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沉在海洋中的遗迹(沉在海洋中的遗迹有哪些)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6-19 00:23   点击:18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沉在海洋中的遗迹有哪些

据美国学者对近2000年世界发生沉船事件的统计,世界上大约共有沉船约100万艘之多。据专家估计,沉船埋在海底的宝藏价值在数百亿至数万亿美元之间。大家从以下的资料中可见一斑。

1512年,葡萄牙战舰“海上花”号在马六甲海峡北方的苏门答腊水域触礁沉没,该船装载有20吨黄金以及数以百计的宝箱,估计财宝价值不少于90亿美元。

1553年,16艘西班牙大帆船在得克萨斯海域沉没,船上装有大量金块、银块、宝石和珠宝,价值高达30亿马克。

1588年,西班牙66艘“无敌舰队”在对英战争中被击沉,船上装有大量金银首饰、艺术品以及金杜卡特,其价值无法估计。

1614年,西班牙“门多萨舰队”沉没在尤卡坦半岛外海域。船上载有秘鲁黄金、玻利维亚白银和哥伦比亚绿宝石。总价值达15亿马克。

1622年,“我们的阿托查夫人”号帆船,在佛罗里达群岛附近海域沉没。其价值为3亿多美元。

1679年,西班牙“圣克鲁斯”号船在威尔士附近海域沉没,船上装有220箱黄金和2.5吨白银,估计价值为1.1亿马克。

1683年,法国海盗船“女骗子”号,被一艘英国战舰的船员强行占领并击沉。船上装有海盗多年抢夺的大量金银珠宝,价值共计4.57亿马克。

1711年,西班牙大帆船“桑蒂西马·特里姆达德”号,在航行中遭遇暴风,沉没于古巴以西15海里的海域中,船上装载宝物价值为7.41亿马克。

1752年,荷兰商船“海尔德玛尔森”号,在南中国海触礁沉没,船上装有约百块金锭、23万多件中国青瓷器等,价值连城。

1782年,英国“格罗斯维纳”号触礁,沉没在南非卢西亚角。船上装有金块、钱币、珠宝和一顶镶有宝石的王冠,总值约为1.48亿马克。

1792年,西班牙船“普雷西亚多”号沉没在乌拉圭沿海。这条船装有47吨黄金、147吨白银和一尊金圣母像,总值4亿美元。

1799年,英国三桅快战舰“卢提那”号在荷兰须得海沉没。船上装有金条、钱币等,估价约为3.2亿马克。

1857年,英国巴拿马班轮公司“中美洲”号在卡罗来纳海域因遇飓风沉没。这艘船装有3吨黄金和其他贵重物品,总值4.5亿~10亿美元之间。

1911年,美国货船“梅里达”号与一艘汽轮碰撞后,沉在弗吉尼亚海域,该船装有约值9亿马克的金条。

1945年,日本巨轮“阿波丸”号沉没在中国内海。船上满载从中国掠夺的40吨金锭、12吨白金、40箱珍贵工艺品以及几千吨钛、钨、锡等贵重物品,价值连城。

2. 沉浸在海洋中

书海无涯、深不可测、生生不息、

万签插架、浩如烟海、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闻强识、多文为富、贫而乐道、学究天人、识文断字、腹载五车、学贯中西、学识渊博、博学多才、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远见卓识、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下笔成章,供大家参考,谢谢!

3. 沉在海里的船

船利用了水的浮力,排水量大于船重,所以不会沉没。

但如果浮力条件打破,比如进水,就会沉没。

船体材料密度本身大于水,但船体形成了空心结构,船体重量和水线以下的船体体积之比,计算出来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也就是说排水重量不比船轻,自然不沉。

4. 沉在海底

你久不出来冒气了。是指,你与外界联系少,就像海底潜水,不出来冒气,沉海底了。

5. 沉在海洋中的遗迹有哪些图片

哥斯拉2中的海底遗迹是传说中亚特兰蒂斯。

海底世界就是哥斯拉的老巢。电影里说很像古埃及或者古罗马文明。里面的古城上就有哥斯拉登基为王的壁画。哥斯拉应该就是上古时期文明所崇拜的神兽。

海底国度就是为哥斯拉建造的神祠。后来地球剧变,沧海桑田,这坐神祠就沉入海底,直接沉到地壳下了核潜艇是追踪哥斯拉时被吸进这个失落的文明的。

6. 沉在海底的那艘船过去叫什么

“诺克·耐维斯”号(48万吨)。

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船—“诺克·耐维斯”号(48万吨)是一艘新加坡籍、属于超大型原油运输船等级的超级油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船只、最长的人工制造水面漂浮物以及世界上最重的船,船长超过420米(一个足球场的长只有100左右),比横躺下来的艾菲尔铁塔还长。2004年经营业主易手改为现名之前,它曾被称为“海上巨人”号、“快乐巨人”号、“亚勒维京”号。2004年三月该轮进入杜拜乾坞进行改装工程并改名为“诺克·耐维斯”号,改装后作为浮动储油与卸油单位,目前正停泊在卡达的夏辛油田做为外海储油用途。其高达525 614吨的总承载重量成为世界上最巨大的船只。

  “诺克·耐维斯”号最早是在1976年12月,住友重机械工业位于日本横须贺市的追浜造船所(Oppama Shipyard,目前已改名为横须贺制造所)建造,船体编号1016号,并获得“海上巨人”号(Seawise Giant,1979年)的命名。

  “海上巨人”号最初的订购者是一名希腊船运业者,在拥有该船三年后,此船尚未完工之前就因破产,将这艘船转卖给了香港籍的船王董浩云(C.Y.Tung)。董浩云在接手这艘船后要求造船厂变更设计规格,将原本48万吨载重的“海上巨人”号加长数公尺,从而增加了8万7千吨的载重量,其高达525 614吨的总重量(Gross Loaded Weight,GLW)使“海上巨人”号正式成为世界上最巨大的船只。

  两年后,1981年“海上巨人”号终于完工下水,当时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一带运输原油。当时正进行的严重地影响了波斯湾地区石油的生产与运输,因为伊拉克宣布任何载运伊朗(或其他阿拉伯国家)所生产原油的船只都将成为伊拉克袭击的目标,但海上巨人号仍然冒险进入波斯湾海域进行运输工作,终于招致不幸,1988年5月14日航经荷姆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时,遭伊拉克战机以法制飞鱼反舰飞弹攻击受重创,沉没在伊朗的卡克岛(Kharg Island)海岸外的浅海海域。沉没后的“海上巨人”号一直存留在海底,直到两伊战争结束。

  1989年,“海上巨人”号被以3千5百万美元的代价转卖给挪威的海运公司诺曼国际(Norman International),船只打捞起来后被拖至新加坡的吉宝造船厂(Keppel shipyard),自1990年10月起进行大规模修复工作。这次维修消耗了3200吨的钢原料,更换掉的管线长达32公里,花费6千万美元的修缮费用。在经过一场堪称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船只修复工程后,这艘船被改名为“快乐巨人”号(Happy Giant)后重新复出。

  诺曼国际实际营运“快乐巨人”号的时间并不久,1991年他们将这艘船以3千9百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另一家挪威船公司亚勒海运(Jahre),而该船也同时改名为“亚勒维京”号(Jahre Viking)。在历经十余年的服务后,“亚勒维京”号被转卖给了新加坡籍的第一奥森油轮(First Olsen Tankers),并且改名为现在的“诺克·耐维斯”号(Knock Nevis),目前该公司与卡达的Maersk Oil石油公司签订一纸合约,后者租赁这艘船三到五年的时间,将其停在夏辛油田作为海上储藏与装卸原油的设施。为此“诺克·耐维斯”号在2004年3月进入卡达乾坞进行FSO化的改装,改装项目包括主要管线的重设,新的泊靠系统,与一个直升机停机坪的装设等,并于当年六、七月间开始启用。

7. 沉在海洋中的遗迹有哪些呢

在海底遗迹中你可以遇到洛奇亚,可以和他对战并且捕捉

8. 沉入海洋

(1) 夕阳缓缓地沉入湖底,而群星又很快出现了,点点星光洒落在荷花上,又别有一番风味,好似舞女的粉裙上撒了一层银粉,漂亮的令人不敢直视。

(2) 这生活的极度的静,只让人感觉仿佛是缓缓地沉入深不可测的海底。先是渐渐听不到岸上的声,然后继续下沉,变得看不见光。

(3) 沉入思念的海底,掉进牵挂的漩涡,刮起想你的大风,掀起爱你的巨浪,亲爱的,我今生愿与你相亲、相爱、相守到永久。嫁给我!

(4) 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使人们闭上眼睛,失去自我感觉,沉入数小时的时间空洞之中,然后醒过来,找回与从前相同的自我,重新链接起自己的生命之绳,阿吉鲁尔夫无法知晓其中的奥秘。

(5) 蓝色是灰暗与寂寞的颜色。蓝色的大海往下沉入,最终将会成为进入光线无法到达的深海暗黑。海面的蓝与深海的暗黑其实没两样。不管事物具有怎样的两面性,唯一不变的是平凡平淡下掩藏的最为深切的质实。

9. 沉在海洋中的遗迹有哪些地方

一个是可以捡到提升威力的石板,除了水系和龙系的石板以外都可以在海底遗迹一层捡到还有就是能捡到古代金币、银币这样的卖钱的道具了,可以去细波镇左上方的房子里,那里有人收购,王冠也会收购,能卖30W

10. 沉在海底的城市叫什么

你好,《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一群人在潜水艇“鹦鹉螺号”上进行的海底探险之旅。以下是该小说中的主要路线及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1. 第一段路线:从纽约出发,经过加勒比海和哥伦比亚海岸,到达巴拿马运河。

- 在加勒比海,鹦鹉螺号遭遇了一只巨大的章鱼,船员们与章鱼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 在哥伦比亚海岸,船员们遭遇了海盗的袭击,但是他们成功地抵御住了海盗的攻击。

2. 第二段路线:从巴拿马运河出发,穿过太平洋,到达夏威夷群岛。

- 在太平洋,鹦鹉螺号遭遇了一场海啸,但是船员们成功地躲避了海啸的袭击。

- 在夏威夷群岛,船员们在海底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并在里面发现了一个美丽的珊瑚岛。

3. 第三段路线:从夏威夷群岛出发,穿过马里亚纳海沟,到达印度洋。

- 在马里亚纳海沟,船员们遭遇了一只巨大的鲸鱼,并与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追逐战。

- 在印度洋,鹦鹉螺号遭遇了一场海底火山爆发,但是船员们成功地逃脱了灾难的威胁。

4. 第四段路线:从印度洋出发,穿过红海和地中海,最终到达地中海的一个小港口。

- 在红海,船员们遭遇了一支潜艇,并与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 在地中海,鹦鹉螺号遭遇了一只巨大的章鱼,并与之进行了一场生死决斗。

最终,鹦鹉螺号返回了纽约,并成功完成了这场惊险的海底探险之旅。

11. 沉在海里的古国

展开全部

太监经常出入后宫,伺候嫔妃,皇帝嫔妃众多,冷落其中大部分是常有的事,为了不给皇帝绿帽子戴,接触娘娘的人必须没有给人戴绿帽子的能力,宫女自不待言,太监就需要处理一下了。

【中国太监概说】

太监,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名称很多,诸如中宦、宦官、宦者、内侍、内宦、阉人、中涓、内竖、中贵人等。

在中国历史上,在封建社会消亡之前,没有宦官的时代不多。太监,作为帝王与后妃的奴仆,支撑着皇家宫殿那广厦高台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内统治者舒适优裕的生活条件。

常人想成为太监必先去势,即割掉生殖器。这称为“净身”,使他们成为“六根不全”的人。

太监面不生明须,喉头无突,声变变细,说话女声女气,举止动作似女非男,成了“中性”人。

其实,太监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朝鲜,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太监。只是,中国的太监制度是最根深蒂固的。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太监不仅涉足王公贵族、高官显爵的生活中,而且还涉足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历朝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汉、唐、明三朝的覆灭与太监的专横暴虐有直接关系。

太监,这个专制制度下的牺牲者,或沉于地狱,或平步青云,在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

紫禁城。游人如织,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容颜,一声声惊异的叹息。中外游客争睹琼楼玉宇、雕栏玉砌。呼风唤雨的几条巨龙似乎要从九龙壁上飞下来,现代叶公们不停地拍照。

这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北中国惯有的灿烂的阳光,熙熙攘攘中,我却一口口地倒吸凉气,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冷――无论在巍峨雄伟的三大殿外,还是在曲径通幽的御花园里,我不停地打着寒战。

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间,没有一间亮丽堂皇,光线被冷漠地隔在房间外,只有残余的几束从小小的雕花的窗眼偷渡进去。在这几束光中,有无数的灰尘在飞舞,如昔日的霓裳舞曲。

没有参观者会注意这个小小的、破落的房间。我却注意到了。它位于西华门附近,官方的名字叫“净身房”,民间的名字叫“场子”。

谁也不知道,皇朝文明的“精髓”就藏在这间房子里。

关于太监的起源,中国早在殷商就有“寺人”,据专家考证,甲骨文中已有相关的记载,历史自然比西方要悠久。

唐甄在《潜书》中这样描绘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唐甄解释道:他们长得臃肿,弯曲,好似长了瘿结,鼻子里呼呼作响,如同牛和猪一样,因此不像人的身体;他们长着男人的颊骨却不是男人,没有胡须却不是女人,虽然面如美玉却没有一点生气,因此不像人的面容;他们的声音好像儿童一样稚细却不清脆,好像女人一样尖细却不柔媚,你说它嘶哑但又能成声,你说它如猩叫但又能成人语,因此不像人的声音;他们可以很爱人,也能下毒手害人,当他们怜悯你时流涕而语,而当他们憎恶你时,则斩杀如草,因此不像人的感情。

生理的变态必然导致心理的变态,鲁迅在《坟?寡妇主义》中说:“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在那被贾元春称为“见不得天日”的地方,太监们肆意发泄着他们变态的性欲、权力欲、贪欲。仅以贪污而论,据明人赵士锦在《甲申记事》中载,明末李自成进京前,偌大一个明帝国的国库存银竟不到四千两!而魏忠贤被抄时,居然抄出白银千万两,珍宝无算,以致崇祯多次痛心疾首地怒斥太监们:“将我祖宗积蓄贮库传国异宝金银等,明比盗窃一空。”

崇祯的“痛心疾首”既让人同情,又不让人同情。让人同情,是因为他贵为天子,却拿太监没办法;不让人同情,是因为他自己就是太监头子,他是棵大树,太监是在树上筑巢的鸟,倘若同情皇帝,谁来同情太监呢?

然而,君主们依然坚持太监制。既然自诩为“天子”,就得龟缩在宫廷里,跟一般百姓保持距离――让百姓知道皇上也是吃喝拉撒睡的凡人,那还了得!迷宫一样的宫廷内便需要“绝对安全”的奴仆,怕戴绿帽子的皇帝便与不能人事的太监“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共同成为庞大的帝国大厦中的两块最重要的基石。

在有的皇帝那里,太监理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元十世纪,正逢五代十国乱哄哄,南方有一个小朝廷史称南汉。那是唐末封州刺史刘岩割据一方,自称皇帝,建都广州,称兴王府。他有一套神奇的治国理论,认为一般人都有妻儿老小,既有妻儿老小,便有私心,便不能无私奉献自己于皇上,而太监“无鸟一身轻”,故只有太监最无私,没有后顾之忧,必死命效力。传位到他的孙子南汉王刘伥,更下了一纸文件,曰:凡是朝廷任用的人,不管他是进士还是状元出身,一律要阉割,达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化境之态,方能当官。刘氏父子的思维方式与船山先生截然相反,于是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太监王朝产生了。王船山反复渲染太监的可怜可悲,这却是他的书生之见。羡慕太监的人比羡慕他这位大学问家的多着呢。

然而,太监得势的时代,民间往往相应掀起“自宫潮”,许多小康之家的儿子也忍痛自宫,以图仕进,这确实是一条终南捷径:读书须受十年寒窗苦,自宫却是一时痛终身富贵。据《?山堂别集?中官考十》记载:“南海户净身男九百七十余人复乞收入。”一个小村子,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童男自宫。整个国家呢?天启三年,征募宦官缺额3000人,结果应征者多达2万人。政府竟想不到会有如此多人,一时无措,不得不增加1500人,剩下的人,安置在京郊南苑的收容所。即使如此,收容所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许多人不得不沦为乞丐和偷盗者。下有自宫之风,上有体制的膨胀,有明一朝,太监机构的编制不断扩大,太监们组成了“大朝廷中的小朝廷”。

人们赞美太和殿的精美绝伦,其实,太和殿与净身房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一座纸扎的房子而已。在皇城中,净身房的地位远远比太和殿重要。对于万历这样的皇帝来说,在位数十年,在太和殿举行的朝会不过数次而已,有没有太和殿并不重要,没有净身房就了不得了――皇帝没有太监的服侍,就连一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没办法维持。所以,净身房才是紫禁城的精髓所在。紫禁城是建立在净身房之上的,正如帝王制是建立在太监制基础上的。

阉割是一种古典之极。公元前一百多年的司马迁只不过帮李陵说了几句话,就被皇帝将卵蛋刨了去了,英明神武的“皇上”的价值观可能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所估计的相同。狄德罗在评价法国波旁王朝时说:“在宫廷,‘狂欢的工具’从来与政治媲美。”那么犯了政治错误的司马迁一生岂非只好以失去“狂欢的工具”,悲苦耻辱而告终?不然,他完成了《史记》。

中国不愧为文明古国,汉朝人将处宫刑的地方称为“蚕室。”一个诗意十足的名字,一个丑陋的蚕变作美丽的蝴蝶的地方。阉割是文化的死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阉割侵蚀着文化、吞咽着文化、改造着文化,当阉割内化为文化的本质的时候,文化便消除了被阉割的焦虑,而在特别的快感之中陶醉。正如黄永玉先生所说:“一部文化史几乎就是无数身体的局部或全部被刨去的行为史,是由阉割与被阉割两种不同性质的快感写成的。”

从被阉到自宫只有一步之遥,从身体的残疾到心灵的残疾也只有一步之遥。当“去势”成为奴隶们的义务时,那么口口声声说“连受之于父母的毛发也不应该损伤”的圣人们只好装作没看见。装在瓶子里的太监们的“命根子”是保证皇帝的妻妾们的贞操的“证件”;而大大小小的圣人们对“命根子”的沉默,则是保证皇帝们的权力畅通无阻的“证件”。

太监的数量,最鼎盛时期也不过10万,在天朝大国只算沧海一粟。然而,太监的灵魂却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天朝大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帝国需要充当“守护床铺的人”的太监,更需要一大批守护一整套纲常理论的太监。前者是显现的太监,后者是隐形的太监,亦即“知识太监”。如果说“刀子匠”们的阉割手术只能一个个地做,那么“知识太监”们则能按自己的模式批量生产成千上万的太监。那些状元们,学士们,道士们,和尚们,都是清一色的“知识太监”。

“太监化”是中国的知识者最大的特点。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确实是力量,知识如枪炮,关键枪炮口对准谁。中国温文尔雅的士人们枪炮口对准他们脚下如汪洋的人群。用文化为帝制大厦添砖加瓦,这神圣的工作他们干得津津有味。多劳者必多得,他们获得了如桃花般灿烂的封诰,例如张居正为“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文史,赠上柱国”,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知识太监”建构了东方专制主义大厦的牢固根基。高蹈如李白,却汲汲于功业,自以为“我辈岂是蓬蒿人”,在玄宗眼里,他却是个连高力士也比不上的玩物。学术大师王国维,当过几天“南书房行走”,便被帝王师的身份压死在昆明湖底。当不当太监,与道德的优劣、人格的高低无关,一种体制的向心力、一种文化的惯性、并不是哪一个人所能抗拒的。艾森斯塔德在《知识分子――开创性、改革性及其冲击》中指出:“中国知识分子缺乏自己的组织,因而他们的组织架构几乎等同国家官僚体系。在行政上,愈是接近权力核心,则用以反抗皇帝的自主的权力基础与资源就愈少。当教育愈趋专精时,教育的具体活动往往是朝政治――行政制度设计而行。”看来,从教育到行政的设置不过是“净身房”的延伸、变形与扩大。孜孜不倦地注释古书、考证典故,研究音韵、填写骈文,这一切不过是被阉割了的“知识太监”们的拙劣的射精行为。读书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为了发财;做不了官便隐逸,隐逸是为了成名――无论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士人都以现存体制为价值参照系,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反体制”的力量。

“知识太监”所创造的知识便只能是“太监知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无不是围绕皇权作向心运动,仅仅是有的轨道离中心近、有的略远些罢了,没有质的区别。无论学术内容怎么变,士人的终极理想仍未超越升官发财、为帝王师的模式。“史”的目的是“资治”,“文”的目的是“助兴”,两千年的人文传统是畸形的、单一的、片面的。所谓学富五车、德行高尚者,“礼乐兵农不务,即当世之刑名钱谷,亦懵然惘识,而搦管呻吟,自矜有学”。这种毫无用处的“学”,不是“太监知识”又是什么?

许多人都读过《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一个个被阉割的读书人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不知是哀其不争好,还是怜其不幸好。龚自珍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五》中愤怒地谴责统治者对士人的无形杀戮:“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那时整个中国,就是一个病梅馆,就是一个畸人馆。

然而,龚自珍深味了外在暴力的阉割的可怕,而忽视了更为可怕的内在化的自我阉割。无数读书人羡慕的状元郎,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呢?我在《状元图考》中看到明朝状元丁士美所撰的谢恩表。由华美的文辞可想见其才情,由古雅的典故可想见其渊博。而当时的皇帝是谁呢?是以荒淫昏庸著称的明世宗,即嘉靖帝。状元郎却不管三七二十一,马屁拍得震天响,简直就像一只哈巴狗向它主人撒娇。如果说阉割阳具是太监入官的通行证,那么阉割精神则是士人入仕的通行证。《明史》中记载,丁士美为廪生时,年龄尚小。依据当时规定,凡为廪生者,官府皆每月供给廪米六斗。一些年龄较大的廪生欺丁年少,把他的廪米全部分掉。他依然和颜悦色,没有一丝不乐意。《明史》据此称赞丁士美为人“缜密端重,以道义自持”。我弄不清楚他持的是什么样的“道义”――一个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利的人,必不会保护他人的权利;一个以忍辱来获取令名的人,必不知人格尊严的可贵;一个对黑暗安之若素甚至与之共谋的人,必不会期望光明的到来。

“太监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太监人格”是没有感召力的。当“太监知识”被顶礼膜拜,“太监人格”内化为民族集体无意识时,就更可怕了――穿皮袍的人、穿丝绸的人、穿麻布的人以及没有东西可以穿的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千差万别,却有一点是相同的:全是半人半鬼、半阴半阳、半截子在地上半截子已经入土的太监。自我阉割与被阉割是一枚金币的两面,中国人只有这两种选择之一,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文豪大师。

没有纯粹的知识,便没有纯粹的知识者的人格。中国哲学玄之又玄,归结到一点都是自阉与自慰之术而已,无论是读《老子》还是《论语》,都让我觉得阴风惨惨、透体生凉。

记得父亲讲过一个小故事,文革开始的时候,父亲还是一名大学生。午膳时,十几个同学围着一张大桌子进餐。值日生端来一盘白菜汤,同学们都注意到汤里例外地漂着一片肥猪肉。尽管人人都直咽唾沫,但在瓢汤的当儿,大家都格外小心,提防着不要瓢上那片肉。一个同学一不留神,把猪肉片盛到自己的碗里了。就在他把肉片倒进碗里的一刹那,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他两眼瞪着那块小肉片,脸色顿时苍白无人色。当天下午,团支部书记找他谈话,他痛心疾首地检讨了自己贪吃猪肉的资产阶级思想。这个同学本来是班上的积极分子,党组织发展的对象,因为错瓢了一片肉,往后每次积极分子的活动都没了他的份。他自己则沉溺于贪吃猪肉的深刻内疚中,郁郁寡欢,一蹶不振,性情大变。一个一片猪肉便可以改变一个人性格的环境,是过分控制的环境,按照弗洛姆在《当代人的困境》中的说法,这样的环境“削弱臣服者的独立性、人格的完整性,批判性的思想和创造生产性。这并不是说它不会供给人们种种娱乐与刺激,而是以限制人格发展的那些娱乐与刺激为限,它尽量少提供有助于人格发展的东西”。文革中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疯狂的虐待行为?根本原因在于,精神的极度贫乏产生致命的无能感,而无能感却是虐待狂症发生的一个主要来源。丧失了性欲的太监便发展其攻击性的性欲,而丧失了精神愉悦的大众往往把恐怖的惩罚作为快乐。

整个民族的内倾性、自虐性的病态人格,主体性与独立精神的空缺,与千百年来以性压抑为根基的伦理机制紧紧相连。杰出的生理学家赖希认为,性压抑产生僵化的性格,导致病态的荣誉、义务和自制的观念,磨灭了人因经济压迫而产生的造反欲望。赖希研究的对象是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但他的理论同样适应于东方专制主义。就整个人类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机械发展过程,机械的生活观已经一代接一代地在人的生物系统中越来越根深蒂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职能实际上已按一种机械的方式改变。人在扼杀自己的生殖职能的过程中已在血浆上僵化了。”赖希的观点可以用一句粗俗的话来概括:生殖器就是自由的源泉,这一真理,中国的皇帝们再昏庸也明白,再不懂得治国也会抓住这一法宝。最后,层层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便成为了一种强大的障碍,即“个人和社会中的自然的、有生命的力量的自发作用的障碍”。人人都太监化之后,也就没有人觉察到障碍的存融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