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春季日本海洋回流情况(日本海域洋流流向)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6-14 11:50   点击:19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日本海域洋流流向

孟加拉湾的洋流流向和北印度洋一致,都是季风洋流。

北半球夏季是顺时针,冬季是逆时针孟加拉湾名词解释:印度洋东北部海湾。在印度半 岛同中南半岛之间。面积271.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海湾。 平均深2586米。季风洋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注入。重 要港市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吉大港等。。

2. 日本海域的洋流

东北的地形是三面环山,西南部一个缺口朝向渤海。西北面与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地区隔山(大兴安岭)相望,冬季离西伯利亚高压区很近,几乎可以说是站在干冷风的风口处。

而东北平原的东面又与日本海隔山(长白山)相望,夏季的太平洋—夏威夷低气压带所带来的湿热的季风又难以影响到东北平原内部。导致整个东北平原(可以说成东北盆地)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另外再说日本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纯粹的群岛国家,国土狭长,海岸线破碎曲折(类似于欧洲斯堪迪纳维亚半岛,挪威的峡湾地形),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离海洋不远。

海洋型国家受海水比热容影响,气温更加稳定,也更容易受到来自海洋的水汽。日本虽然群山众多,但地形非常破碎(有点像中国南方的东南丘陵)海洋水汽也容易穿过全国。

另外再说洋流的影响,中国东北受库页寒流影响,寒流可对陆地减温减湿,使得东北呈现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雨热同期)。

而日本西部则有对马暖流,东部有黑潮,可对陆地或岛屿增温增湿,使得日本气候更偏向于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温差小,气候湿润,并呈季风性——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暖流寒流交汇的地方,容易形成渔场,这也就是日本的北海道渔场能跻身世界四大渔场的自然原因。

3. 日本海域洋流方向

1. 东边海岸线的洋流有北太平洋暖流、黑潮、北太平洋冷流等。2. 这些洋流的形成和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球自转、海洋温度、盐度、风力等。其中,北太平洋暖流和黑潮是由于赤道地区的热水向北流动,而北太平洋冷流则是由于北极地区的冷水向南流动。3. 这些洋流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都有重要影响,比如北太平洋暖流和黑潮的暖水可以影响日本的气候和渔业,北太平洋冷流则可以影响北美的气候和渔业。因此,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气候变化的研究,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洋流的特点和影响。

4. 日本沿海洋流

一、暖流

暖流的最大特点就是给沿途的地区起到一个增温增湿的效果,因此,暖流路过的地区,往往比较富饶,树荫茂密,人口也比较多,我国东部就是最大特点,而往往我国经济比较富庶的省份也是在东部沿海一字排开,因此,如果你是东部发达地区居民的话,能享受道这般滋润的生活,洋流可是起了大忙。

二、寒流

寒流途径的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温湿度减少,从而令植被的生长成为挑战,因此会出现沙漠,荒漠等情况,最典型的就是澳洲的西海岸。不过也并非所有寒流都是避之不及的,往往寒暖流交对的地方,来自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更加的富庶,故而进场会出现国际性的渔场的。

比如日本的北海渔场,北美的纽芬兰渔场等等。渔场的形成,也会给当地带来非常丰厚的渔业经济。所以也并非所有寒流带来的地方都是贫困的。

说完寒暖流对于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有这么大的影响,很多人比较好奇了,这洋流具体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洋流形成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常见的,因为风力的影响所形成,因为全球都飘荡着盛行季风的原因,而见过风拂过睡眠带起波光的朋友都知道,风其实能推动水流的,无论是汪洋大泽还是蜿蜒小河,水流都是受到风的影响,而且很显著。

这种风海流所形成的洋流最广,也是主要是形成原因之一,一般气候比较湿润的沿海地区,季风和洋流都是相辅相成的,除非海岸线有高山阻隔,导致季风跑不进来。

第二种是密度流,密度流就和它名字所说一般,根据海水或者地方海域之中,水温和海水盐度的差异,从而形成水的密度差异,大家都知道,死海是能让人浮在上面的,原因就是盐度比较高,浮力比较大,人沉不下去。

不同密度的海水差异,导致互相之间产生流动,故而形成为密度流,也是洋流的其中一种。

第三种为补偿流,比如说秘鲁渔场本身是寒流,但是却是著名的渔场,那都是因为上升补偿流带来的影响,相比较这下,这类洋流对渔业的影响要远大于环境。

补偿流的原理是,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之时,临近海区的海水就会补偿过来,一般呈现的就是垂直运动,即上升或者下降流,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而下降流则比较少见。

5. 日本海域洋流流向分布图

东边海岸线洋流有朝鲜暖流、黑潮和琉球暖流。

1. 东边海岸线洋流有这三种类型。

2. 朝鲜暖流是受季风影响,从北冰洋沿着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一带,流向东海、黄海邻近海域。

黑潮是从赤道向日本本州岛,带着大量热能和热量宽速流入到东海、黄海、南海等海域。

琉球暖流由太平洋西部的菲律宾海峡、台湾周边海区流经东海、日本海、东海深海平原,向北漂流。

3. 延伸内容:除了这三种主要的洋流类型,人为因素也会对海洋环境的变化产生影响,如全球变暖、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洋流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6. 日本海的流向

中国的水不是都流入到渤海和黄海,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水随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流入渤海和黄海。而华东长江流域和钱塘江,闽江等流入东海,而华南珠江流域进入南海。

另外西南地区如西藏南部的怒江等就会向南流入印度,印度恒河上游就发源于藏南地区,云贵地区的水会流入东南亚如越南缅甸等,而新疆地区会向西流入俄罗斯。

7. 日本海洋流方向

日本是位于亚洲最东部的一个岛国,它四面环海,孤悬于太平洋之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以及冲绳岛、小笠原群岛等大小3900个岛屿组成。日本海岸线长,有许多天然良港,境内山多水急,可耕面积不多。受海洋及黑潮的影响,日本具有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它境内多山路,平原少,没有巍峨险峻的高山,没有磅礴浩荡的江河,没有严冬酷暑的气候,温润的气候、年轻的山脉、短浅的河川、充沛的雨量、葱翠的树木,养育了生存在这里的日本人民,也逐渐形成了温文儒雅的日本民族性格与纤巧和谐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武士道精神。

8. 日本海的洋流

日本海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有干冷空气流入日本海,形成降温和降雪天气。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北部为-19℃,南部为5℃,表层水温为-2~13℃。北部特别是西伯利亚近岸海域形成大量海冰,结冰期通常自11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6月以后盛行偏南季风,暖湿气流使气温升高,形成充沛降水和雾(尤其北部)。8月平均气温北部为16℃,南部达24℃。表层水温18~27℃。日本海海流由沿东岸北流的对马暖流和沿西岸南流的利曼寒流组成,形成反时针型的环流系统。

海流增大了海区表层水温的南、北间和东、西间的差异。

日本海海区因被陆地和岛屿包围,海潮潮差较小,沿日本岸只有0.2米,西伯利亚近岸为0.4~0.6米,靠近东海的朝鲜海峡(大韩海峡)处的海潮潮差可达2米。

表层水温最暖月(8月)18~27℃,最冷月(1月)-2~13℃,自北向南递增。

海域东部有对马暖流以926~1852米/小时的流速沿东岸北上,并从津轻海峡流入太平洋,从拉彼鲁兹海峡流入鄂霍次克海。

西部有利曼寒流以370米/小时的流速沿西岸南下。

东部水温高于西部,如2月,本州附近海岸水温5~10℃,而大陆一侧为0℃。

海水盐度东部高于西部,如本州沿海为34.7‰,大陆沿海32.8~34.1‰。海域年降水量北部600毫米,南部1200~1500毫米。潮汐作用较小,潮差一般为0.2~0.4米。自1993年开始,联合科研小组就对日本海不同水位的洋流、盐分、氧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证实了他们最担心的事。

科研人员指出,日本海最深处为3000米左右。表层的氧气需要这些洋流的传输到达深层海域,深层海水中的微生物靠这些氧气把从表层沉落下来的有机物分解成氮和磷等无机物。

这些无机物再随深层海水上升到海表层,成为藻类的营养来源。但现状是:日本海的深海洋流正变得越来越弱,导致海洋表层物质与深层物质的循环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这导致日本海藻类浮游生物因没有足够的养分而迅速减少。

以浮游生物为食物的鱼类也随之减少。

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变,300年后,日本海可能将无鱼可捕。

科学家们指出,深海洋流的成因来自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每年冬天,阵阵猛烈刺骨的寒流都会自俄罗斯东北吹来。连续几个月的冷风吹拂导致日本海水面形成一股稳定的下潜寒流。

据悉,全球只有7股类似的下潜寒流,其中包括格陵兰岛附近的一股洋流,它被认为是大西洋洋流循环的起点。

这些洋流被称为深海传送带,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链接点;由于全球变暖,这些寒流也随之变得“虚弱”。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在过去50年间,日本海北部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5至3℃,日本海表层海水在冬季的下沉深度则由原来的3000米左右变成400至600米。

与之相对应的是,每升海水的氧气含量正以每年百万分之三十二的速度减少。

科研人员还指出,浮游生物的减少还意味着空气中将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

联合国在1月发表报告指出,在1990-2100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升高1.4至5.8℃。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