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地形类型特征是什么(海洋地形包括哪些)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6-19 21:53   点击:18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地形包括哪些

太平洋海域海底地形可以分为中部深水区域、边缘浅水区域和大陆架三部分。大致2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约占总面积的87%,200米~2000米之间的边缘部分约占7.4%,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约占5.6%。北部和西部边缘海有宽阔的大陆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过5000米。边缘浅水域水深多在5000米以上,海盆面积较小。在太平洋的海底,有大量的火山堆。这样就构成了海底复杂的地形。世界上约有85%的活火山和80%的地震带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东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缘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震带,地震频繁发生,在这里的火山约有370多座,素有“太平洋火圈”之称。

2. 海洋地形分为

1、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陆桥;在间冰期(冰川消退,如现在),则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浅海。

2、大陆坡

大陆坡介于大陆架 和大洋底之间,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陆坡是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连 接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接着海洋。

3、大陆基

大陆基又称“大陆隆”、“陆基”,是大陆坡坡麓附近各种碎屑堆积体的联合体总称。它一部分迭置在大陆坡上,另一部分覆盖着大洋底,一般分布在水深2000—5000米的地方。

4、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5、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体,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其周边有的与大陆裾相邻,有的直接与海沟相接。其中主要部分是水深在4000~5000m的开阔水域,成为深海盆地。深海盆地中最平坦的部分成为深海平原,其坡度一般小于1/1000,甚至小于1/10000,是地标最平坦的地区。

3. 海洋的4种地形区域

1、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太平洋西岸,位置大约北纬60°5′~南纬1°17′。地势呈现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盆地、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亚洲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动,大部分注入太平洋。

2.欧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大西洋东岸,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40°N与北极圈之间。地势呈现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欧洲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类型主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欧洲大部分河流向北流动,注入大西洋或北冰洋。

3.非洲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北临地中海,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位置大约西经17°-东经19° 北纬32°-南纬34°。地势呈现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主要以高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以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非洲河流大部分向西北方向流动,注入地中海或红海。

4.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太平洋东岸,大西洋西岸。位置大约25ºN—85º N,20ºW—170ºW。地势呈现西高东低。气候类型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美洲河流大部分向西流动,注入大西洋。

5.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太平洋东岸,大西洋西岸。位置大约西经34°46′,南纬7°09′。地势呈现西高东低。气候类型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南美洲河流大部分向西流动,注入大西洋。

6.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主要位于太平洋。位置大约从南纬47°到北纬30°。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亚大陆以外主要以岛屿为主,气候类型主要以海洋性气候为主。大洋洲的河流以澳大利亚为例,主要向东部流动,注入太平洋。

7.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四周环绕着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位置大约60°S-90°S。南极洲地势呈现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以极地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为主。南极洲由于气温较低,地表没有流动的液态水,无法形成河流。

4. 海洋地形类型有哪些

海底地形类型主要分为五种: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大洋中脊、大洋盆地。

大陆架: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陆桥;在间冰期(冰川消退,如现在),则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浅海。

5. 海洋地形结构图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  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最大,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  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势特征是呈脉状分布的、具有全球规模的海底隆起。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四大洋。这些洋底“山脉”,称为大洋中脊,规模超过陆地最大山谷,其物质组成为硅镁质火山岩。这里有火山、地震活动。

6. 海洋的地形分为几种,是什么?

海底地形可以分为三类: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体的地形如下:

①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200m;

②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

③岛弧和海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渡地带,火山地震较多;

④洋盆:地形较为平坦,分布着海底火山、丘陵、山脉等,水深4000~6000m,地壳活动较为稳定;

⑤洋中脊:中轴为裂谷,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一般来说,由陆地到海洋,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洋盆)——大洋中脊(洋中脊)。

7. 海洋地形包括哪些类型

海底地形,根据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海岭。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过度地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可以说是被海水覆盖的陆地,一般大陆架的水深不超过200米,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是大陆架海区。从大陆架向大洋方向前进,在大陆架的边缘通常会出现一个坡度很陡,深度越来越深的陡坡,我们称为大陆坡。大陆坡可以理解为是大陆和大洋的连接部分,大陆坡的深度从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海底的沟槽,其形态通常是狭长的,而且两壁陡峭,海沟的深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11034米。海沟是板块运动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碰撞而形成,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洋盆是大洋海底的主体部分,是海底相对平坦的区域,面积巨大,属于典型的大洋地壳,其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人们通常把洋盆称为深海平原。海岭就是指海底的山脉,海岭两侧是平坦的洋盆,通常海岭的高度可达3000至4000米,长度多在上千公里以上。海岭的形成是板块张裂的结果,多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由于海底板块的张裂,使得下方岩浆上升,形成海底系列火山,最终形成海岭。

8. 海洋地形的特征

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渐趋加深,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平缓的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地形复杂的大陆坡、海槽、深海盆以及岛缘大陆架。

黄、渤海具有单一大陆架;东海约有三分之二在大陆架上,但有部分陆坡和海槽;南海二分之一面积在大陆架上,阶梯状大陆坡及张裂的深海平原占据南海海区绝大部分,南海以东太平洋海区绝大部分为大陆坡和深海盆地所占据,海底地貌类型丰富多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