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海洋的辩题大全(关于海洋的论文)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6-29 03:50   点击:175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关于海洋的论文

人类对太空领域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太空其实对于人类社会有很大的作用,首先它也是一种促进人类文明技术发展的行为,还有就是可以让人对未知的东西提前了解好,这样以后有什么即时情况可以更好的应对。

由于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小小星球,目前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就像在海滩上玩沙子的儿童对大海的认识一样。人类对太空的求知欲望,将是太空探索的永恒动力。无疑,人类也只有通过太空探索,才能最后回答“宇宙是从哪儿来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等这些长期困惑人类的哲学问题。

2. 关于海洋的论文2000

核电站是清洁能源,用水是为了降温。不会对海洋生物有影响。

3. 关于海洋的论文500字

在《越过海洋的第一句话》这个篇章中,挺喜欢这句话的:“为了使一个奇迹,或者一件奇妙的事情得以完成,首要的前提条件永远是个别人对这个奇迹深信不疑。一个固执己见者淳朴天真的勇气恰好可以在饱学之士犹豫不决时,给予富有独创性的促进。大多数情况下是如此。”还有那句似戏谑般的话:“幸亏他不懂行。”有时候人们所缺少的就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可能就是一点点不顾一切的洒脱与莽撞。

也让我想起了许多成就背后的两个“为”。一是“不可为而为”,二是“无所为而为”。

“不可为而为”,也分几种情况。有你明知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这件事是有多么不可能做成,或者做成后会付出多大的代价,你仍然勇往直前。还有就是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这种勇气带着不明世事的稚气与不知事实的愚蠢,虽然的确有挺大运气成分存在,但这种勇气并不是一无是处,它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件事只有成功了,你才会觉得其中那些看起来愚蠢的因素是有意义的。话是这么说,但这难道不是应该应用于所有的条件吗?“愚蠢的因素”与“明智的因素”真正的界限在哪里呢?情况不同时,变化就不会停止,不是吗?)在几乎是所有人都觉得“不可为”的时候,这件事其实并没有被定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之”的结果是未知,未知也就代表着可能与“可为”。

“无所为而为”,这句话在很久以前就接触到了,想一想有印象的最初是在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提到了“无所为而为之”与“有所为而为之”,当时其实不懂,后来妈妈告诉我其实就是无目的与有目的的去做事。所以第一个“为”应读作四声,为了。美与美的创造在无所为的时候往往更令人惊叹。其实不止艺术类创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数学上也是这样。高数老师讲数学历史时说,那些知名定理的提出往往就是一群数学家吃饱了没事儿干,有了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然后就去讨论、演算,最后得出或得不出结果。他们有什么“为”吗?如果真的有,就是为了好玩吧。再把这些东西放大,能发现几乎所有事都是这样。中国那句俗语也是这么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同时,因为“无所为”,做起事来更纯粹更专注。让我联想到道家的思想,对自然之道的推崇。创造的能力是天性,所以当人以最纯真、自然的状态去做事时,更贴近自然,也更能够发挥出天性吧。

4. 关于海洋的论文1500

要求3万字以上。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论文的字数是要求3万字以上,因为作为硕士论文只有达到了规定的字数,才有可能说明某一领域的某个专业问题,字数太少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基本上是不予通过的,这3万字的论文当中当然还包括了文献综述,可以参考大量的文献。

5. 关于海洋的论文2000字

海洋生物学(marine biology)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现象、过程 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也是生海洋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海洋有机体的功能,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内容。

它是研究海洋中生命有机体的起源,分布,形态和结构,进化与演替的特征和生物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探索海洋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其所处的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科学。

6. 关于海洋的论文题目

您好,1. 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洋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2. 进行实地调研:到海洋相关的机构或场地实地考察,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海洋资源开发情况以及海洋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情况。

3. 制定调查计划:根据调研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人员、调查时间、调查区域、调查方法等。

4. 进行调查实施:根据调查计划,实施调查工作,采集相关数据、样本和图像等信息。

5. 数据分析和总结: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并撰写报告或论文。

6. 推广宣传: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宣传,向公众普及海洋知识,提高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7. 参与相关活动:积极参与一些海洋保护、海洋科普等相关的活动,为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7. 关于海洋的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往往提到一个地方,就会想起一个人,比如提到集美,就会想到陈嘉庚。

在去集美的路上,就听到许多关于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故事。说他年轻时就闯南洋,一生勤俭节约,把赚来的钱和省下的钱都捐给祖国文教事业,得到人们的尊敬。毛泽东称赞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集美是个美丽、静谧而又整洁的地方。高大的行道树在微微的海风里婆娑。陈嘉庚先生创办和资助的学府隐藏在绿树红瓦龙脊凤檐之中,学子的朗朗书声绽开了先生的微笑,大海均匀的涛声,像先生均匀的呼吸。

嘉庚路145号为先生故居。“陈嘉庚故居”七字为廖承志手书。院子的中央有一棵陈嘉庚手植的龙眼树,枝叶茂密,生机勃勃,让人思念先生的奋发精神。故居为两层小楼,陈列着先生俭朴的生活用具和感人的事迹。走近一排陈列橱,看到他用过的一把布伞,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已用了十多年,家人说那伞太不像样了,要给他更换,他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还看到他的一只用破瓷杯做的烛台,家人建议买一只新烛台,他不许,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他的故居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先生17岁去南洋学商。他说:“财由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他集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1913年他创办集美小学,以后又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学校。集美解放时,周恩来曾下达命令:“集美学校是陈嘉庚创办的,一定要保护好。”

先生热爱和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于1940年冲破国民党的阻挠,到延安慰问抗战军民。他在1910年就参加了中国革命同盟会,橱窗里陈列着他于1911年12月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他创办的集美学校被称为“民主堡垒,革命摇篮”。

先生一生献给文教事业的款项,价值人民币一亿五千万元,临终时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集美,1961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他的墓地在附近的鳌园。在去鳌园的路上,经过“归来堂”,关于这座建筑,有这样一段故事:陈嘉庚是位多子女的父亲,弥留之际曾嘱咐家人,建一座小祠堂,让海外回来的子孙有个聚会的地方。周恩来知道他的遗嘱后,指示有关部门为他动工兴建了这座“归来堂”。堂前有先生的铜像,高2.3米,一手执杖,一手拿帽,行色匆匆。铜像背后的墙上,有毛泽东的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先生的墓地在鳌园靠海的一端,面对大海,背倚“集美解放纪念碑”。墓成马蹄状,由13块青石组成,青石护栏上刻有20幅浮雕图像,概括了先生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