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世界知名海洋卫星排名(海洋卫星数据)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6-27 20:16   点击:102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卫星数据

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HY-2)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海洋二号卫星是继海洋一号A卫星和海洋一号B卫星之后,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三颗海洋卫星。

2. 海洋卫星数据特点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及时、准确、有效地传输信息,同其他通信系统相比,雅驰实业所生产研发的卫星通信天线,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1.覆盖范围广

它能覆盖其他地面通信手段难以覆盖到的区域,如广阔的海洋、沙漠,支持在偏远地区和全球通信。

2.对通信距离不敏感

在卫星通信中,通信速率和成本同两个站之间的距离几乎无关,这常称为卫星通信的距离不敏感性。

3.信道条件比较好

卫星通信系统受自然和环境的因素影响较小,信道条件比较好,不像短波通信那样容易受到电离层的影响,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通信质量。

4.通信容量大

卫星通信系统的可用带宽比较宽,适合话音、数据、视频和图像等等各种业务的综合传输。在商业上,卫星通信目前主要作为越洋干线的备份手段。

5.卫星通信具有广播能力

由于通信卫星离地面距离高,单科卫星的覆盖范围大,单颗GEO卫星可以覆盖超过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面积,其覆盖范围内的各种终端均可通过卫星天线实现通信。

6.支持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是一种无线电通信,相对于地面有线通信,可实现对大地域范围内移动用户的支持能力。

3. 海洋 卫星

1978年,美国发射了全球第一颗SAR卫星(SEASAT),自此SAR在宇宙中的序幕徐徐拉开。

而后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17年前后,欧美等国先后发射了如TerraX-SAR,Sentinel-1、和RadarSat等民用SAR卫星。

这一时期的SAR卫星都是大型卫星,由几颗卫星组成卫星星座。此时的SAR卫星数量少,数据价格过于高昂(可达同等分辨率光学卫星的3倍),并且SAR卫星数据几乎被国外垄断,我国目前仅有高分三号、环境一号C两颗民用SAR卫星。

而近几年,随着航天技术有了大幅进展,尤其是轻型天线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固态电子器件技术和高效太阳电池技术的发展,

4. 海洋卫星数据能做到实时吗?

导航设备需要通过卫星将数据发射到地面的接收器,再发射到终端设备(导航手机)上,海上没有接收器,所以导航手机是不能用的。  目前海上航行比较普遍采用的导航技术是GPS,不仅精度高、可连续导航、抗干扰能力强,而且能提供七维的时空位置速度信息。按照航路类型划分,GPS航海导航可分为五大类:远洋导航、海岸导航、港口导航、内河导航、湖泊导航。不同游艇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不同的GPS海上导航设备。  除了GPS外,海上导航还可以采用INS、声纳技术、图像匹配技术、电子海图、无线电导航技术等等。

5. 海洋卫星数据管理办法

卫星监控就是通过卫星传输数据,达到监视和控制目标的一种新途径。他要求有相当强大的监控的软件来运作实现。通常卫星按照功能可分为好几种,主要有以下几种,比如:气象卫星,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探索卫星,海洋卫星,定位卫星,还有战场专用的等等。

6. 海洋卫星数据下载

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载有“海洋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海洋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卫星遥感信息。

海洋二号卫星搭载着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扫描微波辐射计和校正微波辐射计4个微波遥感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连续探测的能力,能够实现全球海洋 高精度、多要素同步测量,可获取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浪高、海流和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实测数据,将改变和加深人们对全球海洋的认识,有效预报海洋灾害,提高海上活动的海洋环境保障能力,服务于海洋灾害监测预报、大洋极地科考、海洋维权执法、海洋资源 开发和保护、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7. 海洋卫星数据中心

2007年4月11日,我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海洋一号B卫星星上载荷同样为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与海洋一号A卫星相比,B卫星的观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海洋一号B卫星在轨运行的稳定与可靠,其实际在轨寿命达到了9年零10个月,也因此成为我国小卫星领域有名的“寿星”。

8. 海洋卫星数据窃取

偷船的人是指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上,利用窃取、劫掠的方式获取财物的犯罪分子据史料记载,中国南宋末年浙东沿海一带曾经流行过大量的偷船活动,很多渔民成为了受害者偷船的人通常是由盗匪、海盗、流寇等人组成的团伙,他们使用的手段包括掠夺、骗取、甚至杀人等这些人的存在,对于当时水上交通的运输和贸易带来了很多影响在现代社会,偷船犯罪依然存在于一些水域,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强,偷船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

9. 海洋卫星数据获取

2002年5月1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送入预定轨道,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此后,又先后发射了多颗海洋卫星。海洋系列卫星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0. 海洋卫星数据智能挖掘

海洋遥感专家是一群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海洋数据并分析海洋动态的科学家。他们通常是海洋学、地球科学、遥感技术等领域的专家。

其中一些专家包括:

1. 陆祥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遥感与减灾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荣誉。

2. Jared K. Entin: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洋遥感科学家,致力于使用遥感技术监测全球海洋洋流、海溢油等能够对人类造成威胁的事件。

3. 杨进东:国家海洋遥感应用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海洋遥感科学研究和相关应用,是中国海洋遥感领域的知名专家。

4. Robert H. Weisberg: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系教授,致力于使用遥感技术和数值模型预测和监测海洋环境。

5. Craig Donlon:欧空局海洋-气象-土地交互遥感技术领域的专家,负责多项国际级大型科学计划,如欧洲气候变化倡议(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