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层结稳定度(海洋表层深度)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5-25 17:55   点击:5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表层深度

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达到了3688米。

海洋很大,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1%,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而人类只达到过5%海域的底部。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海底,人类是全然不知的。

2. 海洋表层和深层哪个温度高

(1)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梯度:主要表现为赤道向两极的太阳能辐射强度逐渐减弱,季节差异逐渐增大,每日光照持续时间的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季节差异和不同纬度海区的温跃层模式。

(2)从海面到深海海底的深度梯度:主要由于光照只能透入海洋的表层(最多不超过200m),其下方只有微弱的光或是无光世界。同时,温度也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底层温度很低且较恒定,压力也随深度而不断增加,有机食物在深层很稀少。

(3)从沿岸到开阔大洋的水平梯度:主要涉及深度、营养物质含量和海水混合作用的变化,也包括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盐度)的波动呈现从沿岸向外洋减弱的变化。对海洋生物的生活、生产力时空分布等都有重要影响

3. 海洋表层是多少米

海洋一般分为四层,三个水区。从海洋表层(200米)到海洋超深渊层(11000米)根据每层的阳光照射度不同,那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也大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边下潜,一边探索海洋吧。

海洋第一层:照光层

介绍:在照光层里,阳光明媚,丝丝阳光从天上照射到海面下,整个海湾温暖极了。因为这里阳光充足,所以有很多鱼生活在这里。一般这个区域会存在珊瑚礁,生态十分优越。

温度:平均20度,阳光充足

区域深度:0-200米

生物:海豚、照明水母、沙丁鱼、鲨鱼、小丑鱼、 黄金吊、蓝色吊、海龟、河豚、海马、海草、珊瑚,浮游生物。

海洋第二层:弱光层

介绍:这一层算是阳光和黑暗的交叉处吧,再往下就又冷又黑了,这一层已经有点冷了,只有少数动物在黑夜时, 才会下来找食物。

温度:5-10度,温度慢慢变冷

深度:200-1000米

生物:抺香鲸、大王乌贼、大章鱼等(其他生物不明)

海洋第三层:深海层

介绍:这里已经又黑又冷了,潜水员是到不了这里的,只能靠坐潜水器才能到这里。这里生物慢慢的变多,不过却很小、很奇怪。这里的食物也很少,这里的生物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找方法去捕食猎物。

温度:0-4度,够让你体会什么叫作寒风刺骨

深度1000-6000米

生物:琵琶鱼、灯鱼、小飞象章鱼、斧头鱼、海参、等(有海底热泉)

海洋第四层:深渊层

介绍:这里漆黑无比,大家都说的马里那亚海沟就在这层,这里已经是海洋的最深处了,里面很神秘,连最聪明的科学家也对这里知之甚少。

温度:0度以下,到这里会被冻死。

深度:6000-11000米及以下

生物:不明

4. 海洋表层深度是多少

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

海水是流动的,对于人类来说,可用水量是不受限制的。

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藏,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

5. 海洋表层区

海水表层温度的每日变化会通过海水向更深层海水传导,不过影响的最大深度不会超过50米。

表层水温的每日变化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与太阳的辐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每天中午12点左右是每天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海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会在午后2点左右出现;每天夜间海水的温度都会降低,到凌晨4点海水的温度会下降到全天最低点。

6. 地表海洋深度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左右。

地球被称为“水星”,这是因为从外太空俯瞰地球时,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水球。全球海洋总面积为3亿6千万平方公里,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现在人类所能测量到的最大深度是11034米,地球的四分之一是陆地,而且海洋水的深度要比3.2公里深得多,既然世界上海洋最深的深度都接近万米,地球表面的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广阔的海洋。地表可分为海、陆两大类,由此也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两大类。地表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占了大部分;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地球陆地总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约29%。

7. 海洋深度分层

这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垂直结构是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群落中的植物各有其生长型,而其生态幅度和适应性又各有不同,它们各自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同化器官和吸收器官处于地上的不同高度和地下的不同深度,或水面下的不同深度。它们的这种空间上的垂直配置,形成了群落的层次结构或垂直结构。成层现象由于环境的逐渐变化,导致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动、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动、植物各有其生活型,其生态幅度和适应特点也各有差异,它们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并排列在空间的不同高度和一定土壤深度中。

8. 表层海水深度

1.一般意义的内海是指陆地与陆地之间的狭窄海域,一般拥有一个以上的海峡与公海相接。著名的内海有位于日本的濑户内海,中国的渤海,欧洲的黑海。

2.边缘海(marginal sea),又称“陆缘海”。位于大陆和大洋的边缘,其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屿或岛弧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的海称为“边缘海”。如黄海、东海、南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加利福尼亚湾、北海、阿拉伯海等所以。1.从面积角度看,大多数边缘海要比内海大。2.从深度角度看,大多数边缘海要比内海深。

3.从水温角度看,具体要看维度;在同一纬度的,要看是否有寒流或暖流经过;如果没有暖寒流的影响,平均情况下边缘海比内海的温度要低。

4.从盐度来说,比较复杂,我查了一个答案贴在下面。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规律A.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总规律是:从亚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并形成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南北纬200附近的盐度最高,然后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南半球盐度分布的地带性较北半球明显。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盐度较大洋东岸大。南北大西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均达3.72%;南北太平洋最高盐度中心在盐度分别大于3.65%和3.55%;印度洋最高盐度中心区的盐度大于3.6%。形成上述盐度分布规律的原因,主要决定于气候,即决定蒸发与降水之差(E—P)随纬度的变化(如图)。其次决定于洋流性质,在寒暖流交汇区,盐度梯度最大。在大陆沿岸海区,因河流的淡水注入使盐度降低。在高纬度区,结冰和融冰也能影响盐度。B.、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其规律是:在北纬400到南纬500之间,是盐度垂直变化最大、最复杂的地区。从海面到150米深度上盐度高而均匀,最大盐度值一般出现在100—300米之间,深层水的盐度分布最均匀,盐度值比表层水低、比中层水高。亚热带高盐区从海面一直可延伸到800—1000米深度。在南北纬400—500以外的高纬区,从盐度较低的表层水向下盐度渐增,从1500—2000米以下盐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影响盐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河水的流入、海水的涡动对流等。蒸发和结冰过程,能使大洋表面盐度增加,有利于对流混合发展,使表层盐度变均匀。降水、融冰和河水流入,都能冲淡大洋表层海水,降低盐度。波浪、潮汐运动能使垂直盐度梯度变小或消失。海水下沉(特别是高纬区),使盐度垂直分布变均匀;海水上升,使盐度较低的海水升到表面,可减小垂直盐度梯度。

9. 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温度关系

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气象、航海、捕捞业和水声等学科也很重要。

10. 海洋表层深度是指

大海平均深度是3800米。海底也和陆地一样凸凹不平,马里亚纳海沟平均深度为8300米。用回声探测仪测最深处为11034米。所以说大海很深。常常有人把两个人的友谊用大海的深度来比喻感情的深厚,比如说:我们的友谊比山更高,比海更深。有种长长久久,牢不可破的意思。

11. 海洋表层区深度

海洋最深处,是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到11034米,为于菲律宾附近,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后形成的. 平均深度约是3347米.

 人在徒手的情况下,曾有人创造的深度是大于400米,这个人借助于绳索和重物迅速下沉,并借助气囊迅速上浮,但是没有氧气、抗压力设备等,基本可以算是不使用潜水装备的.

 穿潜水衣,并使用氧气的,安全潜水深度也是400米左右,如果要潜入更深的深度,必须使用特种氧气,即氧气和稀有气体的混合气体,可以潜入更深的深度,但危险也进一步加大,主要是血液溶解其它气体的问题. 借助深水潜艇,以现在的科学技术,人可以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