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石油装备工程现状分析(海洋石油工程的发展历程)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6-15 12:10   点击:18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石油工程的发展历程

不是冷门专业。面向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海洋石油工业钻井、采油、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除具备一定的工科基础理论和海洋法规基础知识外,应熟练掌握海洋钻井、完井、采油和油气集输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好外语水平,可胜任海洋钻井与完井、海洋采油气、海洋油气集输等工作的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

2. 海洋石油历史

第一次海洋石油开采的时间:

美国现代海上石油开采的兴盛始于《外大陆架土地法》颁布之后,也就是1953年。

第一次海洋石油泄露事故的时间:

1969年1月28日,加州石油联合公司建在圣巴巴拉海峡的A平台突然发生了井喷事故。一名工人发现天然气溢了出来,他用盖子盖住天然气,结果造成海底的压力增大,地层龟裂,原油从5条裂缝中涌了出来,大约有1万多吨原油从海底涌出,并引起了蔓延几百里的海面大火。这片海域的海豚、海豹都死了,它们的尸体连同浮在水面的原油一起被冲到岸边。油田被迫封闭后,每天仍有两吨原油喷出,致使附近海面覆盖一层1—2厘米厚的油层。总共将近300万加仑原油涌入大海。

3. 海洋石油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

1、我国在海底油气开采、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海水增养殖、海底隧道及海上人工岛等一类的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海洋开发是海洋及其周围环境(大气、海岸、海底等)的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活动的总称。人类通过海洋开发,把海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性质,海洋开发活动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再生能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类型。

中国海油6月2日上午发布消息,随着最后一条12英寸海底管线终止封头入海,我国最大水深海底管线铺设项目——陵水17-2气田海底管线铺设工作首阶段作业顺利完工,这也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获重大突破。

距海南岛150公里的陵水17-2气田是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这次铺管作业水深1542米,创造了我国海底管线铺设水深的新纪录。

据介绍,海底管线是海上油气输送的“大动脉”,被喻为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生命线”。海管铺设施工作业难度大,对焊接工艺和装备能力等要求极高。同时,随着水深增加和海床不稳定、岩石强度低等因素影响,海底管线铺设技术难度呈倍数增长。近年来,深水海域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域,海管铺设是检验一个国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能力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4. 海洋石油工程的发展历程图

我认为挺好的,毕竟现在国家在海洋开发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了,现在中国的海洋油气人才稀缺,现在去学,四年后正好是热门的时候。

石油行业比较辛苦,待遇肯定是不错的。

因为是海洋油气,出海可能性很大。

5. 海洋石油工程的发展历程简述

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有的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在海湾和河口地区,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使许多海洋生物(如鱼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软体动物)迅速大量地繁殖。据计算,全球海洋海平面以下100米厚的水层中的浮游生物,其遗体一年便可产生600亿吨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就是生成海底石油的原料。

但是,仅有这些生物遗体还不能形成石油,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海洋每年接受160亿吨沉积物,特别是在河口区,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区多。这样,年复一年地把大量生物遗体一层一层掩埋起来。如果这个地区处在不断下沉之中,堆积的沉积物和掩埋的生物遗体便越来越厚。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再加上厚厚岩层的压力、温度的升高和细菌的作用,便开始慢慢分解,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就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

6. 海洋石油发展前景

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近日连续宣布新的油气资源发现。在中国依赖石油、天然气进口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油气田的接连发现使得中国沿海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变得更为广阔。

中海油日前正式对外宣布,它拥有的蓬莱9-1含油气构造评价获得成功,被证实为中海油近年来在中国北方渤海海域发现的规模最大油田。其后,中海油又在南海发现一日产4240万立方英尺的气田。

中海油方面称,蓬莱9-1构造位于渤海东部海域庙西北凸起上,平均水深约25米,其中评价井蓬莱9-1-5在潜山内共钻遇200多米厚的油层,测试日产原油约700桶。

与此同时,中海油还在位于新发现油田以南8公里的蓬莱15-2构造上也获得成功发现。在蓬莱15-2-1井共钻遇83米厚的油层。经测试,该井日产油超过1200桶。

时隔不久,中海油在20日宣称:在南海西部海域莺歌海盆地新发现东方13-2气田。经测试,该井日产天然气约4240万立方英尺。

目前,中海油在中国海上拥有四个主要产油地区:渤海湾、南海西部、南海东部和东海。针对新发现油田的消息,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认为:“蓬莱9-1评价的成功,必将带动渤海东部海域勘探开发的新局面,并为渤海地区的稳产上产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新油田的发现,渤海在中国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环绕渤海,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以及多个海上油田等中国重要的几个产油区几乎已经连成一片。

据天津南港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东�N介绍,渤海湾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40亿吨,天然气储量超过1300亿立方米,丰富的油气资源将为沿岸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渤海湾沿海周边有大片荒地滩涂,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墨西哥湾非常相近,这也为中国展开大规模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且,中海油去年在中国海域自营勘探共获得13个新发现,成功评价了18个油气构造,并且有2个新项目投产,16个项目尚在建设中,这些都将有利支持中国海域未来的增长。

业内人士则指出,现实的消费需求使得渤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在所难免。据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1-2012)》显示,2011年,中国原油净进口2.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5.2%,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天然气净进口281.8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21.56%,同比增加9.4个百分点。与日益匮乏的陆上石油资源相比,加快对海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现实所需。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南海等深海相比,渤海石油开采难度相对要小,而且渤海油田的油质较稠,所以开采密度也要高一些。在现有能源压力下,开采过程一定要谨慎,否则造成的严重污染不易恢复,得不偿失。

7. 海洋石油发展史

去中海油的官网查看大事迹 1967年6月14日,石油部海洋勘探指挥部3206钻井队用自制1号固定桩基钢钻井平台,首次在渤海钻成海1井,日产原油35立方米。

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开始。

8.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2012年10月通过国家立项审批。该国家级海洋馆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

该项目成为重塑中国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建设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结束中国没有一座与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历史。2014年12月17日雪龙号科考船脱困资料进入国家海洋博物馆。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5月1日,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始试运行。

9. 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历史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高科技、高投入的特点。“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相继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独立自主勘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能力和完备体系,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认识创新指导勘探突破。“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在深水深层、高温高压等领域不断开展地质认识创新和科研攻关,发现了5个亿吨级油田、4个超5000万方的油田群、2个千亿方级规模气田,先后形成了“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重大发现”等多个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提供有力保障。

在这些技术体系支撑下,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攻克多个世界级难题,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其中,“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支撑发现了5个高温高压气田,建成了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3-1以及我国海上最大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3-2,目前这套技术已在国内外全面应用。在“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重大发现”项目指导下,我国渤海湾成功发现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为油型盆地天然气勘探打开了新局面。

突破稳产上产技术瓶颈。中国海油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先后启动“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南海西部油田上产2000万方、南海东部油田上产2000万吨”重大科技专项,聚焦低渗油气、稠油以及凝析气藏等难动用储量,通过科技支撑、专项配套、强化管理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海上油气田上产的技术突破。

钻完井技术提速提效。经过多年攻关,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与随钻测井系统实现规模商业化应用,2020年累计作业200余井次,一次入井成功率提升至86.2%;突破深水开发钻完井技术瓶颈,在陵水17-2气田成功应用,提速3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