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生物如何应对(海洋生物如何应对灾难)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5-27 21:24   点击:208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生物如何应对灾难

如何抵御强风暴潮、巨浪、海啸等重大海洋灾害的袭击,是浙江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巨大考验。长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挂帅的海洋灾害应急指挥部,建立健全全省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印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海洋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十二五”规划》,对海洋灾害防御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部署。近年来,随着沿海开发开放脚步不断加快,浙江越来越关注城市高速发展中凸显的海洋灾害风险问题。

  以“链式”减灾措施应对“链式”灾害风险,这就是浙江给出的答案。灾害承灾体调查、重点防御区划定、灾害风险评估、近岸城市预报等,构成了浙江应对海洋灾害的清晰路径。

  开展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是摸清灾害底数的重要基础。近岸海洋灾害最终危害体现在社会的承灾体属性上,同样的灾害叠加在不同的承灾体上造成的危害千差万别。浙江花了2年多时间,对全省沿海33个县(市、区)28类承灾体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风险排查。彻底摸清了沿海地区海洋灾害承载体的分布情况及其属性,分析了其脆弱性特征,排查了沿海地区存在的海洋灾害安全隐患,全方位编制了海洋灾害风险隐患清单。

  开展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选划明确灾害防御的重点。《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明确提出要求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浙江收集了沿海33个县(市、区)的潮位观测资料和历史风暴潮灾害损失资料,根据相关导则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初步划定出了浙江沿海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向依法治海和依法治灾方向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推进以县为单元灾害风险评估是精确掌握未来极端状况下灾害分布的重要手段。在承灾体调查的基础上,浙江开展了风暴潮和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先进的建模手段和分析方法,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风暴潮和海啸灾害的淹没范围、灾害风险分布和人员撤离疏散路线进行了准确的研判。目前,全省沿海近50%的县(市、区)已经完成了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成果已经在防御灾害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做好近岸城市海洋环境预报是将灾害信息精确传递至社会公众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社会公众对精细化海洋预报信息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近岸海域分地区、分岸段、有针对性的海洋预报服务尤其受到关注,近岸城市海洋环境预报成为解决这一矛盾需求的突破口。浙江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发展,向全省41个预报海域,提供72小时的预警报信息。进一步满足了我省沿海政府部门、涉海企业、社会公众对近岸海域预报服务信息的广泛需求,保障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确保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有力支撑“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战略,“十三五”期间,浙江将在不断强化海洋灾害治理和危机应对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城市安全,更好统筹海洋防灾减灾规划设计与沿海城市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的有机联系,全面提升对海洋灾害风险和城市安全保障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管理能力

2. 海洋生物如何应对灾难发生

项目一: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重点对98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开展调查与评估。加强海洋濒危物种保护和外来入侵物种防范的管理,建设海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各类海洋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完善海洋保护区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建设。到2015年,新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个、海洋特别保护区44个,推进形成海洋保护区网络。研究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选择典型海域开展海洋生态补偿试点。

项目二: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修复。

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盐沼、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海洋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建设25处海洋生物资源修复区,开展35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新增滩涂湿地植被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种植红树林100平方公里,恢复芦苇湿地100平方公里。在广东大亚湾及雷州半岛、广西涠洲岛、海南周边及西沙等海域开展珊瑚礁人工繁育和生态修复。在滨海地区规划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项目三:强化海洋生态监测和生态灾害管理。

提高海洋生态监测能力,完善海洋生态监控体系,加强海洋生态灾害预警和防治工作。提高卫星航空遥感、远程视频及在线自动监测能力,新建18个海洋生态监测站。建设海洋绿潮、水母、外来入侵物种、敌害生物、病毒病害等监控网络,强化海洋赤潮监控,形成20个重点生态监控区。开展海洋生态灾害防治技术应用示范,加强海洋生态灾害防治体系及治理示范工程建设。

3. 应对海洋灾害的措施

是的,海洋灾害应急救援是需要潜水的。在海洋灾害应急救援的组织里专门有应急救援潜水这么一个门类。应急救援潜水跟那种休闲娱乐的潜水是完全不同的,应急救援潜水员是在恶劣环境和条件下执行潜水任务,需要通过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这种潜水员工作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属于高危职业。

4. 如何拯救海洋和海洋生物

中国没有海洋动物保护法,对于海洋动物的保护一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种进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经1988年11月8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修订通过,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5. 海洋生物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

海洋保护指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容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

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

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6. 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人们应该

  海洋是一个暗藏着危机的地方,里面暗藏着很多危险的地方,现在海洋里有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

  1、澳洲艾基特林海蛇

  澳洲艾基特林海蛇 ,亦称'青环海蛇','斑海蛇',生活在热带海域地区,多在澳大利亚海湾浅水带。它长着一张大嘴,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平。它的毒性比眼镜王蛇还要大,如果被它咬一口,数十分钟内就会死亡。在世界上十大毒蛇排行榜上排名第2。

  2、箱水母

  方水母(又称箱水母),有毒,人若触及其触手,30秒便会死亡,被认为是最致命的水母,没有之一。世界上最危险的水母是澳洲的箱水母,它的毒性比眼镜蛇毒(5分钟内杀死一个人)还厉害。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

  3、沙岩海葵

  海葵长在水中的食肉动物,海葵是刺胞动物。是捕食性动物,它的几十条触手上都有一种特殊的刺细胞,能释放毒素。而且海葵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动物。生长在百慕大的沙岩海葵,其毒性更大,被称为世界上最厉害的生物毒素,比氰化钾还厉害得多,是已知非蛋白毒素中毒性最强烈的,其毒性比河豚毒素还要大几十倍。

  4、河口鳄

  河口鳄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爬行动物。成年河口鳄体长可达6米,体重超过1吨。河口鳄性情凶猛,强健有力,是游泳好手,在澳洲北部最为集中。河口鳄食性很广,会捕食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大型哺乳动物,有时会主动攻击并捕食人类。世界上最大的鳄鱼“洛龙”就是河口鳄,体长达到6.17米。

  5、大白鲨

 大白鲨身长可达6.5米,体重3200公斤。是食物链最终极猎食者最早出现于中新世,是唯一现存的噬人鲨属的成员。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难,可以说每一只大白鲨的存在都是生命进化的奇迹,恰如白垩纪的恐龙一样。

  6、吸血鱼

  吸血鱼是一种寄生的淡水鱼,只发现于亚马逊河中。由于身体呈半透明,且体形较小,因此吸血鲶鱼在自然条件很难被发现。它们拥有非常灵敏的传感器,可以探测到水中氨的痕迹,这种氨通常是由经过的其他鱼类的鳃中排出的。吸血鲶鱼跟着氨的踪迹,将鳃上尖利的刺钉于其他鱼类的鳃上,从而将自身隐藏于受害者的鳃中,只要感到饥饿就从受害者身上吸血。

  7、河豚

  河豚的毒素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体,属于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其五千万分之一,就能在30分钟内麻醉神经,对人体的最低致死量为0.5毫克。

  8、深海龙鱼

  深海龙鱼属于巨口鱼目,生活在1524米深的海底。它是一种凶恶的捕食者。它有一个大头,有大量又长又尖的獠牙,它有一个发光器钓饵长在下颌。它不断闪烁,前后摆动,以此来诱惑猎物,等猎物近了之后就用尖牙利齿一口咬定。深海龙鱼身体两侧还有两排发光器,这些发光器可以在交配中向其它巨口鱼发信号,也可以模仿从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从而误导那些来自下方深处的捕食性鱼类。

  9、石鱼

  石鱼之所以上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10、海鳗

  海鳗拥有蛇一般的身体、突出的口鼻以及宽大的颚。它们是鱼类家族成员,身长最高可达到8英尺(约合2.43米)。看着这种较为原始的动物,我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海鳗颚部力量强大,牙齿锋利,被牙齿咬伤后产生的锯齿状伤口很容易被海鳗口内的细菌感染。

7. 海洋生物灾害

沿海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名称 成因1、台风 地理位置所有的季风气候2、暴雨洪涝 台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强降雨3、泥石流 降雨引起4、海啸 台风或海底地震引起5、赤潮 海水有机化影响渔民作业

8. 海洋生物面临的危机

珊瑚礁面临消失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海洋温度升高;其次,是由于人类肆意破坏海洋,海洋污染加剧,海水酸化,珊瑚礁停止生长;最后,是由于人类对珊瑚礁的不合理开采。

由于温室效应的不断积累,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各地出现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海水温度升高酸性增强,这会使得珊瑚礁停止生长,或腐蚀已经生长的珊瑚礁。

其次,珊瑚礁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等资源,由于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大量开采海洋资源,焚烧化石燃料,石油,煤炭等,燃烧燃料必然会有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除出,还会有化学残渣,液体等,人们将其倒入海洋严重威胁了海洋的生态安全,海洋生态系统出现严重危机,海水中氧气、光线等养料都匮乏,造成大量海洋动植物死亡。

最后,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骨骸与少量石灰质藻类及贝壳等长期胶结而形成的一种有孔隙的钙质隆起。由于珊瑚虫的影响,还因为物理上光线强弱不同,化学上化学物质成分不同,生物上色素不同,由于光线不同,导致化学物质产生不同色素,因此珊瑚礁是色彩斑斓的,最近几年,人们也把珊瑚礁当作观赏品,开采珊瑚礁,并以高价售出。珊瑚礁的生存环境被破坏,自身的繁衍也面临巨大危机,如果人类还不加以保护,珊瑚礁将面临消失。

9. 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机

挪威海底光缆被切断会给整个欧洲带来能源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

挪威的海底光缆如果能修复,那还好说。如果无法修复,欧洲的平民今年冬天就很难熬了,先有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制裁,后有挪威海底光缆被切断。欧洲的经济体系和能源体系真的是太脆弱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