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人的海洋思想(中国人的海洋观的演变)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7-05 11:40   点击:108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中国人的海洋观的演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海洋的诞生。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主要需要解决的是三个问题:

水从哪里来?

盐从哪里来?

坑从哪里来?

我们来一个个聊一聊:

水从哪里来?

这事要大约从46亿年前说起,在此之前发生了一次超新星爆炸。科学家认为这次的超新星爆炸来自于宇宙诞生之后的第二代恒星。

恒星在剧烈的爆炸当中,把自己的物质抛洒到了太空当中,形成了星云。其中就包含了氢、氧、碳、氮等元素。水以氢离子,羟基等形式广泛地存在于星云物质当中,并且随着星云的冷却,与各种星云物质发生了水化作用,进入了矿物质的晶格,锁在了矿物质当中。其中一部分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地球。

因为原始地球的内部的温度极高,而此时的地球更像是一个火球。

在高温作用下,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了出来,升到了空中。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水蒸气和一些较重的气体分子并没有进入太空中,它们围绕着地球和气体形成一个圈层。

后来,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它被我们叫做忒伊亚,它在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前2000年~1亿年,撞上了原始地球。

忒伊亚撞击地球

残留的碎片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月球,这是科学家提出的关于月球形成的灾变说。

月球成因的灾变说

后来,随着原始地球的地壳慢慢冷却下来,水蒸气和尘埃凝结成水滴,并落到了地面,形成了一场持续上百万年的大雨。

冥古宙的大雨

这场大雨形成了原始海洋。

再后来,含有大量水分的彗星和小行星陆续撞向地球,简直就像是原始地球的送水工一样。它们给原始地球补充了大量的水。而外太空送来的水和地球自身的水就是现在地球水的主要来源。

盐从哪里来?

不过,这个时候的水其实并不是咸的,而是酸的。在太阳的照射作用下,水不断地被蒸发,变成了雨,雨在落回到地面,再次蒸发,如此循环往复。在整个过程中,雨水溶解了岩石中的盐分,经过上亿年的积累,海水开始变得又苦又咸。

因为当时的地球大气还没有氧气,所以也不存在臭氧层,太阳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导致地面并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因为有了海水的保护,海洋里首先出现了生命。科学家猜测这大概发生在38亿年以前,在海底的热泉口附近诞生了生命。

大约在24亿年前,蓝藻等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它们的出现使得氧气的含量急剧上升。氧气在大气层中逐渐积累,并开始形成了臭氧层。臭氧层的出现阻挡了大量来自于太阳的紫外线。于是,拉开了一场生物大登陆的序幕。

坑从哪里来?

曾经有一度,科学家自然而然地认为海洋应该是差不多和地球一样的古老的。可是后来经过对海洋底部的岩石进行研究,科学家惊讶地发现,这些岩石的寿命最老的也不超过2.2亿年。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海洋的水是来自于45亿年前,而承载海水的“坑”实际上是2.2亿年前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最早的原始海洋的“坑”和现在海洋的“坑”并不是一个“坑”。

要搞清楚这件事就得和地质学结合了起来,不过这里要先说明一点关于板块构造动力的相关学说,在地质学界简直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准确地定论。在这里,我们就挑主流的说法来讲。

按照板块漂移学说,大概在2亿年之前,地球上只有一块“泛大陆”,它被“泛海洋”所包围。然后“泛大陆”开始破裂,大概到距今200,300万年前,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但这只是解决了五大洋的形成,我们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海洋底部的岩石不超过2.2亿年。

这其实就和板块漂移的方式有关,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结构。

地球上主要有两种地壳: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很重,但也很薄。而大陆地壳则相反,它很轻,却很厚。而地壳下面是又热又粘稠的地幔。在热对流的作用下,地幔缓慢流动着。这也带动着大洋地壳的生长和运动。

因为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更重,并且更薄。所以它的运动方式是向下俯冲的。

来源:ucsb.edu 作者:Tanya Atwater

在这个过程中,海底开始扩张,

来源:ucsb.edu 作者:Tanya Atwater

比如:南太平洋的形成。

来源:ucsb.edu 作者:Tanya Atwater

之后,以同样的方式,海洋实现了大规模地扩张。

来源:ucsb.edu 作者:Tanya Atwater

也就是说,距今2.2亿年前之后,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海底底部的岩石有过一轮的更换。所以,科学家才会发现海洋底部的岩石都不超过2.2亿年。这也就是解决了“现代海洋的坑”的问题。

我们如今的海洋也就是在这一次板块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可以说,海洋的形成也是伴随着整个地球的演化。

关于海洋的形成,我们就说到这里。

2. 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

海葬的历史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是继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海葬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和 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为人民树立了榜样。骨灰撒大海,情意留人间。

历史起源

海葬的历史十分的久远,它较早起源于北欧海盗,并成为海上较古老而哀痛的仪式。海葬较初的仪式十分的简单,它以小船载尸,挂上风帆,乘着落日的余晖,驱使西行,任其在大海中漂游。后来在逐年的演化中,便为军队所用,早年,舰上人员死亡的时候,若尸体无法运回陆地安葬,他们则会在海上举行海葬仪式。

海葬典礼通常在日出或日落前举行,但根据战地特殊状况也可于夜间举行. 当举行海葬典礼的时候,全体舰员在后甲板列队,遗体包殓好并绑上重物放置于木板上,当告别仪式完毕后将木板稍倾斜,尸体随之滑入海中下沉。此时舰艇汽笛长鸣, 军舰降半旗,舰上军乐队奏哀乐,并将日期、时间、经纬度加载航海日志。这就是他们较初传统的海葬仪式。

3. 中国人的海洋观念

中国传统海疆观念是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反映,具有弛张更替、强干弱枝、守土防御等特质。

“天地君亲师”,“安内攘外”、“重陆轻海”,“和柔四夷”、“以夷制夷”等传统疆国观念是其产生与发展的渊源。

这些传统海疆观念缺乏对海疆观念整体性的把握,延缓与桎梏了中国海洋社会经济的整体成长,加大了民族间的隔阂,不利于民族间平等交往。

4. 中国海洋观念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

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06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全省实际可用水资源为310亿m3,人均可用水资源为700 m3,而且全部由降雨补给。从浙江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全省历史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分析,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及7——9月的台风干旱期(受台风影响),期间出现的降水往往是大到暴雨,雨水流失多,蓄储率不高。降水具有地域分布不均、旱涝明显、随机性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区域需水地区不平衡的特点。同时,省内河流源短、流急,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流入东海。

1、水资源总量

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mm之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5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我省人口稠密,人均拥有量只为2060m3,已接近国际所规定的人均年2000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

表2—3 全省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

流域分区

降水量

地表水资源量(亿m3)

mm

亿m3

潘阳湖水系

1905.9

9.72

6.01

太湖沿岸

1323.5

162.26

67.71

钱塘江

1648.1

525.85

291.41

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

1481.3

331.43

174.57

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

1730.6

581.83

355.31

闽东诸河

1932

23.97

16.02

闽江

1836.9

22.08

12.96

全省

1607.1

1657.14

923.99

根据《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数据整理

浙江省河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全省按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潘阳湖水系、太湖沿岸、钱塘江、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3。表2-4是以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分布,从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缺少,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降水更为丰富,水资源总量相对宽裕。

洗车浪费的水够100万上海人用20天

“上海临江靠海,不可能缺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上海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事实上因为污染严重,上海地表水资源中仅有20%的淡水可供使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北京,属于典型的污染型极度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价便宜,多用点水也花不了多少钱,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仅以上海的洗车行业为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消费新热点,目前上海各类机动车数量已达15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达300万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洗车行业迅速发展。

据上海市水务局统计,上海有70%左右的加油站附设机动车清洗,约为550家至600家;持经营许可证的洗车站(点)为315家;无证经营的洗车摊点约有300家。洗车站(点)的年用水总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而在数以千计的洗车站(点)中,目前仅有8家安装使用了机动车污水循环净化系统。大型公交公司的洗车站虽然具备洗车水循环回用能力,但由于洗车设施不适应公交车结构、机械洗车成本高等原因,大都仍采用耗水量更高的人工清洗。

根据测算,清洗一辆车平均耗水70升至80升。如果使用洗车水循环回用设施,耗水量可降至15升至20升,按全市100万辆机动车每年清洗50次计算,全市洗车水可节约将近300万立方米/年。也就是说,目前仅洗车行业浪费的水,就可供100万上海人20天的生活用水。

在水资源同样奇缺的北京,除了超过230万辆机动车所创造出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洗车行业外,城市管网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也十分惊人。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管网漏失率近20%,有1/5的供水被白白浪费。北京每年跑冒滴漏所损失的水量,相当于13个北海。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赵国通说:“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缺什么,反倒浪费什么’的尴尬现状,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消费特大型城市将消耗掉自己发展的未来。”

人类有史以来就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决定人的生存环境、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兴衰存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节约用水,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中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

5. 中国人的海洋观的演变过程

相同点:

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大。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

《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6. 中国海洋观的历史沿革

这个北戴河的历史沿革是从戴河开始,唐朝武德年间正式确立县制,经历辽宋元明清发展,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旅游胜地,景区主要在戴河以北,所以叫北戴河

7. 试论海洋观的演化及其历史启示

学者们认为,人类是从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然后才渐渐走上陆地的。大概历程如下:

1. 水中生活者。人类的远古祖先最早是一些水中生活的无脊椎动物,主要靠尾巴游动。

2. 四足行走。经过几亿年的演化,祖先生物逐渐发展出四肢,可以在水中四足行走,寻找食物。

3. 走上陆地。随着养份越来越匮乏,祖先生物开始越来越多地走上陆地寻食。肺也逐渐发育完善,可以在离开水源一段时间。

4. 站立二足。逐渐改良的骨骼和肌肉开始支撑二足行走的能力,这为进一步的智力进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5. 大脑进化。走上陆地后,祖先生物面临的挑战为大脑进化提供了迫切需求。大脑不断增长,智力水平不断提高。

6. 现代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人类的祖先逐渐演变为能够完全脱离水生活的现代人类。

然而,人类体内仍保留着很多水生动物的特征,如体表覆盖着 head 等;胎儿的发育过程还行动性水生动物的发育模式;大脑中的古老结构也带有水中生物的特点。

所有这些都说明,人类最初的确起源于水中,才逐渐走上了我们今天所处的陆地世界。这是一个缓慢漫长的进化历程。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仍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8. 关于中国的海洋的发展

我国具有明显的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选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可以弥补陆地资源的不足,是解决当然我国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同时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增强综合国力、扩展生存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海洋生态良性循环,发展海洋经济是我们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

9. 中国人的海洋观的演变和发展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

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

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

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

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10. 中国人的海洋观的演变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航海版图的扩大,中国在历史上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船型。

古时,人们“观落叶以为舟”,开始了最初的尝试

浮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浮具所使用的物料包括倒下的树干、脱落的树枝,以及随处可见的竹竿和芦苇。树干、竹竿、芦苇等本身浮力小,需要束捆起来使用;而葫芦则具有体轻、浮力大、防水性强的优点。

腰舟:古人一般将三、四个葫芦串接起来,缚在腰间,以提高渡具的浮力。

筏排:为了寻求比浮具更好的水上工具,人们尝试把一些漂浮物捆起来制成筏,如竹筏、木筏、草筏等。筏的出现是人类摆脱水浸主动创造水上交通工具的一个飞跃标志。

皮浮囊:在缺乏木、竹等浮体材料但动物兽皮出产较多的地方,如我国的西藏自治区,人们把兽类兽皮整体剥下、制成一个封闭气密的皮囊,然后吹气,使之膨胀,就可漂浮在水上,支拖1~2个人渡河了。

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渡河实践逐渐意识到:把一段树木平整、挖空,就可以成为一只坚固耐用和操作灵便的运载工具——独木舟。独木舟大体问世于旧石器晚期。到了新石器时期,盛产森林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独木舟了。

为了征服江河湖海,古代造船业逐步形成规模。

木板船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据传说,黄帝的大臣共鼓和货狄发明了舟,颛顼[zhuānxū]发明了桨、篙,帝喾[kù]发明了舵和橹,尧发明了纤绳等等。古人运用同样长短的木料,造出容量增大数倍的舟船。

舫,就是两船并列。舫的船行速度较慢,但航行时相对地平稳,古代皇室、贵族们往往加以装饰,乘坐游幸,称为画舫。两船并联之后,甲板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加之有两组船底舱,大大增加了承载能力;由于船体加宽,提高了稳定性,航行时更加安全。古人一般利用双体船载客、运货,它是交通运输工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图为河南汲且山彪镇战国墓地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形象描绘了当时驾船作战的场景。

商代时,我国发明并使用了风帆,大大推进了前进的速度。这是船舶推进动力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对自然风力资源的具有创造性的开发。木板船上使用了风帆,就可以因风致远,使航海范围日益扩大,向大海的深远处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