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郑和之后的海洋霸主(郑和之后的海洋霸主是谁)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5-25 13:23   点击:125  编辑:jing 手机版

1. 郑和之后的海洋霸主是谁

15世纪,即明朝初年,郑和的船队规模就是世界第一。郑和之后两百年,另外一个人——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也组建了海上最大的船队,不仅做生意行,打海战更行。

17世纪的海上霸主,欧洲公认的是荷兰,那时候荷兰的海军舰只几乎超过了英法两国海军的1倍。它们在世界各大洋游弋,保护本国商船,并从事海外殖民掠夺。

但无敌的荷兰海军,却屡屡败给郑芝龙,长时间无法控制东亚海域。

2. 郑和当过海盗吗

故事一:

1405年7月11日,奉成祖命,郑和偕王景弘率2.78万人第一次下西洋。

沿途各国人民热情欢迎中国使者,纷纷派遣使节随中国宝船来华访问。在回航途中,船队于旧港遇到了海盗陈祖义的袭扰,郑和从容自若地指挥全体探险队员奋力回击,一举歼灭海盗,并活捉头领陈祖义,将其押解南京,斩首示众。首次用兵就为东南亚海域铲除了祸患。

故事二:

1409年10月,郑和又奉旨第三次下西洋。船队到锡兰,不料,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垂涎郑和船队携带的财物,预谋陷害,幸亏郑和及早察觉,率领所有船只悄悄驶离锡兰国,才免遭不测。1411年5月6日,郑和船队平安返回祖国,将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押解南京皇宫,听候明成祖发落。后其被宽大处理,放回锡兰。郑和一行经过三次下西洋的远程探险,均至古里国,打通了中国与印度南部的海上航道,为日后更加遥远的海上航行积累了经验。

故事三:

1413年,郑和奉命第四次下西洋。这次航程比以往三次都远,除了东南亚各国外,还到了溜山等地。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是一个岛国,其间岛屿众多,海流复杂,船只路经此地,必须十分谨慎,一旦遭遇风暴,走偏了航向,就有触礁覆舟的危险。郑和的船队凭着多年航海经验摸索着通过了溜山,继续西航,直趋波斯湾的忽鲁漠斯。公元1415年,郑和一行偕一些外邦使节回到南京。这次忽鲁漠斯之行,他们首次越过印度以西来到波斯湾一带,新辟了中国至波斯湾的海上路线。

故事四:

1431年,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这是最后一次航行,对郑和个人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船队穿过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驶往他日夜向往的天方圣地麦加(今属沙特)。当郑和吻着那日思夜想的圣石时,不禁热泪盈眶,发出由衷的感叹。从少年时代立下的朝觐麦加的誓言,在此刻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答复,几十年藏于心底的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3. 郑和出海原因

郑和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开辟了一些新航线,形成了多点交叉的海上交通网络。郑和下西洋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政治方面,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经济方面,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文化方面,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4. 郑和在航海史上的地位

     郑和没有被封爵位。他是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5. 郑和打过海战吗

有,

片名:郑和下西洋

年份:2014年

编剧:李坚

备案号:影动备字[2014]第035号

出品单位: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

还有动画电影:

《郑和1405》又译《郑和魔海劫》,3D动画电影《郑和1405》全集主要讲述了公元1405年至1433年,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由近300艘船只和近3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的传奇历史事件。片中既有惊心动魄的海难和海战,也有“海市蜃楼”亦幻亦真的海上奇观,还展现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美轮美奂的海底世界。片中的“中国元素”也无处不在,再现了明代中国、明都南京的繁华盛景,展现了大国风范,华夏文明。

6. 郑和之前的航海家

第四名、孙传庭(1593年—1643年),明末兵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率部击败并活捉了“闯王”高迎祥。后又多次成功镇压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朝廷的一再催战下,无奈率领残军迎战李自成的精锐大军,后在陕西潼关兵败战死。《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第三名、卢象升(1600年—1639年),明末最强军队“天雄军”的创建者。多次击溃国内农民起义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崇祯十二年(1639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最后炮尽矢绝,战死疆场。

第二名、孙承宗(1563年—1638年),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官至蓟辽督师、太傅。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有效抵御了清军入侵的风险。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犯保定,攻高阳。时年75岁的孙承宗在高阳老家率领全家子孙据守,城破后,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

第一名、李定国(1621年—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在南明最艰难的时期,李定国带领明军连战连捷,从清军手里夺回了明朝的半壁江山。清军定南王孔有德、和硕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皆死于李定国之手。后来南明内部发生叛乱,最终导致李定国功败垂成。1662年六月,李定国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7. 郑和几次出海西洋

郑和下西洋七次,

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

第二次永乐五年(1407年),

第三次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第四次永乐十年(1413年)十一月,

第五次永乐十四年十二月(1417年),第六次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1年)。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东南亚、中亚、西亚及东非、中非海岸当时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非洲的木骨都束国也就是现在的索马里摩加迪沙。

8. 郑和为什么没有继续航海

当时远洋航行用的是帆船,中国的帆船之所以能远航至非洲东岸主要是得益于季风和洋流,当北半球刮起东北季风的时候正好南下出海,等到西南季风起的时候又可以回到中国,同时洋流流向也正好符合这条航线的需要.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前,要去欧洲只能绕过非洲好望角,对当时的航海技术和船只而言,无疑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9. 郑和几次航海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郑和。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