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捕捞最多的海洋生物(海洋捕捞总产量最大的海区)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7-16 06:05   点击:26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捕捞总产量最大的海区

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世界上10大渔业国家吧:

第10名 挪威 欧洲 352万吨/每年

地处北欧的挪威,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世界级渔场,为鱼类生长和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北极鳕鱼、北大西洋三文鱼、青花鱼……种类繁多的鱼类,使得渔业成为挪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让挪威成为全球海产品出口大国。

第09名 秘鲁 南美洲 392万吨/每年

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鳀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在秘鲁的捕鱼活动,主要是是来自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有用于加工成鱼粉的鳀鱼,还包括鲭鱼,鱿鱼等。

第08名 菲律宾 亚洲 423万吨/每年

菲律宾有七仠多个小岛,四面环海,是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菲律宾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百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

第07名 日本 亚洲 434万吨/每年

日本是海洋鱼类消费大国,本国拥有北海道和日本海两大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盛产700多种鱼类,同时日本的远洋捕捞技术也十分先进。日本水产集团的业务范围横跨全球,海洋捕捞是日本水产重要的业务板块,北美、南美、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地区拥有自己的渔业公司及加工厂,同时也以参股或独资方式入驻当地渔业企业。同时还实现了泛养殖技术的高度革新,真正实现了水产资源的全球化。

第06名 俄罗斯 欧洲 495万吨/每年

俄罗斯渔业历史悠久,是全球主要的渔业国家。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渔业逐渐走向衰落,目前,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渔业经济区,俄罗斯也在积极探索北极等领域。

第05名 美国 北美洲 538万吨/每年

美国是世界上水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模式极具特色。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退化,对生态系统和鱼类群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渔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美国颁布了多项法令限制过度捕捞。

第04名 越南 亚洲 642万吨/每年

越南的海岸线呈南北走向,在跨越13个纬度、3260km的长度上,随地区的不同,气候、水文、渔业季节变化明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众多的岛屿、海峡、海湾为一些水生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条件,同时,也为渔船躲避台风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第03名 印度 亚洲 1080万吨/每年

印度有海岸线8118公里,大陆架53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202万平方公里,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世界第三大渔业生产国,此前印度渔业以捕捞为主,近些年来,水产养殖发展也十分迅速。此外,印度内陆渔业年均产量仅次于中国。

第02名 印度尼西亚 亚洲 2320万吨/每年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拥有超过17000个大小岛屿,被称为千岛之国,赤道横贯东西,印尼的经济海域达58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印尼的出口海产品主要是海藻类和金枪鱼,其次是虾类27万吨,螃蟹(包括斑白有纹蟹)。金枪鱼价值效益比较高,很多会出口到日本。

第01名 中国 亚洲 8150万吨/每年

我国水域广阔,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总产量较高。全世界约有3000种鱼类,我国约有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余为淡水鱼类。中国大多数海、淡水鱼类种类多、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生长快、补充能力大、适应性广,奠定了中国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过度捕捞,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出现匮乏,捕鱼船越走越远,也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2. 捕捞量在海洋鱼类中最多的是

南半球的渔场渔获量最大的时间大到为秋末冬初季节。

按鱼的生长时间以及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鱼在春夏季节是主要生长期,此时捕捞对鱼类生长不利,所以捕捞的主要季节应在冬季。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半球冬季渔获量最大。此外捕捞量的大小,玉取决于渔具材料与工艺、海洋捕捞技术、渔业资源、渔场学、气象学等多方面的因素。

3. 中国海洋捕捞产量

你说的应该是学名。

耗儿鱼,学名绿鳍马面鲀(file fish),又称马面鱼、象皮鱼、孜孜色、皮匠刀、面包鱼、烧烧鱼、扒皮鱼、羊鱼、老鼠鱼、迪仔、沙猛。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海洋捕捞中产量居第二位的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渤海,也见于朝鲜、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

形态特征:

1、体甚侧扁,长椭圆形。头侧视呈三角形,上缘斜直,吻长,尖突。口小,前位。上、下颌分别有牙2行和1行,呈门齿状。鳃孔较大,侧位。鳞细小,上有数行小刺,直接生在基板上。背鳍2个,第一背鳍有2鳍棘,第一鳍棘始于瞳孔上方。臀鳍和第二背鳍相对,同形。两腹鳍退化,合成一短棘,连于腰带末端,不能活动。尾鳍圆形。体蓝灰色,第二背鳍、臀鳍和尾鳍绿色。

2、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

4. 我国海洋捕捞总产量最大的海区

一、石岛渔场

位于山东石岛东南的黄海中部海域。该渔场地处黄海南北要冲,是多种经济鱼虾类洄游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黄海对虾、小黄鱼越冬场之一和鳕鱼的唯一产卵场,渔业资源丰富,为我国北方海区的主要渔场之一。渔场常年可以作业,主要渔期自10月至次年6月。主要捕捞对象:黄海鲱鱼(青鱼)、对虾、枪乌贼、鲜鲽、鲐鱼、马鲛鱼、鳓鱼、小黄鱼、黄姑鱼、鳕鱼和带鱼等。

二、大沙渔场

位于黄海南部,大致在北纬32°—34°,东经122°30′—125°范围内。地处黄海暖流、苏北沿岸流,长江冲淡水交汇的海域,浮游生物繁茂,是多种经济鱼虾类的越冬和索饵场所,为黄海的优良渔场之一。每年春季(5月份),马鲛鱼、鳓鱼、鲐鱼等中上层鱼类,由南而北作产卵洄游途中经过该海域,形成大沙渔场的春汛。夏、秋季(7—10月),索饵带鱼在渔场中分布广、密度大、停留时间长;其它经济鱼类如黄姑鱼、大小黄鱼、鲳鱼、鳓鱼、鳗鱼等亦在此索饵形成又一个渔汛。冬季,小黄鱼与其它一些经济鱼类仍在此越冬。

三、吕四渔场

位于黄海西南部,东连大沙渔场,西邻苏北沿岸。由于紧靠大陆,大、小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丰富;同时又处于沿岸低盐水系和外海高盐水系的混合区,加以渔场水浅、地形复杂,因而为大、小黄鱼产卵和幼鱼索饵、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黄海、东海最大的大、小黄鱼产卵场。吕四渔场地处废黄河口,泥沙运动频繁,渔场内的沙滩位置与形态常常变化,是我国著名的沙洲渔场。

四、舟山渔场

位于舟山群岛东部,大致在北纬28°—31°,东经125°以西的范围,地近长江、钱塘江的出海口。冷、暖、咸、淡不同水系在此汇合,水质肥沃,饵料丰富,鱼群十分密集,为我国近海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大的渔场之一。舟山渔场鱼种丰富,有带鱼、鲐鱼、鲹鱼、小黄鱼、大黄鱼、鲷、海蟹、海蜇、鲨鱼、海鳗等。渔场一年四季均可捕捞,夏秋季有鲐、鲹鱼汛,冬季则形成近海最大的带鱼冬汛。

五、闽东渔场

位于北纬25°—27°10′,东经125°以西的东海南部海区。闽东渔场有金钗溪、七都溪、赤岸溪、怀溪、白马河、霍童溪、北溪、鳌江和闽江诸多溪河注入,又有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水与高温高盐的台湾暖流分支汇合,营养盐丰富,饵料生物繁生,成为多种经济鱼虾产卵、索饵和越冬的良好场所。这里四季均有渔汛,渔业产量占福建省海洋渔业总产量的大部分。春汛主要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鳓鱼、马鲛鱼、乌贼、银鲳、姥鲨、鳗鱼、鲐鱼、蓝圆鲹、小公鱼、毛虾、梭子蟹等。夏汛主要有鳀鳁鱼,鳓鱼、银鲳、青鳞鱼、小公鱼、对虾、海蜇等。秋汛主要捕捞大黄鱼、鲍鱼、鳓鱼、海蜇、梭子蟹、对虾等。冬汛主要捕捞带鱼、大黄鱼、乌贼、蓝圆鲹、鲐鱼、鲨鱼、毛虾、棱子蟹和舵鲣等。

六、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位于台湾海峡南部,北起北槟岛附近,南至台湾浅滩以南,自然条件复杂,受高温高盐的黑潮分支和南海水,以及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水和高温低盐的粤东沿岸水四个水系的混合影响,加之台湾的江河注入和台湾浅滩南部的涌升流,构成了渔场高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渔业资源丰富,鱼种繁多,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中上层鱼类渔场。中上层鱼类的金枪鱼、青干金枪鱼、舵鲣、蓝圆鲹、沙丁鱼、脂眼鲱、乌鲳和绒纹单刺鲀等,以及底层鱼类的鲷类,蛇鲻、带鱼、乔氏台雅鱼等都很丰富。渔场综合产量高,全年均可作业。

七、珠江口渔场

位于北纬21°08′—22°00′,东经112°50′—114°20′,为南海的重要渔场之一。渔场内岛屿众多,渔场地处外海水和珠江冲淡水的交汇区,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使众多浮游生物繁殖生长,成为生物活动的密集中心,构成优越的渔场环境。围网渔汛主要在12月—次年4月,2—3月为旺汛。盛产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鲐鱼、圆腹鲱等。

八、北部湾北部渔场

位北纬20°20′—21°30′,东经106°30′—109°50′,北濒广西沿岸,东临雷州半岛,西邻越南,南接北部湾中南部海域。渔场内岛屿较多。来自大陆的九州江、南流江、钦江、北仑河和红河等江河流入北部湾,繁殖生长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形成了许多经济鱼类的良好栖息场所。浅海围网作业渔期自11月—次年5月,1—2月为旺汛,主要渔获物有青鳞鱼、蓝圆鲹和沙丁鱼等。拖网作业渔期自9月—翌年5月,主要渔获物有长鳍银鲈、蛇鲻、红鳍笛鲷、断斑石鲈、鲹鱼和海鳗等,此外,每年4—6月为鲨鱼的钓业渔期。

九、西沙群岛渔场

西沙海域气候炎热,终年水温很高,为珊瑚的大量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珊瑚的丛生又为鱼类生长、繁殖带来了丰富的饵料基础和优越的栖息条件。西沙群岛周围大多有巨大的礁盘,水浅而清,有着浅水礁盘性鱼类生长的环境;而礁盘外侧深度骤然增加,属于深水性环境,适于大洋性鱼类生活。因此,这里鱼的种类众多,属于礁盘鱼类区系的有海鳝科、笛鲷科、金眼鲷科和鳍科等;属于大洋性鱼类区系的有鲭科、旗鱼科、飞鱼科等。其中产量较高的有刺鲅、鲔鱼、金枪鱼等十几种。西沙群岛渔场为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鱼类终年生长、繁殖。生长快、个体大是西沙群岛渔场经济鱼类的一个显著特点。此外,凶猛性鱼类数量较多,肉食性的鱼类约占40—50%,如鲨鱼,几乎分布于整个水域。西沙群岛渔场因海底崎岖不平,礁石丛生,不宜拖网作业,但却适合各种钓具、挂网、敷网作业。由于这里鱼类资源雄厚,故各种鱼类的上钓率特别高,在我国沿海首屈一指。

十、南沙群岛渔场

南沙群岛是由200多个岛礁、沙洲、暗沙、暗滩等组成的群岛,周围有许多沉没的海底山和珊瑚礁。受这种地形影响,常能形成局部的涌升流,把底层丰富的营养成分带到表层。同时,众多的珊瑚礁环境又为鱼类提供了饵料充足、适宜栖息和易躲避敌害的场所。南沙群岛渔场水产资源丰富,鱼类有褐梅鲷(石青鱼)、真鲹(吉尾鱼)、斑条魣(吹鱼)及金枪鱼类等;贝类有乌蹄螺、砗磲;爬行动物有海龟、玳瑁;棘皮动物中有梅花参(菠萝参)、二斑参(白尼参)、黑尼参(乌圆参)、蛇月参(赤瓜参)、黑狗参(黑参)等。

5. 世界海洋捕捞渔业产量

山东水产品产量、产值等主要统计指标连续20余年位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期间,山东掀起海洋牧场建设的热潮。海洋牧场,即在一定海域内,基于生态学原理营造多营养层级的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开展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水增养殖生产的渔场。是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起的科学、生态、高效的渔业发展新模式

6. 海洋捕捞量最大的国家

世界上十大捕鱼大国依次是:中国,秘鲁,日本,智利,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挪威。

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的海域最大,也最丰富,尤其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当然,由于某种原因,美国的渔业却不是很发达,所以捕鱼量排在了后面,按照人均来讲,美国只在我们国家前面,因为美国国土面积广大,照理说应该具备产量第一的条件

7. 海洋捕捞最多的鱼

可以啊!用潜水艇,外装捕捞设备。而4000米海深是完全有鱼存在的,由于巨大的水压,那里的鱼类呈现出身体扁平的特点;并且由于没有阳光,某些凶猛鱼类的感光系统退化,发光系统得到进化,以利引诱捕食。

8. 海洋捕捞产量第一 鱼类

作为我国最著名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大黄鱼的产量曾长期处在万吨以上。说它是石首鱼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大黄鱼就熟悉多了。大黄鱼之所以也叫石首鱼,那是因为这种鱼的头部身体结构有点特殊,因为它的头里面长有两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民间也叫这两块石头为“鱼脑石”,而它的学名叫“耳石”。别看这两块石头,但是用处可不小,一方面是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另外一方面是用来传递和接收声波。也是因为大黄鱼的这个特性被人们掌握利用,从而导致了大黄鱼集体命丧黄泉。

大黄鱼是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在过去野生的大黄鱼是非常多的,这种鱼因为浑身金黄色,颜色非常的好看,再加上营养价值很高,并且口感也好,所以在过去是相当受欢迎的,江浙一带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购买它。听说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要凭借粮票才能购买大黄鱼,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大黄鱼确实非常的鲜美,但是这种鱼如今却越来越少了,野生的基本看不到了。记得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有捕捞大黄鱼的渔民形容,一网起来时满海都是金光闪闪的。不过大黄鱼并不是一直都是金黄色的,它的颜色是会变化的。这种鱼具备了变色龙的一些特性,它身上的金黄色也会跟着光亮而发生变化。

一般光线越暗,金色就越重。而到了白天的时候,这种金色就会变成银白色了。所以,一般捕捞大黄鱼都是在晚上进行,这样的鱼才值钱。白天捕捞的大黄鱼是银白色的,卖不上好价钱。再加上大黄鱼是一种海鱼,离开水面一会就会马上死掉,所以捕捞上来之后就会立即把它们放到冰冻里面,把它冰冻死,这样死了的鱼不再变色,也就是说金黄色不再变回银白。有金黄色的外表,这样才能卖到好价钱。

大黄鱼是我国四大海产之首,其曾经作为东海最重要的渔业资源,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曾经最受欢迎的鱼类在数量上已经岌岌可危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度的捕捞,渔民盲目的捕捞以及种群结构退化等问题,导致了东海野生大黄鱼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大黄鱼数量越来越少,价格也是越来越贵。

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家在对大黄鱼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开始进行了人工繁育的研究,1989年首次成功。由于大黄鱼的市场需求量大,前些年开始就不断有人加入到人工养殖大黄鱼的队伍中,并且取得了非常的成功。目前市面上大黄鱼能卖到50左右一斤,一条三四两的大黄鱼能卖到180-200元,并且是体重越大,价格就越贵。

9. 中国海洋捕捞中产量居第一位的鱼

1、中国

中国(China)国拥有世界鱼类产量的三分之一,年产量为5880万吨。多年来,中国一直鼓励养殖鱼类和水产养殖,以增加产量,以满足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中国的水产养殖方法和技术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借鉴。中国的渔业直接为140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

2、印度

印度(India)的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已在19世纪初期建立起鲤鱼养殖场。现在,印度鱼类年产量为为945.892万公吨,占全球鱼类产量6%。

3、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渔业贡献约3%GDP,鱼类年产量估计为610.1725万公吨。

4、秘鲁

秘鲁(Peru)鱼类年产量为585.4233万公吨,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约50多种鱼类。此外,秘鲁还拥有1.2万个湖泊和泻湖,大大的促进其水产养殖,以满足国内和国际需求。

5、美国

美国(United States)鱼类年产量为536.0597万公吨,海岸线约200英里,其水生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面积为1140万平方公里。美国最主要的物种有鲑鱼,狭鳕,鳕鱼,鲱鱼和比目鱼。

6、智利

在大西洋鲑鱼养殖中,智利(Chile)被认为仅次于挪威。鱼类生产是智利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智利拥有长达2500英里的海岸线,使其成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最常见的鱼类是鳟鱼,鲍鱼,牡蛎和扇贝。据估计,智利鱼类年产量为502.8539万公吨。

7、日本

日本(Japan)每年生产约481.9116万公吨鱼,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

8、泰国

泰国(Thailand)以尼罗罗非鱼,巨型河虾和杂交鲶鱼的大量生产而闻名。泰国水产养殖已有80多年历史,每年生产约374.3564万公吨鱼。

9、越南

越南(Vietnam)水产养殖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并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发展,已成为鱼类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越南拥有数量众多的鱼类而闻名,数量达2458种。鱼产品是越南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年产量为336.7853万公吨。

10、俄罗斯

俄罗斯(Russia)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地理位置被3个大洋包围,大约200万条河流横贯陆地,鱼类供应量为330.5749万公吨。

10. 全球海洋捕捞渔获物中产量排在第一位的是

灯笼叉和排叉在使用场景和功能上有所不同。灯笼叉主要用于固定灯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其设计适合户外或露天场合,并能有效减轻灯笼的重量负担。

而排叉则主要用于烧烤、烤肉等食物制作过程中,其设计更注重扎实的叉牙和舒适的握持手柄,以提供更好的操作和控制体验。因此,在选择使用灯笼叉还是排叉时,需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确保其功能和实用性。

最重要的是评估所采购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性,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11. 我国海洋捕捞总产量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哪个海区?

1 草鱼 5,028,661

2 秘鲁凤尾鱼 4,692,855

3 银鲤 4,189,578

4 鲤鱼 3,791,913

5 阿拉斯加狭鳕 3,271,426

6 尼罗罗非鱼 3,197,330

7 虾鱼 3,178,721

8 大头鲤 2,898,816

9 长鳍金枪鱼 2,795,339

10 巴马穗唇鲃 2,761,02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