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单细胞生物怎么画(单细胞海洋生物有哪些)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6-28 02:08   点击:278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单细胞海洋生物有哪些

  海洋中的微生物一般以单细胞或以形式存在,能生活的生物,包括病、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及原生动物等等。。例如:螺旋藻、海洋革兰氏阴性杆菌、绿脓杆菌、小单孢菌、红球菌、链霉菌、灿烂弧菌、原绿球藻、远洋杆菌 等等

2. 海洋的单细胞原生动物

海洋动物现知有大约20多万种,它们形态多样,包括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一直到高等哺乳动物——鲸类等;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从海面到海底深处,从海岸到超深渊的海沟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动物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3个大的类群。

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

3. 单细胞海洋生物有哪些生物

据现在的技术没有发现一亿万米的海底,目前人类只深探到一万米左右。

深海1万米,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单细胞生物,叫做“Xenophyophore”,它是一种深海有孔虫。作为一个单细胞生物,它一个细胞的直径可达20厘米,它可以从自然界吸取一些重金属元素,不排除是由于重金属的作用发生了畸变。

4. 单细胞海洋生物有哪些种类

海洋中生活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是以单细胞或以群体形式存在,能独立生活的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及原生动物等等。但按狭意所指仅为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细菌。微生物体积大多非常微,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如海洋细菌,它的直经大多仅为几个微米到零点几个微米。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颇大。如胶州湾每毫升海水中生活着几百个,多至几千万个细菌。它们对我们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参与海洋中物质循环,如果没有这些微生物,那么海洋中生物尸体无法分解。生物所必须营养元素逐渐枯竭,生命无法繁延。同时海洋微生物在消除海洋中污染物质、海洋自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能将石油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类氧化菌,能分解有机酸等有机物的光合细菌,还有许多细菌能分解农药。海洋中污染物质几乎都能被微生物分解,只是速度快慢而已。海洋中还有许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用作药物、酶制剂等微生物制剂。

但是海洋中也有一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如夏天我们吃了不新鲜的又没有很好煮孰的蛤蜊等贝类,能引起呕吐和腹泻,这主要是贝类中生活着付溶血孤菌之故,水产养殖中鱼、虾、贝、藻等病害发生,大多也是由于感染了致病微生物造成的;另外,港口、码头、船只污损都是有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5. 海洋单细胞动物

海星不是单细胞生物,而是多细胞生物。

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结构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类。体扁平,多为五辐射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生活时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侧具步带沟,沟内伸出管足。

现存种类1600种,化石种类300种,广泛分布于砂质海底、软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种深度的海洋中。

6. 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

世界上最小的海洋动物是单细胞的浮游生物。是在澳大利亚的西部海域发现的。它的身长只有十亿分之二十米到十亿分之一百五十米,小于细胞,甚至比已知的最小细菌还要小,体积大概和病毒差不多。如北极霞水母(Cyanea arctica)最大直径可达 2米;种类繁多,隶属于植物界和动物界大多数门类;数量很大,分布较广,几乎世界各海域都有。

7. 海里的单细胞生物

不是

海带是多细胞藻类,海带,又名昆布,叶片似宽带,梢部渐窄,一般长2~4米,宽20~30厘米(在海底生长的海带较小,长1~2米,宽15~20厘米)。海带通体呈橄榄褐色,干燥后变为深褐色、黑褐色,上附白色粉状物。海带素有“长寿菜”、“海上之蔬”、“含碘冠军”的美誉,从营养价值来看,是一种保健长寿的食品。

8. 海底的单细胞生物

水熊虫不是单细胞生物。水熊虫是对缓步动物门这类小动物的俗称。因为它们看起来像可爱又笨拙的小熊,所以才被亲切地称为“水熊”。它们的身体呈圆柱形,有四节,每节有两条腿,每只脚上都有四到八个锋利的爪子。它们的嘴可以向外张开,露出用来抓住食物的锋利牙齿。它们一次能产30个蛋,并可以在没有交配的情况下产卵。某些情况下,它们还是雌雄同体的(双性的)。迄今为止,我们共发现了近1000种水熊虫,大部分水熊虫以植物细胞为食,它们用名为“口针”的特殊口器(可以简单理解为类似人嘴的器官)刺穿藻类等生物,吸取里面的营养;但也有一些种类是食肉的。

水熊虫的天敌包括线虫、蜘蛛、螨类、弹尾目和昆虫的幼体等。它们十分微小,有多小呢?最大的成虫体长可达1.2毫米,最小的只有0.1毫米,而刚孵化的幼虫可能小于0.05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小!难怪要在显微镜才能看清。水熊虫虽然小,但可不是什么单细胞生物,它们五脏俱全,有的成虫体内有多达40000个细胞呢!而且还有食道、胃、肠和肛门等部位。水熊虫的栖息地非常广泛,海洋、沙漠、森林、高山,都是它们的生活场所。甚至,在太空生存也难不倒它们。2013年,欧洲宇航局利用宇宙飞船,将水熊虫送入太空长达10天,而且可不是太空舱内,而是将它们暴露在飞船舱外!在严酷的太空辐射和低温环境中,水熊虫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其中一些竟然幸存下来,并且在回到地球后重新开始繁殖后代。由此,它们成为已知的唯一一种能在太空环境生存下来的动物。

9. 海洋单细胞藻类有哪些

每一种海藻都有其固定的潮位,主要和所含色素的种类与含量比例有关,不同色素所须的光线波长不同,随着光线强度及光质的变化,藻类的分布也受影响。一般在较阴暗处或深海中,藻红素与藻蓝素比叶绿素更能有效地吸收蓝、绿光,故只含叶绿素及胡萝卜素的绿藻,其栖息地多靠近水浅之处。而低潮线附近及深海部分则多为红藻类。此外,地形、底质、温度、湿度、盐度、潮汐、风浪、洋流、污染物、动物掘食、藻类间的相互竞争等因素,也都会影响海藻的生长与分布。

  以台湾海边常见的海藻为例,在海水淹不到但浪花可溅及的飞沫带,在秋末至春初时,北部、东北部沿岸主要以头发菜、紫菜、海萝及铁钉菜为主,在南部及东部海岸则以柔弱卷枝藻、鞘丝藻及海雹菜等为主。这些海藻本身有胶质保护,可忍受长时间的干旱及炙热,常在阳光下曝晒个三、五天,依然不枯不萎,显现强韧的生命力。但到夏季时,飞沫带则是光秃秃一片。

  潮间带依潮汐的大潮、小潮变化,分为上部、中部及下部三区。在潮间带上部,多属于绿藻类,常见有膜状的石莼、管状的石发或丝状的刚毛藻,都是可以忍受强光照射及每日二次涨退潮的干湿变化,尤其在冬、春季时,常在海蚀平台上形成一片青葱翠绿的“绿色地毯”。在夏季,此区和飞沫带一样,岩石上多是裸露光秃,但在潮池内或有遮阴之处,则仍可发现它们的踪影。

  在潮间带中部,主要以褐藻类为主,绿藻为辅。冬、春季时,常见有囊藻、团扇藻、水窗藻、栖状褐茸藻、裂片石莼、网球藻等,尤其在三、四月间有浪拍击的地方,北部以小海带的数量最多,到了夏、秋季,这些藻类大多消失不见。

  在潮间带下部及低潮线附近,则以红藻类为主。常见的有沙菜、凹顶藻、龙须菜、小杉藻、角叉菜、匍扇藻。尤其在低潮线附近有海浪拍打的地区,则以小珊瑚藻、边孢藻、石花菜、翼枝菜、马尾藻、牛角树、繁枝蜈蚣藻等最为常见。这些藻类能忍受海浪的直接扑打及海流的冲击,其中,珊瑚藻及边孢藻等,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石灰质蓄积体内,一方面增强骨架,抵抗水流,一方面降低体内有机质的比例,使其它海洋生物不爱啃食,也有助于珊瑚的造礁。

  这些在潮间带五颜六色的藻类,一到夏天,就逐渐消失了,但在潮间带以下,终年为海水所覆盖的亚潮带,则一年四季均可见到各式各样藻类繁生。常见的有马尾藻、松藻、蕨藻、海木耳、石花菜、鸡冠菜、麒麟菜、海膜、蜈蚣藻等,尤其马尾藻常在六、七月间大量生长,形成小型的马尾藻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