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近地表海洋盐度变化模式(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7-06 20:37   点击:28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表面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随纬度的平均分布特点是:盐度在赤道附近较低(34.6),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中纬度各出现一个高值(接近36),再向两极又降低,至北纬60度达最低值(32.4);温度在赤道海域最高(28~29°C),向两极逐渐降低,可低达 0~1.9°C,密度在赤道附近最低(1.022克/厘米3),向两极逐渐升高,可达1.026克/厘米。

2. 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海水的盐度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海水中含盐量的一个标度。海水含盐量是海水的重要特性,它与温度和压力3者,都是研究海水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基本参数。海洋中发生的许多现象和过程,常与盐度的分布和变化有关,因此海洋中盐度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在海洋科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的影响,盐度分布不均: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小;在南北纬20度的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大。深层海水的盐度变化较小,主要受环流和湍流混合等物理过程所控制。

3. 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

海水中含有各种盐分,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盐(每克海水的含0.035克盐)。海水的密度为1.025,所以,1000毫升海水的盐等于:

1000x1.025x0.035=35.875(克)

4. 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南北方向: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其中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于降水,因此盐度较高;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自副热带向高纬度海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

2、东西方向:一般受洋流影响。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较低。 大洋中部盐度居中。 比如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为日本暖流,盐度较高,大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盐度较低。

其他影响盐度的因素还有,淡水汇入。各大河流入海口处,盐度都较低。如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 呵呵,看到答案也考完了

5. 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如何解释垂向上,低、中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高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可能是因为中低纬度地区温度高,浅海蒸发大,所以盐度高,深海蒸发少盐度低;而高纬度地区温度低,蒸发弱,所以浅海盐度不高,而盐度高的海水密度高,所以处于深海。

问了学习海洋测绘的朋友,他又问了学习冰川的朋友,他们交流了一下,认为高纬度的海水浅层盐度比较低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有很多冰川融水,稀释了盐度。而高纬度地区的海水流动少,且我记得盐水密度高,所以盐度比较低的水会浮在上面,所以说高纬度地区上层盐度低,下层温度高。

6. 大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有的溶解盐的质量占海水质量的比例。海水盐度分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蒸发和降水的影响,河流入海的淡水输入,以及海洋循环等。

通常来说,赤道附近的海洋盐度较低,因为降水较多,而高纬度地区的海洋盐度较高,因为蒸发作用较多。此外,河流输入也会导致沿海地区的盐度较低。在海洋中,盐度通常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因为水的蒸发后留下的盐质在深层水体中逐渐积累。总之,海水盐度分布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特定的规律和分布模式。

7. 大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基本受制于

四大洋中大西洋的表层盐度高于其他三大洋.平均而言,北大西洋表层盐度最高为3.55%; 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表层盐度次之,为3.52%; 除北冰洋外,北太平洋的表层盐度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中最低为3.42%; 当然北冰洋的表层盐度是四大洋中盐度最低的大洋,平均盐度为3.0%~3.2%.

8. 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海洋中的总盐度是基本稳定的,但是,在不同的海区和同一海区的不同时刻,观测到的盐度是不同的,这就是说,盐度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有变化。

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面的海水盐度最高,赤道附近,受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自回归线向高纬度,随着蒸发量的减弱,盐度也逐渐降低。

如红海盐度最高。蒸发使海水浓缩,盐度增高,降水使海水稀释,盐度降低。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也很明显。暖流的海水盐度较高,寒流的海水盐度较低。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

9. 大洋中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呈什么

肯定是不一样的。

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并不是简单的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

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与温度的铅直向分布有很大不同。

在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海水只涉及不大的深度。其下便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下沉后向赤道方向扩展的高盐水,它分布在表层之下,故称为大洋次表层水,具有大洋铅直方向上最高的盐度。从南半球副热带海面向下伸展的高盐水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可越过赤道达5°N左右,相比之下,北半球的高盐水势力较弱。高盐核心值,南大西洋高达37.2以上,南太平洋达36.0以上。

在高盐次表层水以下,是由南、北半球中高纬度表层下沉的低盐水层,称为大洋(低盐)中层水。在南半球,它的源地是南极辐聚带,即在南纬45°~60°围绕南极的南大洋海面。这里的低盐水下沉后,继而在500~1500m的深度层中向赤道方向扩展,进入三大洋的次表层水之下。在大西洋可越过赤道达20°N,在太平洋亦可达赤道附近,在印度洋则只限于10°S以南。在北半球下沉的低盐水,势力较弱。在高盐次表层水与低盐中层水之间等盐线特别密集,形成铅直方向上的盐度跃层,跃层中心(相当于35.0的等盐面)大致在300~700m的深度上。南大西洋最为明显,跃层上、下的盐度差高达2.5,太平洋和印度洋则只差1.0。在跃层中,盐度虽然随深度而降低,但温度也相应减低,由于温度增密作用对盐度降密作用的补偿,其密度仍比次表层水大,所以能在次表层水下分布,同时盐度跃层也是稳定的。

上述南半球形成的低盐水,在印度洋中只限于10°S以南,这是因为源于红海、波斯湾的高盐水,下沉之后也在600~1600m的水层中向南扩展,从而阻止了南极低盐中层水的北进。就其深度而言与低盐中层水相当,因此又称其为高盐中层水。同样,在北大西洋,由于地中海高盐水溢出后,在相当低盐中层水的深度上,分布范围相当广阔,东北方向可达爱尔兰,西南可到海地岛,为大西洋的高盐中层水。但在太平洋却未发现像印度洋和大西洋中那样的高盐中层水。

在低盐中层水之下,充满了在高纬海区下沉形成的深层水与底层水,盐度稍有升高。世界大洋的底层水主要源地是南极陆架上的威德尔海盆,其盐度在34.7上下,由于温度低,密度最大,故能稳定地盘据于大洋底部。大洋深层水形成于大西洋北部海区表层以下,由于受北大西洋流影响,盐度值稍高于底层水,它位于底层水之上,向南扩展,进入南大洋后,继而被带入其它大洋。

海水盐度随深度这种呈层状分布的根本原因是,大洋表层以下的海水都是从不同海区表层辐聚下沉而来的,由于其源地的盐度性质各异,因而必然将其带入各深层中去,并凭借它们密度的大小,在不同深度上水平散布。当然,同时也受到大洋环流的制约。

由于海水在不同纬度带的海面下沉,这就使盐度的铅直向分布,在不同气候带海域内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特点。在赤道附近热带海域,表层为一深度不大,盐度较低的均匀层,约在其下100~200m层,出现盐度的最大值,再向下盐度复又急剧降低,至800~1000m层出现盐度最小值;然后,又缓慢升高,至2000m以深,铅直向变化已十分小了。在副热带中、低纬海域,由于表层高盐水在此下沉,形成了一厚度约 400~500m的高盐水层,再向下,盐度迅速减小,最小值出现在600~1000m水层中,继而又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至2000m以深,变化则甚小,直至海底。在高纬寒带海域,表层盐度很低,但随深度的增大而递升,至2000m以深,其分布与中、低纬度相似,所以没有盐度最小值层出现。

选自冯士筰等主编《海洋科学导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