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沉积物的寓意(海洋沉积的种类)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7-03 18:05   点击:119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沉积的种类

沉积特征多取决于物质来源和动力环境。通常分为:

①海滩沉积,在高潮线以上沿海分布的大片砂体,常与海岸平行呈带状分布。由击岸浪形成,以砂、砾石和生物介壳为主,并含有重矿物;

②潮间带沉积,以潮汐作用为主。在砂质海岸,沉积物主要由砂、砾石组成;在淤泥质海岸,多由淤泥和粉砂质淤泥组成;在热带及副热带海区及某些岛屿上,为软体动物的介壳、珊瑚碎屑、有孔虫等壳体组成的钙质沉积物;

③泻湖沉积,由沙坝阻挡,位于滨岸坝之内伸展的水体,通过潮流与外海联系,以潮汐与河流的沉积作用为主。在温湿地区以陆源碎屑为主;在气候干旱地区以沙为主;在热带潮湿地区,以钙质沉积物占优势;

④三角洲沉积,为河流在滨岸地带形成的、大致呈三角形的堆积体,河流及海流综合作用的产物。沉积物以粉砂和泥或砂与粉砂为主,通常靠近河口处含沙量较大,远离河口处以粘土为主,沉积物水平层理发育。滨海沉积一般速率大,沉积物粒度比河流的细,比浅海的粗,具有良好的分选与磨圆度,沉积物粒度通常自岸向海方向变细。沉积物构造多样。

2. 海洋沉积种类包括哪些

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变化中,海洋沉积作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总的来说,海洋沉积作用主要.受到气候、沉积大地构造、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生物活动、化学作用、火山活动等的影响。

影响海底沉积主要原因有以下主要因素产生。

1.深度。深度不同,海水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盐与二氧化碳)、生物状况就不同,沉积物性质和分布必然受到影响。比如二氧化钙在碱性溶液中沉淀,在酸性溶液中溶解;二氧化碳含量影响着海水的酸硷度并控制着二氧化钙的沉淀。

2.气候。气候温暖时,陆上有较多的铁、锰、铅等金属元素可流入海洋,二氧化钙易沉淀形成石灰岩;生物种类为珊瑚(生长温度20左右)

3.陆地地形及其地质表面活动物质组成。

3. 海洋沉积的种类和特点

整个海底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或海沟相邻,占海洋总面积的45%。

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约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长条状的海底高地称海岭或海脊,宽缓的海底高地称海隆,顶图面平坦、四周边坡较陡的海底高地称海台。

大陆边缘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又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又称活动大陆边缘)。

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3个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缘地带。

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为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

大洋中脊海底地貌与陆地地貌一样,是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的结果。

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内力作用的直接产物,与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活动息息相关。

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

深洋底缺乏陆上那种挤压性的褶皱山系,海岭与海山的形成多与火山、断块作用有关。

外营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

较强盛的沉积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岖的火山、构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

海底峡谷则是浊流侵蚀作用最壮观的表现,但除大陆边缘地区外,在塑造洋底地形过程中,侵蚀作用远不如陆上重要。

波浪、潮汐和海流对海岸和浅海区地形有深刻的影响。

4. 海洋沉积的种类有哪些

石头是大家常见到的,当然如果你长期呆在大城市里的话,看到的更多是钢筋混泥土。走进大自然,就能看到各色各样的石头,你知道怎么去区分它们的种类吗?

在区分岩石种类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下岩石在地球的哪个位置。

地球像个生鸡蛋

我们可以把地球想象成一个生鸡蛋,地壳正是外面这薄薄的鸡蛋壳,下面还有蛋清(地幔,我们常说的岩浆所在地)、蛋黄(地核)。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KM,而地球的半径是有6300多KM。可能大家在平时会感觉地下岩石一定很深,但对于地球而言,也只是薄薄的一部分而已。

岩石呢就是地壳的基本组成物质了,在地质学上,我们通常会按成因给其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他们分别是由不同的成因所形成。

流动的岩浆和冷却的岩石

岩浆岩

顾名思义,它们的形成大都跟岩浆分不开。地底下沸腾的岩浆可不老实,老是想冲出地表。可以把它想象地球脸上的痘痘一样,总是想冒出来。有些岩浆冲劲大的,或找到缝隙(火山口),就会流出到地表;随着时间冷却下来,就形成了岩石,这种岩浆岩在外表经常可以看到流动的迹象(比如在夏威夷的火山)。

有些岩浆不给力,或者地球脸皮厚,还没机会冲出来就在地底下冷却了。比如我们常见的花岗岩,就是那种有黑有白的那种建筑岩石,它们就是这样形成的。

可以看到一层层的沉积层

沉积岩

沉积岩的形成往往和水分不开。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观察,一条河流,它的上游,石块都比较大,外表还有各种形状;越往下游走,开始变成鹅卵石了,再往下又变成沙了,最后慢慢变成淤泥。这就是岩石在风化、水(河流、暴雨等等)的作用下不断的分解。

可是总有些还没被分解带走的就沉积下来了,随着千万年时间,慢慢也变成了岩石。有些上游的岩石就变成了砾岩(你可以看到石头里有卵石等),下游沉积的就形成了砂岩(黄色的,摸起来有沙感),淤泥形成的就是黏土岩(摸起来很光滑)。这些岩石通常是一层层沉积的,所以地质学家就可以通过这些岩石种类判断在许多年前这边曾经是大海还是小河。

大理石的地板

变质岩

如果大家有关注各种大型隧道的开挖的话,就应该知道岩石深处的环境都是高温高压的(开挖隧道时经常要给里面输送冰块)。所以呢,在这种环境下,岩石也会开始变质,这也是第三种成因。之前提到的岩浆岩、沉积岩、包括变质岩,都会在一定环境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变质岩的种类就丰富了,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大理岩,它是由沉积岩变成的。大理岩除了纯白色外,还有很多美丽花纹(变质作用形成),所以经常用于我们的建筑材料。

这三种形成的岩石,无论是在浅层还是深层,经过千百万年地壳运动,最终会展现在地表。 地质学家就需要通过目前的岩石分布,推出地质运动的过程。通过推测这些运动过程,有机会找到黄金、煤矿、石油等重要资源。

5. 海洋沉积物特征

半深海沉积,水深大致在200~2000米范围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大陆坡,又称陆坡沉积。大陆坡是一个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是大陆和洋盆之间的过渡地带

6. 海洋沉积的种类包括

(一)浅海环境

浅海位于大陆架之上,是低潮线以下至200m水深的海区。在此范围内的沉积称为浅海沉积,又称大陆架沉积。

各地浅海带的宽度不等,从几千米至上千千米,位于被动大陆边缘者宽,如北冰洋的欧亚沿岸、北美的白令海等,浅海带宽达千余千米。位于活动大陆边缘者窄,如太平洋东岸的中南美洲浅海带极窄,甚至缺失。我国东部诸海浅海岸宽度由100km至500km不等。

浅海带阳光充足,海水温暖,常有海流作用,波浪有时可波及海底,因此水体较动荡,具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及稳定的盐度,加之离陆地较近,接纳着由陆地带来的大量物质,富含营养,故海洋生物极为丰富,90%以上的海洋生物在浅海中大量繁殖。浅海是海洋生物的乐园。

(二)浅海的沉积特征

浅海区是海洋沉积作用最主要的沉积场所,它接纳由陆地带来的大量碎屑和溶解物质,常形成巨厚的各类型沉积物,绝大多数沉积岩属于浅海沉积形成的。按其沉积方式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三种类型。

1.浅海机械沉积特征

浅海机械沉积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陆地,部分来自海蚀作用产物;沉积物颗粒比滨海为细,砾石极少见。由近岸到浅海深处,沉积物由粗到细: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粉砂质粘土);沉积物具有极好的水平层理,常含有较完整的动物遗体、贝壳等。

2.浅海化学沉积特征

浅海化学沉积物是来自海水溶蚀和河流、地下水从陆地上溶运来的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化学成分主要有:NaCl、KCl、MgCl2、CaSO4、MgSO4、CaCO3、MgCO3、FeCO3、Al2O3、MnO2及SiO2等。这些物质按一定的顺序和分异作用在不同的环境下沉积下来,形成化学沉积物。

图8-9 海洋化学沉积和分异作用

浅海常见的化学沉积物,按其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是:Fe→Al→Mn→SiO2→P2O5→CaCO3→NaCl→MnO2,前几种是胶体,后几种为真溶液。呈胶体状态的铁、铝、锰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首先沉积下来(图8-9),有的可形成鲕状、豆状和肾状结构。我国华北诸省就有这种类型的铝土矿和赤铁矿,工业价值很大。接着是低价铁的硅酸盐和铁的碳酸盐沉积,形成海绿石与菱铁矿。然后是碳酸盐类沉积,形成分布广泛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溶解度最大的碱金属硫酸盐和卤盐,只有在潟湖中才能沉积。

3.浅海生物沉积特征

浅海生物大量死亡后,其骨骼或外壳在原地或被波浪等搬运到适当环境沉积下来,形成由生物遗骸组成的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生物沉积岩。如贝壳灰岩、珊瑚礁灰岩、有孔虫灰岩及硅藻岩等。

珊瑚是浅海固着底栖生物,珊瑚礁是由群体生活的珊瑚动物形成的。群体珊瑚的生活条件要求较高。一般在水深<50m、氧和阳光充足、水温在20℃左右、水质清洁不含泥砂、含盐度正常的环境中生活。其躯体呈树枝状,由许多CaCO3小管构成,珊瑚虫就生活于管中。珊瑚不断繁殖、长大,形成巨大的珊瑚礁,构成海中岛屿,如我国的南沙、西沙群岛等。

浅海中有大量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它们死亡后埋藏在泥沙中,在缺氧的环境下,受到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有机质就转化成石油、天然气。我国大陆架海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7. 海洋沉积物的分类,其组分和来源分别是什么?

海底沉积物的总称 。沉积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且往往都是综合进行的。

①物质来源。包括陆地岩石风化剥蚀而成的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海水中由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生成的固体物质如生物遗体、海绿石、磷酸盐、二氧化锰以及粘土等,火山碎屑、溢出地幔的物质、宇宙尘等。

②陆源物质的搬运。主要靠径流,其次靠浮冰和风力带入海洋,主要沉积于河口和大陆架;浮冰搬运物沉积于高纬度海域。

③沉积。比重大于海水的悬浮物质或颗粒的状态和沉降的速度,主要受潮流、密度流、风海流和风浪等作用所控制,在不同海区的沉积速率不同:大型三角洲和河口区最高可达50000厘米/千年左右 ;在大陆坡和大陆隆最高可达100厘米/千年;深海区一般只有0.1~10厘米/千年,因而深海洋底沉积物的厚度平均不过0.5千米。

沉积于海底的物质。包括陆源物质(来源于陆地,为流水、风、冰川及海岸带的剥蚀产物)、生物物质(海洋生物骨骼和遗壳)、宇宙物质(宇宙尘埃)、火山物质(火山灰、火山泥与火山岩的碎屑)、化学物质(经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后沉淀的物质,如碳酸盐、鲕状或细粒石灰质软泥)等。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粒度、矿物成分、生物和化学组成各不相同。

8. 海洋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海沙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海浪侵蚀:海浪冲击海岸时,会将海岸边的岩石、贝壳等颗粒物磨碎,形成海沙。

2. 河流冲积:河流冲积带的沉积物经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和沉积,形成河口处的沙洲,进而形成海滩。

3. 风化侵蚀:风力会将岩石表面的颗粒物磨碎,形成细小的沙粒,然后被风吹到海岸上,形成海沙。

4. 生物作用:一些生物如贝类、虫类、海藻等在海洋中生活,它们的壳、骨骼、残骸等在死亡后会沉积在海底,慢慢形成海沙。

综上所述,海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浪侵蚀和河流冲积。

9. 海洋沉积物分布规律

浅海:水深小于500米的区域 ,敷设在该区域的海缆称为“浅海光缆”。

深海:国际上对深海的定义是500米水深,敷设在该区域的海缆称为“深海光缆”。

1、浅海该区域的特点是与岸线相连,光缆将主要受到航道运输、捕捞、养殖等人为引起的锚泊、渔具钩牵、偷盗等外力破坏及影响,还要受到人为的污染和海水的腐蚀包括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寄生生物的自然因素的侵袭。

2、该区域的特点是与岸线相连,光缆将主要受到航道运输、捕捞、养殖等人为引起的锚泊、渔具钩牵、偷盗等外力破坏及影响,还要受到人为的污染和海水的腐蚀包括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寄生生物的自然因素的侵袭。

10. 海洋沉积物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海洋资源是指人类在海洋中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渔业资源: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虾类、蟹类、海藻等水生生物,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人类最早利用的海洋资源之一。

石油和天然气:海底油气资源是人类利用的另一个重要的海洋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存在于大陆架和海底深水区域。

矿产资源:包括铁、铜、锰、镍、锌、钴、铝等金属矿产资源和磷、钾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岩石和沉积物资源:海洋中还蕴藏着大量的岩石和沉积物资源,如海底热液、热水沉积物、珊瑚礁、海岸沉积物等。

水产养殖: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利用海洋中的生物资源进行养殖的方式,可以获得大量的水产养殖资源。

能源资源: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之外,海洋中还有其他形式的能源资源,如潮汐能、海浪能、海流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以保护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