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可溶性有机物的来源及生态作用
原理: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
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 海洋可溶性有机物的来源及生态作用有哪些
使水缺氧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加入可溶有机物,特别是酚类,可以迅速消耗掉氧气,也可以用硫酸亚铁。
如果是自然水体,泼一点油就可以隔绝非常大面积的水面接触空气,然后会造成氧耗竭。
一般来说,水中缺氧发生在水体受到外来水源的污染,从而导致水中营养成分大幅提高,使水中的藻类植物生长旺盛,水体将会被植物遮挡使得下部植物无法实现气体交换窒息死亡,目前常出现的水中缺氧会体现在“赤潮”等,大部分缺氧会发生在死水地段。
3. 海洋有机物形成
形成山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种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的东西向的水平挤压。海的形成是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汇集成巨大的水体。
山的形成可以是板块挤压碰撞,火山爆发,或者是褶皱,也有可能是流水侵蚀,陨石撞击等。由于在不同纬度上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再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河流是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 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
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
4. 海洋溶解有机碳
1330221是河北省的,
河北省,简称“冀”,省会石家庄,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被称为燕赵之地。位于中国华北地区。
全省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省辖11个设区市;167个县(市、区),常住人口为74610235人。
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其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130种,拥有铁矿95.82亿吨,居全国第二位。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截止2019年底风电装机居全国第三位,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光伏装机居全国第三位。河北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域有机碳年生产力80多万吨,是鱼类的重要产卵和索饵场所。河北省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植物种类总共有204科、940属、2800多种,森林覆盖率为34%。
5. 海水中可溶性杂质有哪些
海水资源的利用 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食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
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结晶即得精盐。 具体化学反应式为: Ba2+ + SO42- = BaSO4↓ 然后再在溶液中加Na2CO3溶液,除Ca2+、Mg2+和过量的Ba2+: Ca2+ + CO32- = CaCO3↓ Ba2+ + CO32- = BaCO3↓ 2Mg2+ + 2OH- + CO32- = Mg2(OH)2CO3↓ 过量的Na2CO3溶液用HCl中和,食盐中的K+仍留在溶液中。由于KCl溶解度比NaCl大,而且粗食盐中含量少,所以在蒸发和浓缩食盐溶液时,NaCl先结晶出来,而KCl仍留在溶液中。6. 海洋可溶性有机物的来源及生态作用是什么
问题一: 我认为这里多了个“死”字。
应该是生态系统的分解是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因为有机物质是不存在死活的。物质就是物质,哪有死物质和活物质。同时,我认为你后面说的不是很准确。确实,对于定义来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但如果是按这个标准来说的话,绝大多数的词语和事物是无法给出定义的。为了使我们能够认识某种事物,一般给出的定义都是放宽尺度的。或者把”大家对于某一事物的共同看法或者共同表述“作为定义的标准,或者把“能涵盖某一事物主要表征”作为定义的标准。对于生物学上的”分解作用“来说,其主要特征并不是第一步的物理的粉碎,其绝大部分含义都是生物(微生物)作用。问题二:树叶燃烧不属于分解作用,也不属于异化作用。【注:所说的分解作用指生物学的分解,不是化学等其他分解作用。】 首先不属于异化作用很明显。【腐生生物在酶的作用下,把有机物碎屑转变成为腐殖酸和其他可溶性有机物,即从聚合体变成单体】 其次,不属于分解作用原因。1、分解作用过程复杂,要经历3个阶段。树叶燃烧没有经历这三个阶段。2、分解作用第一步是在物理和生物的作用下机械粉碎。而树叶燃烧是化学作用。3、【分解作用是:有机物质经过代谢降解变成简单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过程。】树叶燃烧并不是变成简单的有机物。树叶里面的有机物质(即使充分燃烧)生成的也有很复杂的有机物。4、异化作用是分解作用的最重要一环。不经历这一环,一般都不能称为分解作用。7. 海洋中溶解态有机碳的主要来源
当然需要。
众所周知,碳在有机质质量中占58%,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意味着农作物基本上不能由土壤吸收到水溶有机碳。农作物从根部得不到碳供应,这就导致作物缺碳严重。
正常情况下,植物通过叶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便能满足作物的基本需求。
而植物的另一个吸碳途径---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溶有机碳(有机质中含有的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碳)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碳元素如果充足的话,可以提高土壤的碳氮比(C/N),使土壤中的微生物获得良好的繁殖条件。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进一步提高土壤的生物肥力和物理肥力,从而提高土壤中N、P、K等矿质营养元素的利用率,形成良性循环。
8. 可溶性有机物包含什么
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溶解的离子主要是钾、钠、钙、镁、氯、硫酸根、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等离子。生物原生质有硝酸根、亚硝酸根、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根离子等。此外,还有某些微量元素,如溴、碘和锰等。胶体物质有无机硅酸胶体和腐殖酸类有机胶体。悬浮固体以无机质为主。微生物有细菌和大肠菌群。
天然水评价指标一般为色、嗅、味、透明度、水温、矿化度、总硬度、氧化-还原电位 、pH值、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天然水中的大气降水水质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有关;
9. 海洋中溶解氧的来源
是指溶解海水中的氧气即分子氧。海水中氧气使海洋成为海洋动物的牧场,是海洋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氧气化学式O2,分子量32。
10. 海水中溶解有机物的很大一部分
因为海水中含有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英尺的盐层。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
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在海水中铜的存在形式较为复杂,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在自由离子中仅有一小部分以二价正离子形式存在大部分都是以负离子络合物出现。所以自由铜离子仅占全部溶解铜的一小部分。海水中有含量极为丰富的钠,但其化学行为非常简单,它几乎全部以Na+离子形式存在。
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十分复杂,主要是一种叫做“海洋腐殖质”的物质,它的性质与土壤中植被分解生成的腐殖酸和富敏酸类似。海洋腐殖质的分子结构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是它与金属能形成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