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在地球上怎么找到海洋(地球是怎么找到)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6-28 13:25   点击:175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地球是怎么找到

发现看到的任意一个方向皆是其对立面,只有北向、南向,不会出现东西方向。

北,就是头顶向上的方向可以称为北。不过也难称是地理学上的北,而应该视为天文学上的北了。 南极同理。

其实方向只是人的在地球表面的标注,离开地球到太空,东南西北的方向就没有了。

2. 地球是怎么找到太阳的

1609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从而开辟了正确测定距离的途径。人们不仅第一次能够精确计算出行星的轨道,而且可以绘制出太阳系的比例图,就是说能够绘制出太阳系所有已知行星的相对距离和轨道形状。因此,只要测出太阳系中任何两个行星间的距离有多少公里,所有其他行星的距离就可以立即计算出来。于是,太阳的距离不必像阿利斯塔克和温德林那样去直接计算,而只要测出地球与月球系统以外任何一个较近的天体(如火星或金星)的距离就可以了。  另一种用来估计宇宙距离的方法是利用视差。要说明什么是视差并不困难。将你的手指放在眼前大约8厘米远处, 先以左眼看,再用右眼看,你的手指会相对于背影而移动了位置,这是因为你已经改变了你的观察点。假若你重复这一过程,把手指放远一些,比如说一臂远,你的手指仍会相对于背影位移,但这回移动得没有那么多。所以,可以利用移动的量来测定手指到眼睛的距离。  如果一个物体在50米远的地方,那么两眼可观察到的位移将会大小而测不出来,因此必须利用比双眼距离更宽的“基线”。但是我们只要先从某一点看那个物体,然后向右移20米再来观察它,便可以加大视差而很容易地测出物体的距离。测量员就是用这种方法测量河流或溪谷的宽度。  用同样的方法,以恒星为背景,可以精确地测出月球的距离。例如,从加利福尼亚天文台观测到月球相对于恒星的某个位置,而同时在英国的天文台观测,月球的位置则会稍有不同。从这种位置的改变,以及已知的两个天文台穿过地球的直线距离,便可以计算出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当然,在理论上,我们可以从地球两侧相对的两个天文台进行观测,这样就可以把基线扩展为地球的直径,这时基线长度为12800公里。这样得到的视差角度除以2就是地心视差。  天体在天空的位移是以度或分、秒为单位来测量的。 1度为环绕天空1周的1/360,1度又分为60弧分,1弧分再分为60弧秒。因此1弧分为天空1周的1/(360×60)或1/21600, 而1弧秒为天空1周的1/(21600×60)或1/1296000。  托勒玫利用三角学根据视差测出了月球的距离,而他的结果和早期喜帕恰斯的数据相吻合。月球的地心视差为57弧分(接近1度),这个位移相当于从5米处看到的一枚5分硬币的宽度。 这即使用肉眼也可以测量出来。但是,如果要测量太阳或一个行星的视差,所涉及的角度就太小了。可以得出的惟一的结论是,其他天体比月球远得多。至于究竟有多远,没有人说得出来。  虽然中古时代的阿拉伯人及16世纪的欧洲数学家进一步完善了三角学,但是单靠三角学还是无法得到答案。直到1609年望远镜发明以后,才有可能测量微小的视差角度。(1609年,伽利略在听到荷兰眼镜师做成放大镜筒之后,几个月内便发明了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空。)  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天文学家J.D.卡西尼于1673年测出火星的视差,使视差法越出了月球。在他测定出火星相对于恒星的位置的同时,在同一天的黄昏,法国天文学家里奇在法属圭亚那也在进行同样的观测。卡西尼将两个结果结合起来得到了火星的视差,从而计算出了太阳系的大小。他算出的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3800万公里,比实际距离仅少7%。  从那时起,对太阳系中各种视差的测量越来越准确。1931年,人们制定了一个测量小行星爱神星视差的庞大国际计划。当时,除了月球以外,爱神星是最接近地球的一个天体。此时爱神星显示出较大的视差,因此可以测量得非常精确,从而可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精确地测定太阳系的大小。根据这些计算和利用比视差法更为精确的方法,现在我们已知道,地球与太阳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l0^8公里,误差约为1600公里。 (因为地球的轨道为椭圆形,所以实际距离变化为14710万~15220万公里)  日地的平均距离叫做二个天文单位(A.U.),太阳系内的其他距离也用天文单位表示。比方说土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3×10^8公里,等于9.54个天文单位。随着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等外行星的发现,太阳系的边界向外不断扩展。冥王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9×l0^8公里,相当于39.87个天文单位, 而有些替星距离太阳更远。  到1830年时,已经知道太阳系横跨数十亿里的空间,但显然这绝非整个宇宙的大小,因为宇宙中还有许多其他恒星。

3. 地球怎么出来

今天,在天文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和物质学家的联合努力下,已经出现一种新学说,称为“星云说”或“原行星说”。这个新假设说为许多似是全然相异的物质怎样形成的细节,作出统一连贯的解释,因而多数宇宙论学者已经相信,新假说至少能正确地说明宇宙演化的概况。

“原行星说”重提康德及拉普拉斯的说法,假设目前是太阳系领域的太空中,过去有过一大片气云弥漫其间。这种气是由“宇宙混合物”组成,即宇宙到处都有的气分子混合物。每一千个原子中,九百个是氢,九十九个是氦,其余三个原子是较重的元素,例如碳、氧、铁等。原生云慢慢开始转动。旋转情形大概并不是平稳的,据最近利用射电望远镜观察遥远太空中类似气云所知,天文学家相信在旋转时必有湍流。事实上,旋转中的云看来像一个旋涡,而整个气团在太空中转动时,不断有局部的小涡流出现。中央部分的一个大涡流,比云团其他部分收缩得较为迅速,形成一个黑暗而密度较大的物体,即“原太阳”。

环绕原太阳的云团中,在冰冷深处某些气的原子结合成化合物,例如水和氨。固态的尘晶慢慢结成,铁和坚硬的矽酸盐等金属晶体也是一样。云团旋转时受到引力与离心的作用,逐渐成为巨大的扁平圆盘。假如我们能从遥远处观察当时情景,就会看到一个好象转动中的大唱片的东西,中央那个小洞就是原太阳所在。

在这个转动的圆盘中,局部涡流继续出现。有些旋涡必在碰撞时破毁,有些被原太阳逐渐增强的引力弄散。就某种意义来说,每个小涡流都在不停地挣扎图存。面对这种破坏力,涡流要保持不破不散就得聚集足够数量的物质,作为本身的重心。在这个旋转体系内的存亡战中,有些局部涡旋获得物质,有些失掉物质。环绕前太阳终于产生了一系列旋转的圆盘。每个都是一颗原行星。

这些原行星都大得足以在本身引力场内合为一体。每颗行星在太空中环绕太阳运行时,都像一名清道夫,把原来云团里的剩余物质扫清。

在这个阶段中,原太阳的核心开始热核聚变,放出大量的能。原太阳也开始发光。初时,间歇地“燃烧”,呈暗红色。最后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金黄色恒星。别忘了原太阳直径比任何原行星直径大一百倍左右。原太阳成为恒星而非行星,当然是由于体积有这么巨大的差异。原太阳的强大引力,足以把轻的氢原子吸住,留在内部,触发热核聚变。较小的原行星,则不能起这种作用。

然后,在原太阳领域内的某处,出现一团含有冰冷粒子与固体碎块的旋转云,即一种宇宙尘暴,原地球就这样诞生了。稍后,由于水与冰分子内聚引力作用,这些物质才能凝聚成球状。原地球沿轨道绕太阳运行时,其引力继续收集更多物质。地球和其他行星就是这样在太阳系领域内积聚冷尘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成长中的原地球逐渐热起来。地球继续收集新物质,新物质撞及地球时发出的能量产生热,其中一部分留在地球里。引力作用也使地球凝缩,产生更多热。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逐渐开始蜕变,成为第三个热源。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温度高得足以使铁、镍等重金属下沉,构成熔融的地核。从地表裂隙逸出的水汽和气体,构成地球的大气层,另一个主要热源——太阳光,这时也会发生作用了。

太阳的辐射这时以全力冲击地球,破坏了原始大气中的分子化合物,还把它驱散进入太空中。因此,大气中的氢和其他轻元素,大部分逃离地球散失了。这个过程终于使宇宙中较重和较稀有的元素密集在一起,而这些元素是构成岩石、植物和人体所不可或缺的。由于亿万年来如氢等许多轻原子逸入了太空,地球此时的质量,比尘云凝聚为原地球时,约减少了一千倍。

月球的起源至今仍然可算是个谜团。我们确实知道,月球和地球都是在太阳系中同一个太空区域形成的。研究月球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是从地球分裂出去丽形成的,或者是那些环绕着地球运行的小粒子积聚而形成的,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我们确实知道,月球是一度发生过宇宙大剧变的星球,但是现在已经完全静止了。进一步从事太空研究后,月球之谜最后必会获得解答。

地球的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差不多可以由地质学家着手研究了。地球停止自太空轨道上收集碎物后,表面逐渐冷却下来,变成固体。岩石外壳形成,陆块也出现。但是,地球那时还未能维持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生物;地表还是太热,不适宜有机体生存,而且大气中也充满有毒的甲烷和氨。熔岩从地壳裂罅流出,使藏在地球熔融内部的水蒸气得以冒出来。事实上,许多地质学家以为,目前各海洋里的水,大部分由这种早期的火山活动带到地表。这些水原来都是凝于冰尘中的。

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减缓时,太阳的强烈紫外线辐射,把大气里的一部分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地球的引力不足以留住在地球。地球大气演化过程中,虽然释出一些游离氧,但甲烷和氨等气体必然仍长期占优势,因为今天大气中的游离氧,大部分已知是植物(包括湖泊与海洋里的藻类)光合作用的副产品。

地球继续散发热量,逐年冷却下来,而原太阳也渐渐燃烧,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明亮程度。过了不久,地球的大气冷却后,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雨点,降回地表。最初,雨点滴在灼热的地表上,又汽化为嘶嘶的水蒸气。到后来,地球终于冷却下来,在地表上蓄水成池。没多久,冷却中的大气开始大量降雨。全球各地的水,可能都是一次长期倾盆大雨时降下的。起伏不平的地壳上,低洼地区逐渐注满了水,地表上于是出现海洋。

虽然科学家一般都相信,我们居住的地球经历过上文概述的形成过程,但是无人能断定确切年代。原地球大概在四十六亿年前,发展成现在的大小和形状。其后可能再过于十五亿年,地球上的环境才适宜早期的生物生存。生物的演化,自然是另一回事。

4. 地球怎么被发现的

地球早就被人发现,主角罗峰参加宇宙天才战的时候,就是以宇宙国天才地球人的身份去参赛的,在罗峰成为第一的时候,连带地球在内的银河系都划归了萝峰所有

5. 地球怎么找到后室

一号实体,代号神,是后室中无所不能的实体,至高无上的造物者。

它被认为是冷漠残酷的存在,被观念和至高,无尽的力量的获得所蒙蔽。理论上,它在创造地球后不久创造了后室。它被证实极端地强大,没有任何假定的限制,完全,彻底地掌控着后室。它被认为喜爱人们在后室中感到的痛苦和绝望。它在后室中的每次呼吸都让毁灭愈发靠近,直到呼出最后一口气,它将毁灭一切,什么也不留下,甚至是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6. 地球是怎么找到的

首先中国在北半球,亚欧大陆最东边,靠近太平洋; 北面是拥有很大面积的俄罗斯,在地球仪反面的地方是美洲大陆; 然后中国的“公鸡”状。

大洋洲的上方是亚洲,亚洲大陆,海南岛,台湾海峡等,很好找到。

7. 地球怎么找到长城看地图

山海关主要就是长城,有长城起点老龙头景区、古城天下第一关景区和长城第一山“角山”。

出了山海关火车站北行500米就到古城的东南角的靖边楼,从靖边楼进第一关景区(50元)沿城墙到东门(天下第一关),游完第一关后沿东大街到钟鼓楼,然后打的(10-15元)到角山长城(30元)游玩。

8. 地球怎么找到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道防线,建造历时长达2000多年,包括多个朝代。以下是长城建造过程的简要介绍:

1. 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的长城多为诸侯国修建,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其他国家的侵袭。长城的材料多为土坯和木材,不具备很强的防御能力。

2.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06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国家的防御,下令修建万里长城。这一时期的长城以砖石和夯土为主要材料,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3. 汉朝(公元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时期的长城是在秦朝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扩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4. 北魏和隋朝(公元386年-公元618年):北魏和隋朝的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这一时期的长城采用了更加坚固的砖石和夯土结构,同时还加强了长城的防御设施,如箭楼、烽火台等。

5. 明朝(1368年-1644年):明朝时期的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修建的最长、最完整、最壮观的长城。明朝时期的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满洲女真族的入侵,采用了更加坚固的石灰石、花岗岩等材料,长城的高度和厚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长城的建造历经数千年,历朝历代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建和扩建,长城的规模和规格也不断得到提升。现在,长城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