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从明朝的海洋关系阐述(从明朝的海洋关系阐述了什么)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7-16 15:37   点击:27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从明朝的海洋关系阐述了什么

在明成祖全盛时期的1420年,大明朝有着3800艘船,在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及其驻守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远播漕船,在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除此之外还有着大量的护洋巡江的警示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势远播的郑和舰队事实上只不过强劲的明帝国海上舰队的一支水上机动性舰队罢了。其总规模等同于10个西班牙无敌舰队。

2. 明朝是海洋帝国吗

郑和,七下西洋。出使列国

3. 明朝的海洋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郑和下西洋: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戚继光抗倭: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4. 从明朝的海洋关系阐述了什么制度

郑和下西洋,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这种贸易活动,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郑和下西洋,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法、度量衡等.同时,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也传入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郑和下西洋,推行亲仁善邻,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600年前,面对人类还知之不多的广阔无垠的海洋,面对险象环生的长途远航和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郑和与他的船队没有退缩,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继汉、唐、宋、元各代与世界各国人民陆上交往的不断扩大,又开辟了中华民族从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纪元,将中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

——郑和下西洋,发扬了中华民族重视海洋、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为振兴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是一个既有陆域又有海域的国家,中华民族为探索海洋奥妙、发展海洋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勇于探索海洋、经略海洋的生动写照,激励我们不断增强海洋意识,加倍努力,振兴中国的海洋事业.

5. 从明朝的海洋关系阐述现代海权观念

海权国家。

日本是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地理环境和英国差不多,都是孤悬海外,和欧亚大陆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样的地理环境,在特定时期有非常大的优势。

面临分崩离析的欧洲大陆,英国在大航海后长期执行均势战略,也就是利用自己远离欧洲大陆的条件,联合欧洲大陆的弱国,围殴崛起的大陆强国。

不论是俄国西进,还是法德崛起,英国都能发挥搅屎棍的作用,拉拢一群弱国兄弟,把最强的那个陆权国家削落王座。

于是,英国便常年保持欧洲最强国的地位。

而面对统一数千年的中国,日本基本没有能力执行均势战略,只能苟在海岛上猥琐发育,明朝万历年间想登陆朝鲜冲塔,也被明朝的“抗日援朝”给揍回去了。

6. 明朝海洋政策的变化

明代初期东南沿海不太平,一是以张士诚、方国珍为代表的反明势力盘踞沿海岛屿,对明初政权构成威胁;二是沿海倭寇活动猖獗,对沿海各地进行骚扰,使沿海地区不得安宁;三是在南海及东南亚海域有海盗、流寇活动,一些海域海盗势力强大,控制了岛屿和海上交通要道。

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无力顾及海防,也无力应对上述危机,只得实行“禁海”政策,闭关自守,以海洋为屏蔽,隔绝沿海地区与海外的交往与联系。

7. 明代海洋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然而,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郑和下西洋,不但在明代就是众口纷传、影响深远的盛举,时至今日,也仍是举世皆知、广为传诵的史迹。郑和是云南昆明人,本姓马,他的父亲生三子四女,郑和在弟妹间排行第三。后来郑和入燕王朱棣府中为太监,得朱棣赐姓郑。朱棣即位后,为了取得官方对海外贸易的全面控制,计划派遣庞大的船队下西洋。朱棣想让郑和担任船队总制,事先召见相士袁忠彻入宫询问。袁忠彻说:“郑和姿容丰伟,才智过人在太监中罕与伦比,是最好的人选。”所以,朱棣在1405年颁诏,任命郑和为宝船队的总督,以王景弘为副手,率领船队,远下西洋。

  明初的西洋有二重含义:一指南海南部以西的海洋,指位于古里的西洋国。郑和七下西洋,指的是开航古里。从1405年12月,郑和率领的船队初次开洋,到1433年7月最后一次返国为止,前后共计七次下西洋。

  第一次,1405年12月至1407年9月2日,到达的国家有占城、爪哇、旧港、暹罗、满刺加、古里(科泽科特)、溜山、忽鲁谟斯(霍尔木兹)、天方(吉达)阿丹(亚丁)。

  第二次,1407年12月至1409年8月,船队访问了遥罗爪哇、锡兰山、古里。

  第三次,1409年12月至1411年6月,船队去过逼罗、爪哇、古里、天方

  第四次,1413年12月至1415年7月8日。船队经过瓜哇、古里、比剌(莫桑比克港)、孙剌(索法拉港)、木骨都束(摩加迪沙)、卜剌哇(希腊瓦)、麻林(基尔瓦)。

  第五次,1417年12月至1419年7月17日,郑和奉命伴送十五国使团返国,最远到达霍尔木兹、亚丁和基尔瓦。

  第六次,1421年1月至1422年8月,郑和奉命送忽鲁谟斯等十六国使节返国,到达印度洋中的霍尔木兹、亚丁、摩加迪沙、布腊瓦和马尔代夫群岛。

  第七次,1431年12月至1433年7月6日,船队到过霍尔木兹、摩加迪沙、布腊瓦、亚丁、吉达等二十国。

 

8. 明朝前期海洋政策成功的标志

1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国的海洋经济和扩大国家的影响力。

2 在明朝初期,中国的海洋经济非常蓬勃,而且海上贸易对于国家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商机。

同时,郑和还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3 郑和下西洋的行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仅对于中国的海洋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来的世界贸易和国际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9. 从明朝的海洋关系阐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广洋卫历史:洪武三年(1370年),於显被任命为广洋卫指挥使。卫,是明代的一种军队编制体系,下辖约5600人,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旅。

洪武六年(1373年),於显擢升大都督府佥事。明初大都督府是朱元璋设置的最高军事机构,后来拆分为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於显后来又到前军都督府担任佥事,佥事是都督府的一种高层职务。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於显因病去世。朱元璋追封他为英山侯,谥号“襄武”。

在《明实录》中,断断续续地记载着於显的一些故事。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在南京组建成立“广洋卫”,负责水军作战和水路运输。洪武三年,於显被任命为广洋卫指挥使,也就是广洋卫的一把手。在这个职务上,他曾经领兵追击歼灭侵犯苏州、松江、温州等地区的倭寇。洪武六年,於显曾受命出海巡防防备倭寇。

於显还曾参与出海征讨倭寇的大战役。洪武七年,朱元璋命靖海侯吴祯为总兵、於显为副总兵,率领江阴、广洋、横海、水军四个卫的官兵、水师“巡海捕倭”,一路将倭寇追至琉球,取得了一次远洋征伐的大胜利,一直到洪武八年,舰队才回到南京。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曾经梦到“太阴有象,主胡兵入寇”,梦醒后,他下令各卫严加防范倭寇,同时命於显从海上运米四十万石,作为战备物资。

和朱元璋结成亲家:史籍中的记载还显示,除了为朱元璋东征西讨、远洋抗倭,於显与这位开国皇帝还有不一般的关系。

明史专家介绍,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第八个儿子、潭王朱梓娶於显的女儿为妃,“就这样,於显与朱元璋成了亲密的儿女亲家”。

可是,这一层姻亲关系,反而给潭王朱梓带来杀身之祸。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当时於显已经去世,但他的儿子、宁夏指挥於琥却被卷入胡惟庸案,很快就被处死。朱梓闻讯后非常紧张,老爸朱元璋虽然派人对他进行安慰,并让其入京,但朱梓更加害怕,与王妃於氏一起自焚而死。於琥案发之时,九泉之下的於显也被列入“胡党”,一代名将,竟在死后莫名其妙背此黑锅,真是历史奇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