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如何演化为湖泊呢(海洋变成湖泊的必要条件)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7-02 18:11   点击:28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变成湖泊的必要条件

湖泊形成2个条件即可。

第一条件是湖盆,也就是汇水储水的盆地。

第二条件就是水有来源。

湖盆的形成有多种。

1,构造湖盆常见于地表的断陷带或裂谷带内,如沿东非裂谷发育的湖盆。

2,河成湖盆是河流发生弯曲改道、废河道两端游塞造成的湖盆。

3,火山作用造成火山湖盆,有两个大类。一种为火口湖,即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积水成湖,如吉林长白山主峰白头山的天池;二种是火山喷出物将河谷堰塞成湖,如黑龙江省的镜泊湖。4,冰川湖盆由冰川的刨蚀形成。在山岳冰川区,原冰斗洼地区可积水成面积不大的冰斗湖;大陆冰川区则形成顺冰流方向排列、深浅不一的窄长湖盆。冰川或冰硫物把河流堵塞也可形成湖,如新疆天山上的天池。

5,海成湖盆是海湾、湄湖等因邻区地壳上升与海洋自身隔绝而形成的,如欧洲的黑海曾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

6,风成湖盆与风有关,风在吹扬风沙的同时,既可掘地成湖,也可堆沙成湖。湖盆呈圆或椭圆形,顺风向延展。西北及内蒙古的湖大多属此,如居延海,吐鲁番盆地内的罗布诺尔。

7,湖盆是陨击造成的,即地外物体撞击形成一个近圆形的坑,坑内注水即为湖。

2. 海洋变成湖泊的必要条件是

云的形成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一是有充分的水汽,二是有使水汽凝结的空气冷却,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了大量的水汽,有了空气冷却,水汽还不能凝结形成云,这时还需要另一个促使水汽凝结的条件枣凝结核。

如果空气是绝对纯净,没有任何杂质的,水汽分子就无从依附。

单个水汽分子之间相互合并的能力在一般气温条件下是很小的,它们相碰后往往又分开。

即使聚合起来形成细小的水滴,也因为水汽分子很小,其形成的小水滴也很微小,而迅速被蒸发掉。

要使水汽发生凝结,必须还要有使水汽依附、聚集的凝结核。

在大气中含有大量的微小粒子,例如盐粒、烟粒、尘埃等,它们在水汽凝结成水滴的过程中起着凝结的核心作用。

气象上称这些微小的粒子为凝结核。

凝结核是很小的,它比起云滴(云中水滴或冰晶)、雨滴要小得多。

通常,雨滴半径为1毫米,云滴为1/100毫米,而凝结核只有1/10000?/FONT>l/1000毫米,人的头发丝半径约为5/100毫米。

从这些数字可以得出比较直观的印象,即凝结核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得多。

当具备了充足的水汽、使空气冷却的上升运动和凝结核以后,云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

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

由冰晶组成的云体称为冰成云,而由水滴(主要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称为混合云。

从冰成云或混合云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以后也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在雨的形成过程中,大水滴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水滴半径增大到2—3mm时,水分子间的引力难以维持这样大的水滴,在降落途中,就很容易受气流的冲击而分裂,通过“连锁反应”。

使大水滴下降,小水滴继续存在,形成新的大水滴。

这是上升气流较强的水成云和混合云中形成雨的重要原因。

3. 海洋变化的原因

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的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

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

“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气温降低,由海洋蒸发出来的水,在陆地上结成冰川,不能回到海中去,因而海水减少,浅海就变成陆地,相反,气温升高,大陆上的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海洋,会使海面升高,因而能使近海的陆地或低洼地区,变成海洋.

据科学家测算,如果地球大陆上的冰川全部融化,流入海洋的水可以使海面平均升高七、八十米,那样将有许多陆地变成海洋.此外,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把泥沙带入海中,天长日久也会将一部分海滨冲积成陆地.

因此,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

4. 海洋变成陆地的实例有哪些

不是说喜马拉雅山地区是海洋,而是根据地质学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海洋。

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了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曾经是海洋。是地壳变动和地球板块漂移,使喜马拉雅山地区成为了陆地,并隆起为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根据“大陆漂移说”,地球表面上的岩石层不是一整块,而是分成若干大块,叫做板块。这些板块就像悬浮在地幔软流层上的“木筏”,是随着地幔软流层的变化而漂移的。欧亚大陆是一个板块,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次大陆也是一个板块。在2亿多年以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一片海洋,南亚次大陆还远在现在的非洲。此后,南亚次大陆板块从非洲板块上分离,并向东北方向快速漂移,在6000万年前与欧亚大陆板块相撞。处在这两大板块之间的喜马拉雅古海受到挤压,被猛烈抬升,于是沧海变成了陆地。在地质历史上,地壳的这次强烈造山运动,就叫喜马拉雅运动。

喜马拉雅山在形成之初的时候并不高,但由于这两个板块力量太过于强大,大概用了6000多万年,喜马拉雅山上升到了3500米的高度,在最近的10万年,地质运动也越来越强烈了,喜马拉雅山瞬间增高了2000多米。目前这座世界上最高峰已经达到了8000多米,现在仍在不断升高。

5. 海洋变成山脉的原因

这是因为陆地板块比较厚,海洋板块相对较薄,当二者相碰撞时,位置较低的海洋板块会俯冲到陆地板块之下,而陆地板块则会上升隆起,在板块交界处的海洋一侧就形成了海沟,陆地一侧形成了海岸山脉或者岛弧.如智利海沟——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成,陆地一侧形成了安第斯山脉.

板块相撞可能会生成高达的山脉,也可能生成海沟。一般而言,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撞会产生海沟,因为大洋板块的密度较大,直接以一定的角度(30度)插入大陆板块两板块相互挤压摩擦,形成V字形的深谷,就是海沟。

6. 海洋变成沙漠的原因

为什么在大海的旁边会有沙漠,一是气象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不了季风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二是地理原因,在靠近大海的地方有高大山脉阻挡,气流越不过山脉,从而降水减少,植被又被大量破坏形成沙漠。

7. 海洋变成湖泊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湖水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一般而言,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则是淡水湖.主要原因是二者输出湖水的方式不同.内流湖不注入海洋,湖水主要是向大气蒸发和向岩层下渗透.在蒸发过程中,盐分会留在没有蒸发的湖水中,使湖水含盐度越来越高,湖水就变咸.外流湖的水会注入海洋,湖水中的盐分会随水流走,不会导致湖水盐度提高.

8. 海洋湖泊是怎样调节地球的气温的

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原因造成:

1.明显的降水量增多,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大量降水使得湖泊容水量增大,面积扩大。

2.上游水土保持较好;

3.湖泊淤沙减少;

4.退耕还湖。

此外,冰雪融化补水的湖泊面积增大,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化量的多少等原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