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变暖会有什么风险(海洋变暖会有什么风险隐患)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5-07 01:05   点击:23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变暖会有什么风险隐患

1、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冰原地区的融化,引导全球的海平面上升。从而导致一些沿海国家和地区海岸线向后退,陆地面积缩小。也会使一些岛屿的面积缩小,甚至是完全淹没在海水下面。

2、一些沿海城市的渔业与养殖业发达,气候变暖会引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鱼类的产量会受影响。从而导致这些城市的居民的经济水平受影响。

2. 海洋变暖会有什么风险隐患吗

我们常说的洋流其实可以粗略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风直接驱动的上层环流; 另一部分是由于温盐分布不均匀加上海洋内部的动力搅拌而形成的温盐环流。全球变暖对洋流的影响也也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全球风场的分布。因为海洋上层的环流主要靠风场和地球自转决定,所以气候变暖可能会直接导致海洋上层环流发生变化。

其次,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的融化。随着大量冰川的融化,尤其是格陵兰的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会被输入到海洋中去,从而导致北大西洋的水变淡。

水变淡之后就比较难沉到海底,于是温盐环流也会受到影响。

一般认为这会导致大洋温盐环流的减缓,进而减少洋流对两极的热量输运。

3. 海洋变暖的危害

1、全球变暖会引起缓发性海洋灾害。

Global warming will cause delayed marine disasters.

2、全球变暖会影响农业产量,气候变暖容易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而这些自然灾害会增加农业产量的不稳定性。

Global warming will affec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limate warming is prone to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floods and droughts, which will increase the inst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3、全球变暖会造成我国华北平原静稳天气增多,冬季频繁发生强霾事件。

Global warming will cause more stable weather in North China Plain, and severe haze events occur frequently in winter.

4. 海洋全球变暖

谢谢邀请,“海洋中的沙漠”当然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海洋中都是海水水体,不不可能存在沙漠的,这里借用陆地中沙漠的“荒芜”,在表达海洋中某些地区海洋生物十分稀少,就像是陆地上荒芜的沙漠一样。我们都知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中拥有巨大的生物量和物种,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地,比如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和秘鲁渔场等,都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但是,海洋中也不是到处都有大量的鱼类分布的,一般来说海洋生物丰富的区域,都是拥有比较多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海域,而浮游生物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海水中营养物质的多少。海水中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海底的淤泥和入海径流,所以全球沿海地区的大陆架海区,通常拥有较多的营养物质,鱼类等海洋生物也较为丰富。如果通过寒暖流交汇或者上升性寒流,把海底的淤泥上泛,通常可以增加表层海水的营养物质。

北海道东部海域的浮游生物带

而在广阔的大洋中部地区,由于远离陆地缺少地表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同时海水深度较深,海底营养物质难以上泛,通常表层海水中营养物质十分稀少,导致浮游生物也很少,鱼类等海洋生物也少,真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就像是海洋中的沙漠。科学研究发现在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时间内,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洋沙漠面积扩大了15%,扩大的面积约为660万平方千米。

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成为了海洋之中的不毛之地,也就是海洋沙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据研究和“全球变暖”有关系,由于地处热带的大洋海区,本身表层水文很高,而冷海水位于大洋底部,冷暖海水对流十分困难,难以把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全球变暖导致了表层海水的温度更高,也就更加抑制了海水的对流运动,导致营养物质更少,也就扩大了海洋沙漠的面积。

5. 海洋变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影响:

1、暖流使欧洲冬季气温比较温和,造成欧洲冬季温度比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都要高。 就增湿来看,

2、它使欧洲大陆冬季降水比较多,使欧洲大陆气候成为冬雨型气候,给欧洲大陆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3、两者结合就使距海岸近的欧洲大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大,形成了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而距海岸较远的欧洲内陆地区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4、同时,北大西洋暖流是北欧的一些港口成为不冻港,著名的有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

5、寒暖流交会处,使海水上泛,浮游生物丰富,鱼类资源相当丰富,形成大的渔场,如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地区形成的纽芬兰渔场跟北海渔场。

6. 海洋和全球气候变暖视频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为积极推动国家碳中和愿景和全球控温目标实现,凤凰卫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21年9月22日-24日主办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主题为“全球碳中和与中国担当”。联合主办本次峰会的有凤凰网、凤凰都市传媒、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英国以COP26联合国气候大会主席国身份参与。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处代表涂瑞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等七十多位嘉宾参与峰会,就全球碳中和、企业气候雄心、绿色金融、能源转型、绿色建筑以及低碳交通等话题进行分享和讨论,旨在集聚各方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为地方政府、企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提供战略规划、技术应用、成果展示、知识分享及国际交流等多样化的指导和服务。

开幕致辞环节中,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首席创新官何大光首先表明,凤凰卫视将碳中和的理念在国际传播视为己任,未来,凤凰卫视将联合各个合作机构继续搭建更大的零碳使命交流平台。

随后,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指出,今天的峰会标志着气候行动的转变,未来要转向关注低碳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人们应转变思维,珍视自然。全球各国都应行动起来,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则表示,“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应借鉴中国智慧应对气候变化。全球需同舟共济,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来面对危机,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共同打造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随后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徳也为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致辞,常启徳指出,中国的表态和中国的承诺是完全一致的,这些目标已经和中国十四五计划密切结合在一起。中国展现的强大政治意愿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带来新的启发。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吴侨文关注到了商业在气候行动中的核心作用,主张各国采取行动,加速绿色弹性经济体转型。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使约翰·默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企业已成为“奔向零碳”联盟的重要成员,但是要实现气候行动目标,全球经济经济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应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奔向零碳”联盟,为格拉斯哥谈判及全球经济助力。

随后,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也为峰会致贺辞。他就如何在近期内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提出三点:第一,政府和商界领袖需要制定大胆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第二,必须促进从煤炭和天然气到清洁能源的公平转型。第三,必须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快速平等的财政支持,以便其能够向清洁能源经济转型。

接下来,论坛进入“以‘双碳’目标下的国际合作路线探索”为主题的圆桌讨论。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指出,面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中国借鉴了欧盟的某些做法,要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碳达峰,腾出排放空间给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认为,转换煤电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能也是能源转型中一个关键的议题。同时,她还指出,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以及凤凰卫视这样的媒体可以在呼吁公众一起加入到气候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代表涂瑞和认为,联合国机构报告的全球环境治理的气候危机、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污染和废物这三大危机,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统筹、协同、推进三大危机的应对。他还指出解决的关键在于转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英国驻华大使馆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主管韩杰提出,英国做了很多的努力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并且愿意分享经验、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转型。她还指出,政府和企业、公众等都需做出努力来促进老百姓改变生活方式。

欧盟驻华代表团处长兼气候行动和环境参赞帅俊伟指出,欧盟的经济增长已和碳排放脱钩。他还认为中国也需要做出包括政策和政治意愿方面在内的选择,这样才能把这些政策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墨尔本大学教授、气候现实项目国际董事会成员唐·亨利建议,整个亚太地区需要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应对气候变化。

接下来,峰会进入“探路中和——企业气候雄心CEO圆桌论坛”。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孙莉莉首先指出,气候变化会对各行业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也可能会产生关联。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作为企业家组成的环保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企业绿色转型方面,一定会积极参与,努力做出企业应该做的贡献。

随后,德勤中国气候变化服务主管合伙人谢安指出,德勤通过重构企业的运转方式做到逐步向低碳转型,在2020财年运营中实现了碳中和,计划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在未来,德勤还将和更多的研究机构合作,实现服务上的整合,最终实现对客户和产业的智慧赋能、专业报国。

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也表示,气候变化对伊利集团的影响非常重要,要做具体实实在在的工作才能越来越绿色、越来越增长。11年里伊利累计节约107亿度电,推进18.55万亩可持续森林,未来将同战略伙伴兼济天下。

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朱育强在论坛中表示,平安银行根据研究和判断,决定在碳中和阶段整个金融领域投入的投融资规模要达100万亿人民币以上。平安将绿色金融当作产业发展,形成了整体一把手和自上而下的整体定调,将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和全牌照两大特色优势,辅以国际经验,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争取实现绿色金融的弯道超车。

远景能源全球副总裁徐刚则表示,面对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危机,最可怕的就是忽视和拖延,如果中国或者世界能够更早地向零碳坚定地转型,就会更早地在绿色这个产业中占据引领潮流。

接下来,朗诗控股集团董事长田明指出,全球气候变化要求中国房地产业走节能低碳道路,节能跟健康、舒适是一致的。节能就是低碳,中国化石能源占的比重还是非常高的。中国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低碳减排的任务非常重,道路还很远,任重道远。

随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发布了《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

马军指出《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使得大家第一次可以在地图上用可视化的方式了解每个省重点的城市碳排放的相关数据。同时,基于这些数据,也在开展省一级、市一级等的相关的指数评价,特别是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的指数评价。

随后,凤凰卫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举行战略签约仪式。

晚上,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颁布“碳中和行动者”大奖,12个企业获奖。名单如下:

碳中和行动者——年度卓越气候雄心大奖(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相关):德勤中国、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碳中和行动者——年度气候创行者奖: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火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方大贤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中和行动者——年度行动突破奖: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朗诗控股集团、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 海洋变暖会有什么风险隐患嘛

一项新的研究警告称,全球海洋吸收的热量远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要多得多。研究人员指出,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水体对污染的敏感度可能高于预期,这对IPCC 2014年气候变化评估构成了挑战。为此,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使用了另外一种不同的技术来测量海洋储存的热量。

研究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资助。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海洋吸收的热量比过去估算的要多出6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