1.4亿年。

第五次:中生代白垩纪末期,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界,距今6600万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17%的科、50%的属和75%的物种灭绝。由于这次大灭绝导致恐龙灭绝和哺乳动物崛起,而广为人所熟知。虽然这次大灭绝是最有名的,但却不是最严重的,相反,从灭绝的科的角度来看,这是五次大灭绝中灭绝程度最轻的一次。

7. 海洋无脊椎动物有哪些门类?

螃蟹、龙虾、对虾、寄居蟹、鲎、海蜘蛛、海蛞蝓、海螺、鲍鱼、牡蛎、贻贝、扇贝、船蛆、蛏子、石鳖、章鱼、鱿鱼、乌贼、鹦鹉螺、酸浆贝、水母、海葵、珊瑚、海绵、海星、海参、海胆、沙蚕、管虫、海鞘、文昌鱼等等等等

太多了,根本没法写

8. 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了吗

在无脊椎动物里,体型最大的、游得最快的和头最大的都是头足类动物。远古头足类动物的壳是凸出的,现在缩小了很多。这种海洋动物的共同特点,是由一个管子(体管)连在一起的多室外壳,并且都生活在海洋中。除此以外,头足类动物可用身体和腕的移动,以及身体颜色的变化来互相沟通。它们的皮肤下有很多色素细胞,而色素的分量及分布则由满布于四周的肌肉细胞所控制,使头足动物身体的颜色可以在数秒间变化。

鹦鹉螺是现存最古老、最低等的头足类动物,头足类动物在古生代志留纪地层中的种类特别繁多,达3500余种,它们都有着不同形状的贝壳,但绝大多数种类都已经灭绝了,生存至今的只有鹦鹉螺、大脐鹦鹉螺和阔脐鹦鹉螺3种,所以人们称之为“活化石”。

章鱼也是头足类动物。它生活在海底或者藏在岩石的缝隙里,通过8只条腕(触角)爬行或者游泳,也可以借助于身体前方的漏斗喷水时的推动力在海底任意行动。此外,章鱼还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能在为它专门设置的曲折迷宫里,迅速摸清路径,找到藏着的食物。有人做过试验,把大龙虾放在玻璃瓶中,瓶口用软木塞紧紧塞住。章鱼几经试探,就用触手拔出软木塞,享受新鲜的大龙虾肉。

乌贼又叫墨鱼,是生活在远洋深海里的头足类动物。它的头部有一个漏斗,不仅是生殖、排泄和墨汁的出口,还是重要的运动器官。当它紧缩身体时,口袋状身体里的水就能从漏斗中急速喷出,借助反作用力迅速前进。由于漏斗平时总是指向前方,所以乌贼后退就是前进。除了这些,它还有一套释放烟幕的绝技。乌贼的体内有一个墨囊,其中的墨腺能够分泌墨汁。遇到危险,墨囊收缩,放出墨汁是它欺骗敌人,自己趁机溜之大吉的法宝。还有一些乌贼是动物里最会变色的,通过变色来伪装自己,或者吸引配偶,或者吓退竞争者。

鱿鱼与乌贼是亲戚。它的头部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睛,颈部很短,体内的两片腮是它的呼吸器官。鱿鱼是海洋里的顶级游泳健将,流线型的身体,一侧长有鳍,它通过拍打鳍可以向头部或者尾部的方向移动,还会喷出水来帮助自己更快速地移动。大多数鱿鱼生活在远海,有一些住在深海里。大王乌贼是最大的鱿鱼,体长可达21米,甚至更大。它的嘴部能够抓紧钢缆,加上强而有力的触须,很多海洋生物都难逃它的“魔掌”。有时,就连体型巨大的抹香鲸也不放过,但大多数的时候以抹香鲸的胜利而告终。

9. 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是哪个时期

现在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第一次: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事件。

发生在古生代奥陶纪末期,距今4.5至4.4亿年前。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灭绝,腕足类、苔藓虫、牙形虫、三叶虫、笔石类等类群的大量种类绝迹。然而,原始鱼类存活了下来,并在这次大灭绝之后开始繁盛,渐渐主导海洋,海里终于有鱼群啦!

至于原因,推断奥陶纪末期银河系一颗超新星爆炸引发地球出现了严重降温,南极冰盖形成导致海平面下降,而三叶虫等生物生存的浅海区大面积减少,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尤其是底栖种类消亡。

第二次:泥盆纪晚期大灭绝

事件发生在泥盆纪晚期,距今3.75至3.6亿年前,海洋无脊椎动物再遭重创,三叶虫、腕足类、头足类和造礁生物中很大一部分种类灭绝。无颌鱼类消亡,盾皮鱼灭绝,“鱼类时代”终结。

然而在陆地上,茂盛的植物和节肢动物开始活跃进化。由于海洋环境多变,四足动物乘势登陆,原始两栖动物出现,导致脊椎动物开始抢占陆地。

这次大灭绝应归咎于当时长期的不稳定气候,海水缺氧和海平面下降。泥盆纪中期植物非常茂盛,大量光合作用夺走了二氧化碳,导致气温骤降和海水缺氧。

第三次: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

事件发生在二叠纪末期,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交界,距今2.58至2.52亿年前。

这次大灭绝,其中海洋动物灭绝了96%,陆地动物灭绝了70%,是有史以来已知规模最大的一次灭绝。海洋和陆地的无脊椎动物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很多著名的无脊椎动物三叶虫、造礁生物、海蕾和纺锤虫惨遭灭门;海百合、腕足动物和陆生蕨类数量锐减。只有双壳贝类等少数生物不受波及。

这场规模极大的大灭绝也是地球的大悲剧,差点将地球打回寒武纪之前的单细胞生物时代,简直就是一个无情的回车键!幸运的是,海洋里很多种类的鱼类活了下来。同时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改朝换代”,从合弓动物(哺乳动物的祖先)主导改变为蜥形动物(爬行动物,包括恐龙)主导。也就是开启了恐龙时代!

造成这次大灾变的是峨眉山超级火山爆发和西伯利亚超级火山爆发,由此导致了温室效应、酸雨频发和海洋缺氧,我们可以想象那时候的地球是怎样的血雨腥风人间炼狱啊!难为了我们的祖先!

第四次: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

发生在中生代三叠纪末期,距今2.01亿年前。

这次事件是恐龙时代的黎明,早期的主龙类、多数合弓动物和大型两栖动物纷纷灭绝,恐龙终于迎来出头之日!在没有房东的情况下接管了陆地世界。鳄鱼成为淡水生态系统霸主,直至今日。原始哺乳动物,也就是我们人类的始祖,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也不得不被恐龙压迫1.4亿年。

起因是三叠纪末期,中大西洋超级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覆盖了相当于现在整个欧洲的巨大面积!动物们纷纷表示没有办法继续玩耍,于是生物大灭绝。

第五次: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

发生在中生代白垩纪末期,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界,距今6600万年前。

这次大灭绝导致恐龙灭绝和哺乳动物崛起,同时却是五次大灭绝中灭绝程度最轻的一次。

在海洋里,除海龟以外的所有海洋爬行动物、菊石,非鸟恐龙全部灭绝了。上述动物的绝灭为哺乳动物的发展腾出了空间,地球历史由此进入哺乳动物时代,耶!鸟类是唯一还活着的恐龙,纳尼,原来人家是恐龙耶!

起因是白垩纪末期,一颗直径几十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处,这是地球有史以来第二大的陨星撞击事件,留下的撞击坑半径有150公里。这次撞击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地球连续几年,有的地方甚至十几年都见不到阳光,足以导致植物枯萎,整个食物链崩溃,大型动物纷纷表示没办法玩耍下去于是饿死。

由于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破碎化、人口爆炸、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原因,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与前五次大灭绝是地球环境变化导致的不同,这次大灭绝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地球上的生物将越来越少,造成的生态灾难难以估量。

现在,由于环境污染、人口爆炸、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原因,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与前五次大灭绝是地球环境变化导致的不同,这次大灭绝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地球上的生物将越来越少,造成的生态灾难难以估量!到时候真的彻底不能玩耍了!

10. 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时间

第一次: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事件

时间:古生代奥陶纪末期,距今4.5至4.4亿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27%的科、57%的属和60-70%的物种灭绝,是显生宙第一次大灭绝事件,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大规模的灭绝事件。这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灾难,腕足类、苔藓虫、牙形虫、三叶虫、笔石类、双壳类和棘皮类等类群的大量种类绝迹。

奥陶纪的霸主:直角石

原始鱼类存活了下来,并在这次大灭绝之后开始繁盛,渐渐取代无脊椎动物主导海洋。

原因:奥陶纪末期,地球出现了严重降温,南极冰盖形成导致海平面下降,导致浅海区大面积减少,而浅海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尤其是底栖种类消亡。

有专家怀疑这次事件是银河系内一颗超新星爆炸引发的伽玛射线暴造成的,但目前没有有力证据。

第二次:泥盆纪晚期大灭绝

时间:泥盆纪晚期,距今3.75至3.6亿年前,可能持续2000万年。

主要影响:造成了19%的科、50%的属和至少70%的物种灭绝。海洋无脊椎动物再遭重创,三叶虫、腕足类、头足类和造礁生物中很大一部分种类灭绝。无颌鱼类消亡,盾皮鱼灭绝,“鱼类时代”终结。

泥盆纪的霸主:邓氏鱼

在陆地上,这次大灭绝没有阻挡植物和节肢动物的活跃进化。由于海洋环境的极度不适宜,四足动物乘势登陆,原始两栖动物出现,脊椎动物开始抢占陆地。

原因:这次大灭绝应归咎于当时长期的不稳定气候,冷热变换迅速。其中海水缺氧和海平面下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泥盆纪中期植物非常繁荣,它们的光合作用抽走了二氧化碳,导致气温骤降和海水缺氧。

第三次: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

时间:二叠纪末期,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交界,距今2.58至2.52亿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57%的科、83%的属和90-96%的物种灭绝,其中海洋动物灭绝了96%,陆地动物灭绝了70%,是有史以来已知规模最大的一次灭绝。海洋和陆地的无脊椎动物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很多非常成功的无脊椎动物三叶虫、造礁生物、海蕾和纺锤虫惨遭灭门;其他生物种类锐减,包括海百合、腕足动物和陆生蕨类;只有少数生物受影响较小,如双壳贝类。

二叠纪末大灭绝

这场规模极大的大灭绝差点将地球打回寒武纪之前的单细胞生物时代,但对脊椎动物的影响实际较小,海洋里很多种类的鱼类活了下来。这场灾难对四足动物的最大影响是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改朝换代”,从合弓动物(哺乳动物的祖先)主导改变为蜥形动物(爬行动物,包括恐龙)主导。

原因:造成这次大灾变的是峨眉山超级火山爆发和西伯利亚超级火山爆发,由此导致了温室效应、酸雨频发和海洋缺氧。此外还要考虑到盘古超大陆形成导致的滨海区域缩小、气温下降和火山活跃。

第四次: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

时间:中生代三叠纪末期,距今2.01亿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23%的科、48%的属和70-75%的物种灭绝。这次事件是恐龙时代的黎明,早期的主龙类、多数合弓动物和大型两栖动物纷纷灭绝,使恐龙在几乎没有陆地竞争的情况下接管了陆地世界。鳄鱼接替植龙成为淡水生态系统霸主,直至今日。原始哺乳动物幸运地活了下来,它们将被恐龙压迫1.4亿年。

三叠纪末灭绝的植龙类:凿齿鳄

鱼类和海洋爬行动物都有一部分灭绝,又有一部分出现。鱼类的古代种群开始向现生种群转变,现代意义的鲨鱼在这次大灭绝后出现。鱼龙和幻龙在该事件中灭绝,蛇颈龙类开始繁盛。

原因:三叠纪末期,中大西洋超级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覆盖了7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现在整个欧洲。这次超级火山事件引发的气候灾变就是生物大灭绝的罪魁祸首。

第五次: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

时间:中生代白垩纪末期,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界,距今6600万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17%的科、50%的属和75%的物种灭绝。由于这次大灭绝导致恐龙灭绝和哺乳动物崛起,而广为人所熟知。虽然这次大灭绝是最有名的,但却不是最严重的,相反,从灭绝的科的角度来看,这是五次大灭绝中灭绝程度最轻的一次。

在海洋里,除海龟以外的所有海洋爬行动物、菊石都消失了;在陆地上,非鸟恐龙全部灭绝了。上述动物的绝灭为哺乳动物的发展腾出了空间,地球历史由此进入哺乳动物时代。鸟类是唯一还活着的恐龙,但它们未能像祖先一样成为地球的霸主。

霸王龙和三角龙

原因:白垩纪末期,一颗直径几十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处,这是地球有史以来第二大的陨星撞击事件,留下的撞击坑半径有150公里。这次撞击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地球连续几年,有的地方甚至十几年都见不到阳光,足以导致植物枯萎,整个食物链崩溃,大型动物纷纷饿死。

11. 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什么代

人类每年灭亡150000000只海洋生物!自然原因:

自然环境的变化

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

人为因素:

第一,严重过渡捕捞,造成鱼类种群的减少。

由于我国海域没有处在冷暖洋流交汇的生物活跃区,生物资源的储量形不成大气候,很少有产量百万吨以上的大种群鱼类,这是自然条件所限。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人类不仅对这些有限的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和保护,反而严重过渡捕捞。随着渔业捕捞手段的高科技化和资源的减量化,渔船的网眼也越来越小。过渡捕捞已经成为海洋生物面临灭绝的重要原因!

第二,工厂排污、生活排污是造成海洋生物减少的又一重要原因。

工厂排污、生活排污造成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2004年,由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约1145万吨,比2003年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了近海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第三,是航海业的发展对海洋生物的伤害。

在海洋馆中,有一架抹香鲸骨骼化石。这条抹香鲸是由于被一艘轮船的螺旋桨所伤害,造成第九节脊椎严重坏死。最后导致死亡。像这样造成死亡的海洋生物还有许许多多。虽然航海业的发展的的确确给人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它同时也给海洋生物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2004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海域相撞,泄漏燃油1200吨。这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起溢油事故。事故水域被严重污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这次事件对我国的海域造成很大的损失,即使对事故制造者提出索赔,也依然不能够弥补它对海域造成的实质性伤害!

第四,石油开采等海上活动对海生物造成伤害。

在海上进行的海上实验、石油开采等活动中的机械噪音对鲸、海豚等等生物的声纳定位系统造成了干扰,甚至曾经有海豚等海洋动物在海滩上集体自杀现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