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法海洋划界(中法海港之战)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3-31 01:54   点击:198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中法海港之战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签订,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割让中国领土香港,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2。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7月3日签订。又称《五口通商章程》。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3。中法《黄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签订。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向清政府走私鸦片,引发鸦片战争,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英国方面经常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2. 鲜为人知的中法海防之战

镇海保卫战

1885年2月28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大小军舰十多艘团团围住招宝山外海口,于3月1日向镇海关发起进攻。镇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首次获得全胜的一次重要战役。它极大鼓舞了广大军民抵抗外敌侵略、保卫国土的决心和信心,在中国近代军事史,尤其是海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 鲜为人知的中法海战

中法战争的结果在世界战争史上十分罕见;战胜国反而向战败国屈辱求和,战败的法国却从战胜的中国得到许多好处。这场战争发生在1883年到1885年,是由法国侵略越南而引起的;可是这场战争却以“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结束了。。。。。。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感到无比的气愤!这次中法战争虽然是我们中国赢得了这场战争,可由于我们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我们还是屈服在了法国人的脚下,被逼给了法国人许多好处。。。。。。

法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清政府被逼承认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而且还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境开埠通商,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我们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我们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而造成的。还有中日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等等这些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4. 中法战争港口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总统约翰·泰勒于1842年12月咨会国会,要求派遣代表来华商谈建立新的经济关系。1843年5月,美国政府派顾盛为特使来华,其使命就是要求中方给予美国与英国同等的通商条件。1844年2月,顾盛到达澳门。6月18日,清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与顾盛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进行会谈。在谈判过程中,美方软硬兼施,采用讹诈的手法,胁迫中方谈判者。耆英屈服于压力,抱着“一视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拟定的条约草案。7月3日,双方正式签订《中美五口通商章程》与《海关税则》,因签约地在澳门望厦村,所以又称《望厦条约》。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法国公使拉萼尼来到澳门,并开来8艘兵船,以显示其武力。10月1日起,拉萼尼与清朝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举行会谈,拉萼尼在研究了中英、中美条约的基础上,采取恫吓和讹诈等手段提出援引英、美先例订立条约的要求。10月24日,受胁迫的清钦差大臣耆英和法国公使拉萼尼分别代表中法两国政府在广州黄埔的一艘法国兵船“阿吉默特”号上签订了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因该条约在黄埔签订,亦称《黄埔条约》。

5. 中法海防之战百度百科

法军伤亡 3000余人,是击毙法军最多的战役。

法军自恃海军力量强大,低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国军两支部队紧密配合,使用轻重武器朝着法国军舰猛烈反击,法军军舰的舰炮难以发挥作用,损失惨重。

6. 中法战争的海战

中法马江海战我深深感悟到弱国无外交。

7. 中法海防港之战

在中法战争惨败的应该是福建水师。

1884年8月23日,中法战争中关键性的一场战役——马尾海战爆发。

福建水师连法军舰队第一波攻击都没有承受住,一触即溃。半个小时不到,福建水师就有11艘舰船被击沉、击毁。

面对远航而来的法国舰队,福建水师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一是福建水师实力远远不及法国舰队。福建水师虽然拥有大小舰船26艘,但均为木肋木壳结构,总排水量仅9900吨,时速很慢,装备老化落后,所载火炮对法军舰船的铁甲无法形成威胁。

二是清朝在战和之间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备战,导致福建水师被动挨打。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大半年,清朝竟然还没有下定与法军决战的信心。当时,朝廷里主和派与主战派激烈斗争。清朝倾向于求和,还先后派出李鸿章、曾国荃与法国秘密进行和议。由于法国漫天要价,导致清朝不敢轻易答应。清朝的摇摆不定,使得前线未能积极备战,最终陷于被动挨打。

三是清朝将帅不和,勾心斗角。福建会办海疆事务大臣张佩纶是一名翰林出身的书生,被朝廷派到福建前线后,与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张兆栋、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等人的关系没有处理好。8月23日上午,法国向闽浙总督何璟、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等人投递最后通牒,限福建水师当天下午撤出马尾海港,否则开战。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何如璋没有通知张佩纶,并对福建水师封锁这个消息,听任各舰抛锚江心。这种做法把福建水师置于坐以待毙的境地。

四是前线将帅贪生怕死,指挥无能。当法国人打响第一炮时,福建会办海疆事务大臣张佩纶就吓破了胆,由随从扶起,逃之夭夭。除了张佩纶,福建巡抚张兆栋以及旗舰“扬武”号巡洋舰管带兼舰队指挥张成,也都先后逃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