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在海洋生态状况(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图文)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4-18 08:51   点击:15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图文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

1)渔业捕捞过度和海水养殖管理不善。海洋捕捞产量的迅速增加是机动渔船大量增加的结果。但是,逐年增长的捕捞力量主要集中在近海渔场,造成近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过度。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优质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渔获物中主要经济鱼类所占比例逐年减少,个体也趋向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小杂鱼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有些地区的海水养殖业管理不善,出现了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倾向,如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造成海水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大量采捕饵料生物,使部分滩涂贝类大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食物链;等等。

(2)滩涂围垦和填海造陆夺走了大片海洋生境。沿海滩涂大量围垦和人工填海造陆等,不仅使许多海洋动物失去了大面积的栖息地、产卵地、育苗场、索饵场

2.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图文解释

海洋环境质量的评价参数,常规水质和底质参数应从《海水水质标准》中选择,特征水质参数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排污特征而定。

鉴于海水中的氮、磷、溶解氧和化学耗氧量含量高低是反映海域有机物污染程度和营养水平的标志。

重金属元素因人海后的地球化学行为受河口环境条件的制约,它们在弱碱性环境中,靠强电解质作用,常与悬浮颗粒物产生絮凝、吸附和沉降而迅速向海底转移,所以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应成为客观反映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的介质。

油类通常是漂浮于海水的表面,对海水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海洋环境质量的评价参数应以N、P、DO、COD为表征水体有机污染和营养水平的基本参数,油类则作为单独的评价因子。

底质中的重金属评价参数,一般是以Cu、Pb、Zn、Mn、Hg、Cd、As、Cr、Ni为主。

3.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图文并茂

德鲁普、约翰逊和福莱明合著的《海洋》(The Oceans)一书,,被誉为海洋科学建立的标志。

《海洋》一书由雅克·贝汉和科学家、摄影者、潜水员以及技术专家等组成的团队创作,是一部充满挑战、惊险而美丽的自然电影《海洋》的同名伴侣书。

《海洋》用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地带领读者畅游了浩翰的海洋。从热带到南极,从挪威到新西兰,从海洋食物链最底端的微小有机体到体形庞大的生物,像蓝鲸、北极熊、剑鱼以及巨型乌贼等,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海洋生态画卷,也勾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篇章。此书被译为英、法、俄、中等多国文字,全球发行。

4. 2021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产自主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和测井技术装备海试任务”近日顺利完成海试作业,标志着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的钻探和测井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之一。在我国主要赋存于800米以深的海底,其具有地层非成岩、非均质性强、易遇滑塌和浅层气风险等特殊难题。

中海油研究总院负责人 米立军:

本次海试作业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获得了高质量的测井数据,验证了国产自主深水技术装备的可靠性,打破了我国依靠自主力量进行海洋水合物钻井作业深度和作业水深两项纪录。

2021年6月,中海油研究总院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为项目支撑,依托国产自主“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察船”和国产深水钻井系统、新一代随钻测井工具,在1758米水深预定海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两口水合物评价井的海底井场调查、钻探作业和随钻测井作业,取全取准了包括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井径、井温、地形地貌等第一手资料,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本次海试成功使我国在深水、超深水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领域,具备了船舶、钻探、测井、取芯、在线分析检测全套国产化技术和全过程作业能力,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经过钻探验证圈定了2个千亿方级矿藏。我国也是全球首个海域可燃冰试采获连续稳定气流的国家,并实现海域连续稳定产气60天,累计产气量超30万立方米,创造了连续产气时长和产气总量两项世界纪录

5. 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

就业方向很广,就业前景非常不错,因为我国现在大力扶持生态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毕业生将可在海洋生物行业、环保等单位或部门从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调查、评价、增殖放流、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或重建,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经营和管理方面工作。也可以在大学从事教育工作。

6. 有关海洋生态环境现状,环保现状,海洋生物知识

污水给鱼儿带来的只有死亡,如果人们吃了被污染的海里的鱼,大多数会生病的就海洋污染而言,是个大问题呀!海洋生物物种一旦遭难,生态就会失去平衡,也许会就此产生新物种来适应这种恶劣环境也说不定。但最大的可能就是愈演愈烈,最终地球将会成为一颗“死亡星球”。到时我们就惨了,还是现在好好保护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