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走进艺术海洋(走进艺术世界手抄报)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3-28 00:28   点击:132  编辑:jing 手机版

1. 走进艺术世界手抄报

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2. 走进艺术世界手抄报模板

美术字是指以仿宋体为基础再加一些美术元素的艺术性字体,为追求多笔划美现,一般都用繁体字来书写。五彩中国年手抄报一句中能用繁体来书写的字有:五、国和报共三字:五按照数字繁体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写法写作伍。国的繁体写作國,报的繁体写作報。因此,此句美术字写作:伍彩中國年的手抄報。

3. 走进艺术世界手抄报内容

关于美术手抄报句子: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

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地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现代有些学者也把其它的归纳入这个门类里,例如:书法、摄影等。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

理念: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4. 走进艺术世界手抄报简单

“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寒食夜》 ——唐·白居易 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独立暗花前。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寒食夜》 ——唐·韩偓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寒食夜》 ——宋·苏轼 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秋千影半斜。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5. 走进艺术的世界,感受艺术的魅力

对于我这种“跟你大谈艺术本质、绘画本质、哲学本质…”的回答,你根本无需理会,就好像“生命本质”这个问题,谁能答?所以,请抱着怀疑态度看下文,切勿作为真经。

———————————————— 分割线 ————————————————

艺术的本质跟绝大多数人理解的都不一样,更与我们如今社会,艺术所处的社会角色和商业链条上的那一环不是一回事。它并没有那么深奥也没有那么奢侈和华丽。

相反,它很朴素,因为它至始至终所描绘的都是人类自己的精神世界。

无论以何种形式(美术里分为绘画{绘画里有各种流派}、雕塑、建筑、设计、插画….,另外还有电影、音乐、戏剧、舞蹈、现在又有行为、装置等等不一一例举),这些形式都是载体,无论艺术家选择的是哪种载体,都是他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与他自身,或主动或被动去’选择’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载体,而是背后的表达,是背后那个人(艺术家)的呐喊或低吟。

很多人一直在表面纠结,诸如:“他杜尚的一个马桶就是艺术品了,那我拉一坨屎怎么就不是艺术品?” )这种问题太多,这就是在载体上去纠结,以载体去判断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这种判断系统就出了致命问题。不要急,确实到目前,没有人,也没有哪本书是去教你一种方式走入艺术去引导你一种路径去认识它。

但要知道:载体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但精神内核有纯度的不同和表达上质量的优劣。

好,什么是精神内核?

的一个观念,我是很赞同的,并且深有体会,

就是我们有精神上的亲属,要去精神世界找亲戚。

我将艺术品以五角星形式分为5类,这是以(艺术品被创作时的原始动机)来分类的,基本上,艺术家作为一个个体,它对这个世界(包括自己)的关注点都是不同的,各有侧重,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这5个块面又可以在每一块不断细化。

以下出现作品以精神派系分组说明,每一组里都提出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完全不同的艺术品代表,

看完你会从原来的视野中退一步出来以一种更大的视角来看待艺术。

我们来看,艺术家是如何代表人类在不同的载体后面去发声的,

而你始终要警惕,载体不是目的,精神内核才是本质。

所以,这一层面上来说,五角星的红色块面里,大多数艺术品并不需要你要具备多么深的艺术知识,你现在就可以去欣赏(需要稍微去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跟旅游类似的,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前如果能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习俗是不是旅游带来的感受会更深入?),因为你作为一个人,与艺术家一样,你们之间的共性是要大于不同的,你们之间的精神层面是会有非常多的共鸣的,这需要你诚实地去从自身去体会,相信很多人已经或多或少有这种体验了。

以下文章主要讲五角星里红色和蓝色领域范畴内的作品和艺术家。

第一组:关注人的苦难,关注战争。

代表作品: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阿布拉莫维奇的《巴尔干巴洛克》、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这三件作品两个是油画,一件是行为艺术,载体不一样,

但它们的精神内核都是对人类战争和苦难的关注

我目前居住在阿尔及利亚已经快一年了,这个国家在非洲最北部地中海沿岸,在海的那头不远处就有一直内战的叙利亚、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也门…很多难民就往西走,来到阿尔及利亚,外出时,街边的难民总是会来敲我们的车窗。

其实一直待在很安全(国内)的地方是体会不到的,从这幅著名的油画开始,你会知道我们的世界从未真正和平过。

德拉克洛瓦是把他自己当时看见的那一幕给画下来了,画中这些人都是平民,他们冒死去反抗当时的波旁王朝,当然德拉克洛瓦没有去交代后续这些人的残酷下场,战争远不止有英雄情结那么简单,背后的血肉如果没有亲眼所见你是很难有强烈感受的

于是就有了玛利亚,她就要把这些血肉给你看

第一次看到这件作品,我是深深地被震撼到了的,玛丽亚坐在一堆带血的牛骨上,嘴里唱着儿时的儿歌洗刷牛骨,想为这片土地洗掉巨大的悲伤,巴尔干这片地区处在欧亚中心要塞,就在土耳其左上角,处在这样的地理位置,这片土地的命运就注定捆绑了无数战争,从小在这片土地长大,在玛丽亚的心里自己就是那些难民,但是她要替人类的罪行赎罪,她要洗去罪恶,洗去这些贪婪的血

这件作品透露出的慈悲,让我无言。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有次去伏尔加河游玩,景色很美,可是河面有一些黝黑的被太阳烤得发亮的移动物,凑近一看,是农奴,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劳力,这里面有神父,有未成年小男孩,有应该得到照顾的老人,还有有家室要养的青年…

来自不同领域的人被这一根绑带捆在了命运的绳上,极重的绳索要卡进肉里…列宾出生底层社会,这些农奴就是他从小在自家院里的邻里“弟弟”、“叔伯”,强烈情感冲击让他花三年时间要画出这幅画,而这背后是他的呐喊社会为何如此残酷不公。

第二组:对人性的探索,从自己开始

有很多的艺术家都可以归到这一类,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太有吸引力的题材,有什么是比了解自己更有欲望的呢?其实所有对人性的探索一开始都是从自己开始的,并且这种观察和审视横贯终生,不论是心理学界大神佛洛依德还是哲学界大神到绘画界疯子梵高,画家当然不例外,自己实在是太好的模特,24小时贴身服侍。

代表艺术家:弗里达,常玉,潘玉良,梵高,伦勃朗,席勒

这里举弗里达、常玉和伦勃朗的例子

三个都是画家,但风格流派南辕北辙,佛里达几乎都是自画像,伦勃朗我认为最精彩的是他的自画像,而常玉几乎不画自己(但他的自我渗入了他每一幅画里,后面说)

没有女人会不喜欢佛里达,为她心疼

她的遭遇是很多小仙女们一辈子都想不到的残酷,6岁小儿麻痹成拐子,18岁遭遇车祸,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穿进她的腹部,直穿透她的阴部。这次事故使她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且一生都要与铭心的痛苦为伴,她根本不可能活下来,也没有人相信她会活下来,

在这个女人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竟然可以顽强到这种地步,后面他的丈夫即是她的伯乐、他的爱人却又风流成性,

这些遭遇和打击从身体和心灵上在折磨着佛里达,使她的余生都被困在看不见的绳子里撕心裂肺地痛

其实第一次看佛里达的画时,我并不知道她的遭遇,但我被画面里的那种痛苦和受伤感染了,我知道这个画家一定有很痛的经历,她是在把自己的伤口揭开给你看。

伦勃朗

伦勃朗的画从绘画本身去看是相当精彩的(可以留言是否想看,人数多了就专写一篇讲伦勃朗),感叹人类在17世纪在绘画上就已经达到这种高度了,他的作品很多,但我认为最精彩的是他的自画像,这个男人将他对自我的审视放进了画里,而且贯穿他一生,他老老实实地纪录了岁月从他身上碾过的痕迹。

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中年家道中落再到老年的疲惫苍老,光还是那束光,人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少年。

常玉

常玉,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特别的存在,像一个孤独的小王子,看他的画,我会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吞没,这种体验,只有他能给,他的画有一种很天真的孤傲和决绝

在绘画作品里,花就是自画像,艺术家画花画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形态,花甚至是比自画像还要更直接和袒露

常玉内心的自我非常强烈地融到了他每一幅画里,他画的花,几乎没有一朵是冲着观者的,它们孤自地或绽放,或凋零,那与你无关,我喜欢常玉不是他的孤独打动我,而是他完整真诚地揭露了生命的真相--生,死,哀,乐是一个人要去完成的事,这里面没有痛苦与恐惧,也不是矫情造作要去描绘孤独,而是坦然和悲悯。

在这两组作品前,我感觉自己很无力,不是对内容的理解无力,是在情感上,我感觉自己太浅薄了,对这个社会、人类命运下面那些深不见底的阴暗、人性的深度...

如何理解艺术品?其实你要理解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人性的深度,人类的情感和理性能到达的边界

面对它们,我真的词穷

真正的大艺术家是一群生命很厚实的人,他们能感知到的深度和广度都远在你我之上,然后选择载体加以表现,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天才的试验,不仅仅是才华二字能形容的

你在艺术里能探测感知到的程度跟你本身对人性的理解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组:紧随其后,这一组也是对自己的探索,但与第二组不同,如果说第二组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小黑屋里去观察,那么这一组就是把自己放在世界(自然和他人)的背景上,是以宇宙为背景去看待自己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绘画有很多都属于这一派,不仅仅是绘画,诗、散文、书法都是如此

代表艺术家:莫奈(追求在色彩上更为深入的世界),倪赞,,维米尔,劳特雷克,柯罗

我想说我是真的爱莫奈,他用色彩征服了我,他是科学家神学家,他比我更了解我的视网膜,他挖掘到了我没有看过的世界,这个世界既熟悉却又无比陌生,原来大自然的层次是那么地丰富,

从早到晚,每个阶段、每个小时、每隔十分钟、甚至每隔十秒钟都不一样:

在它的带领下,我惊讶于大自然的每个阶段都有完全无可替代的美,

他就像一个挖隧道的人,在光的这条隧道上挖到了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同时非常理性地对光的不同时段和层次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倪瓒

倪瓒的画实在是比他本人还要更真实地反映了他这个人…

看中国画的门槛是要比看西画的门槛高的,你去问那些考央美研究生的学生,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哪个难?几乎所有人都会回你是中国美术史,欧洲美术史翻来覆去主要就是文艺复兴到现在5-600年间的东西,但中国美术史是至少3000年,而且能把国画解的好的人非常少,

第一是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还有审美志趣都被西方影响很大,严重西化。很精彩的元宋作品离我们有点远了,而且中国艺术在创造上是有断层的,不像欧洲一路有根明线连到今天,

其次在国画里,情感的融入是很微妙的,融入每一根线条里,情绪是相对容易感知的,大悲大喜都较容易透过画面去表现,但情感是一种更深邃又微妙的东西。

倪瓒的画,我第一会感叹的是它的极简,他对分寸有他自己非常哲学性的理解,这种分寸以一种羚羊挂角、优雅而自然的方式渗透到了画的方方面面:他对画面内容的取舍、他的留白:留多少、留哪里、他用墨的浓淡...最后出来了非常’倪瓒’风格的画,干净简洁到让人有距离感,用“萧瑟”二字形容会更好,这里面有孤独,但这不重要,有看淡一切的韵味。画家画的不是景,是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宇宙观,画中虽没有出现自己,但自我已经变成水墨罩在了画面上。

这种自我的觉醒是非常前卫而且悄无声息的,早了欧洲一整部欧洲美术史,所以其实中国的美术发展脉络根本不是线性的(西方是非常典型的线性脉络)。

写这句话时不自觉想到了那部电影《将临》

还想讲一下柯罗,我实在太爱他

看柯罗的画,我能听到肖邦,还能嗅到秋末的温度和听到风的声音

看他的画,我是真的很愉悦,大概柯罗的画也是这篇文章里仅有的温馨的美,

如此让人愉悦的作品,我多放几张

看柯罗的画会忍不住想大喊“实在是太好看啦!”又怕会破坏了画中的祥和和那悠然的诗意

而且柯罗的画非常、非常地耐看,是少有的你看着轻松愉悦,他画得认真又深切。

讲柯罗我可以讲一整个晚上

下面这幅画面里浓浓的潮湿感扑面而来,你闻到了吗?

第四组:表达一种价值主张、一种观念、一种思想

这是艺术界里的大思想家,他们游走于艺术与思想之间,艺术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只工具

代表作品: 《泉》(当代艺术里有很多都属于这一类,不一一例举)

杜尚无所谓艺术不艺术,你骂他这也算艺术,他根本不care这是不是艺术,他要挑战的是大众对艺术的认知,他要做的是给艺术另谋出路。

因为走到杜尚所在的年代,美术界里,绘画的固有形式探索已经走到了尽头,印象派、野兽派、达达派、超现实,还有照相机的出现,这一切都集中浓烈地碰撞在了杜尚所处的19-20世纪,杜尚在20世纪初抛出了一个响亮的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就只是这些了吗?”又回到了今天这个问题,

你想过没有?我们今天通常说的艺术已经偏离了艺术的本质,我们今天说的不是艺术,而是一种概念,简单说就是你认为的以及这个社会普世认为的一种认知,

而人类有种本事就是理所当然地把认知作为真相,理所当然地认为安格尔的《泉》是艺术,便池就只是装小便的,重要的根本不是便池,这个便池可以换成任何其他一个普通的东西,杜尚这个作品也会成功,因为这不过是他发问的一个工具,他背后要问的是“艺术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艺术可不可以像哲学那样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艺术能不能成为刺激思考的工具?”如果你是爱思考的人,你会很喜欢杜尚的。

这是为什么人们把杜尚叫’当代艺术之父’

后来的很多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走的都是杜尚开辟出来的路,其实把安迪沃霍尔放这一组也可以,但我还是放到下面那一组讲。

第五组:探索真理,探索超越于视觉之上的一种更真实的存在

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本质的东西,对人,对我们眼见的世界都有强烈的扒皮的欲望

代表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塞尚、佛洛依德

代表作品:阿布拉莫维奇的《节奏0》

安迪·沃霍尔就是在杜尚开的这条路上走的很成功的一个艺术家,它的载体都是些“小便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的作品都是批量生产而且技术含量很低的,

但他用一种旁观的姿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的浮华和空洞以及在浓浓的商业味觉下的冷漠,要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用很低廉快捷的制作手法去做作品就是最合适的。

《金色的玛丽莲梦露》呈现的不是一个人,她是一件商品,是这个商品社会的一件产品,可以消费的,它是商业链条里很小的其中一环,跟她这个人不是一回事,同时这个女人也是商品社会的一件牺牲品,她牺牲了自己的私人生活甚至是自由,这都是为了可以完美嵌入商业链条。同样一整面墙每一幅都是一模一样的可口可乐和罐头也给你看了你目前所存在的社会——— 快捷、糖分高让人虚胖浮躁又千篇一律,有一些质朴本真的个性的东西在消失。

到安迪·沃霍尔,艺术家做的是社会的客观真实再现的工作,他把当前社会的一面非常真实地呈现在你面前,而这会引起大众的思考,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去选择载体。

塞尚

我敢说,没有几个人懂塞尚。

他是一个顶着画家头衔的革命家,人类自农业革命以来,就彻底投身到了人类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去,与纯粹的客观世界脱离了联系,并且越走越远(如果不能很理解这句话推荐读《》),

塞尚是几千年来第一个对这个点穷追不舍的艺术家(也是思想家,更是革命家),并用自己的一生去捍卫这一发问:

“客观世界长什么样?你眼睛看见的真的是纯粹的客观世界吗?”

色彩与光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些浮在表面的光华,他追求的是埋在下面的真实。

要理解塞尚,只站在一个维度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拔高自己,站在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位替整个人类操心“你们都被自己的眼睛给欺骗了,被一些色彩光影给欺骗了,你们看不到真实的自然,也就体会不到自然带来的力量”的老头。

从深层去体会塞尚,是很震撼的,他在做艺术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个人的事情,他的伟大将还会普照到久远的将来,而且他到今天也没有得到足够的他应得的关注,虽然他已经非常有名,可以说塞尚的时代还没有真的到来。

第六组:对绘画语言的探索和创造,如果说杜尚拓宽了艺术载体的边界,那么接下来的这些艺术家就是在绘画中对绘画语言的再探索深入,他们不满足既有的绘画语言,他们渴望创造出前人没有的语言

这一派的艺术家相对都出现较晚,因为这在历史上绘画的技法和形式必然已经达到了某种探索的“尽头”,而如果绘画的功能性也被去除掉之后,就会加速生长出这一派的艺术家,而20世纪初的世界无疑是最好的土壤,这个时候照相机已经取代了绘画的纪录功用,绘画从此被解放出来,它也需要另谋出路。

再加上18-19世纪全球化的演进,东方文化元素的到来给西方这些艺术家引发了剧烈的震动和思考

有非常多的抽象派画家都属于此列,

代表艺术家:波洛克、赵无极、修拉、马列维奇、康定斯基、

这一组艺术家相对前面五组都会更理性一点,

这也是现代设计的摇篮,既从对象中提取某些特性赋予它情感与个性再加以表现,艺术家不再描绘客观的世界,而是将客观世界融进自己的感受和臆想中,再从这个混合物里提取一些东西,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把这种特性转化成一些符号

比如康定斯基

我是很喜欢康定斯基的,有一种本能的喜欢,他的画里有童真,也有热情奔放,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共鸣和感知,就是说我的感受传到你那里不再需要“语言”,而且他想象力很丰富,我对想象力很丰富的人没啥抵抗力。

这些画面抛弃了故事和情节,以线条和色彩直接去表达感觉、情绪、节奏、空气、氛围...这跟音乐直接用音符去表达是类似的。

来~请无极师兄登场

这是赵无极稍早期的草稿,我们粗暴地来看一下他的构思过程

左边是一些音符,右边是山水

变成下面这幅

然后再...

无极师兄的画,还是很牛的,是运动中的山水,而且空气感很强~以后单独讲吧,这里不拖沓了~

如果有想看单独艺术家的,底下留言,单独开篇~~

用前段时间回复一个朋友的话来结尾:

‘艺术是在某种层面上超越经济和政治再现了当时人的精神世界’

‘’艺术不论以何种形式去展现,这些形式都是躯壳和载体,不是最重要的,

它的内核就是人类生存过的证据。

“艺术是人类生存后留下的唯一证据”,

这是电影《无法触碰》里菲利普说的一句话。

叙利亚以前是非常美丽的国度,首都大马士革你知道的,但如今灰飞烟灭,一片残骸,但这些随着岁月的流逝终会成为过往,好像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悲伤的事情但已经没有痕迹了就如当今的中国,但是,艺术留下来了,那些照片,文字,绘画,雕塑,剧目,电影。

总有什么是无法磨灭的,一代又一代人记忆会轮换,被炸平的建筑会再次越地而起,殘骨尸骸会随土地一起降解,但是每次看回那些作品,就在提醒人类有多么地自大,看阿布拉莫维奇的巴尔干巴洛克那个作品,感触特别深。

6. 走进艺术的世界作文450字

对于我这种“跟你大谈艺术本质、绘画本质、哲学本质…”的回答,你根本无需理会,就好像“生命本质”这个问题,谁能答?所以,请抱着怀疑态度看下文,切勿作为真经。

———————————————— 分割线

艺术的本质跟绝大多数人理解的都不一样,更与我们如今社会,艺术所处的社会角色和商业链条上的那一环不是一回事。它并没有那么深奥也没有那么奢侈和华丽。

相反,它很朴素,因为它至始至终所描绘的都是人类自己的精神世界。

无论以何种形式(美术里分为绘画{绘画里有各种流派}、雕塑、建筑、设计、插画….,另外还有电影、音乐、戏剧、舞蹈、现在又有行为、装置等等不一一例举),这些形式都是载体,无论艺术家选择的是哪种载体,都是他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与他自身,或主动或被动去’选择’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载体,而是背后的表达,是背后那个人(艺术家)的呐喊或低吟。

很多人一直在表面纠结,诸如:“他杜尚的一个马桶就是艺术品了,那我拉一坨屎怎么就不是艺术品?” )这种问题太多,这就是在载体上去纠结,以载体去判断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这种判断系统就出了致命问题。不要急,确实到目前,没有人,也没有哪本书是去教你一种方式走入艺术去引导你一种路径去认识它。

但要知道:载体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但精神内核有纯度的不同和表达上质量的优劣。

好,什么是精神内核?

的一个观念,我是很赞同的,并且深有体会,

就是我们有精神上的亲属,要去精神世界找亲戚。

我将艺术品以五角星形式分为5类,这是以(艺术品被创作时的原始动机)来分类的,基本上,艺术家作为一个个体,它对这个世界(包括自己)的关注点都是不同的,各有侧重,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这5个块面又可以在每一块不断细化。

以下出现作品以精神派系分组说明,每一组里都提出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完全不同的艺术品代表,

看完你会从原来的视野中退一步出来以一种更大的视角来看待艺术。

我们来看,艺术家是如何代表人类在不同的载体后面去发声的,

而你始终要警惕,载体不是目的,精神内核才是本质。

所以,这一层面上来说,五角星的红色块面里,大多数艺术品并不需要你要具备多么深的艺术知识,你现在就可以去欣赏(需要稍微去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跟旅游类似的,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前如果能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习俗是不是旅游带来的感受会更深入?),因为你作为一个人,与艺术家一样,你们之间的共性是要大于不同的,你们之间的精神层面是会有非常多的共鸣的,这需要你诚实地去从自身去体会,相信很多人已经或多或少有这种体验了。

以下文章主要讲五角星里红色和蓝色领域范畴内的作品和艺术家。

第一组:关注人的苦难,关注战争。

代表作品: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阿布拉莫维奇的《巴尔干巴洛克》、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这三件作品两个是油画,一件是行为艺术,载体不一样,

但它们的精神内核都是对人类战争和苦难的关注

我目前居住在阿尔及利亚已经快一年了,这个国家在非洲最北部地中海沿岸,在海的那头不远处就有一直内战的叙利亚、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也门…很多难民就往西走,来到阿尔及利亚,外出时,街边的难民总是会来敲我们的车窗。

其实一直待在很安全(国内)的地方是体会不到的,从这幅著名的油画开始,你会知道我们的世界从未真正和平过。

德拉克洛瓦是把他自己当时看见的那一幕给画下来了,画中这些人都是平民,他们冒死去反抗当时的波旁王朝,当然德拉克洛瓦没有去交代后续这些人的残酷下场,战争远不止有英雄情结那么简单,背后的血肉如果没有亲眼所见你是很难有强烈感受的

于是就有了玛利亚,她就要把这些血肉给你看

第一次看到这件作品,我是深深地被震撼到了的,玛丽亚坐在一堆带血的牛骨上,嘴里唱着儿时的儿歌洗刷牛骨,想为这片土地洗掉巨大的悲伤,巴尔干这片地区处在欧亚中心要塞,就在土耳其左上角,处在这样的地理位置,这片土地的命运就注定捆绑了无数战争,从小在这片土地长大,在玛丽亚的心里自己就是那些难民,但是她要替人类的罪行赎罪,她要洗去罪恶,洗去这些贪婪的血

这件作品透露出的慈悲,让我无言。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有次去伏尔加河游玩,景色很美,可是河面有一些黝黑的被太阳烤得发亮的移动物,凑近一看,是农奴,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劳力,这里面有神父,有未成年小男孩,有应该得到照顾的老人,还有有家室要养的青年…

来自不同领域的人被这一根绑带捆在了命运的绳上,极重的绳索要卡进肉里…列宾出生底层社会,这些农奴就是他从小在自家院里的邻里“弟弟”、“叔伯”,强烈情感冲击让他花三年时间要画出这幅画,而这背后是他的呐喊社会为何如此残酷不公。

第二组:对人性的探索,从自己开始

有很多的艺术家都可以归到这一类,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太有吸引力的题材,有什么是比了解自己更有欲望的呢?其实所有对人性的探索一开始都是从自己开始的,并且这种观察和审视横贯终生,不论是心理学界大神佛洛依德还是哲学界大神到绘画界疯子梵高,画家当然不例外,自己实在是太好的模特,24小时贴身服侍。

代表艺术家:弗里达,常玉,潘玉良,梵高,伦勃朗,席勒

这里举弗里达、常玉和伦勃朗的例子

三个都是画家,但风格流派南辕北辙,佛里达几乎都是自画像,伦勃朗我认为最精彩的是他的自画像,而常玉几乎不画自己(但他的自我渗入了他每一幅画里,后面说)

没有女人会不喜欢佛里达,为她心疼

她的遭遇是很多小仙女们一辈子都想不到的残酷,6岁小儿麻痹成拐子,18岁遭遇车祸,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穿进她的腹部,直穿透她的阴部。这次事故使她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且一生都要与铭心的痛苦为伴,她根本不可能活下来,也没有人相信她会活下来,

在这个女人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竟然可以顽强到这种地步,后面他的丈夫即是她的伯乐、他的爱人却又风流成性,

这些遭遇和打击从身体和心灵上在折磨着佛里达,使她的余生都被困在看不见的绳子里撕心裂肺地痛

其实第一次看佛里达的画时,我并不知道她的遭遇,但我被画面里的那种痛苦和受伤感染了,我知道这个画家一定有很痛的经历,她是在把自己的伤口揭开给你看。

伦勃朗

伦勃朗的画从绘画本身去看是相当精彩的(可以留言是否想看,人数多了就专写一篇讲伦勃朗),感叹人类在17世纪在绘画上就已经达到这种高度了,他的作品很多,但我认为最精彩的是他的自画像,这个男人将他对自我的审视放进了画里,而且贯穿他一生,他老老实实地纪录了岁月从他身上碾过的痕迹。

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中年家道中落再到老年的疲惫苍老,光还是那束光,人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少年。

常玉

常玉,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特别的存在,像一个孤独的小王子,看他的画,我会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吞没,这种体验,只有他能给,他的画有一种很天真的孤傲和决绝

在绘画作品里,花就是自画像,艺术家画花画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形态,花甚至是比自画像还要更直接和袒露

常玉内心的自我非常强烈地融到了他每一幅画里,他画的花,几乎没有一朵是冲着观者的,它们孤自地或绽放,或凋零,那与你无关,我喜欢常玉不是他的孤独打动我,而是他完整真诚地揭露了生命的真相--生,死,哀,乐是一个人要去完成的事,这里面没有痛苦与恐惧,也不是矫情造作要去描绘孤独,而是坦然和悲悯。

在这两组作品前,我感觉自己很无力,不是对内容的理解无力,是在情感上,我感觉自己太浅薄了,对这个社会、人类命运下面那些深不见底的阴暗、人性的深度...

如何理解艺术品?其实你要理解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人性的深度,人类的情感和理性能到达的边界

面对它们,我真的词穷

真正的大艺术家是一群生命很厚实的人,他们能感知到的深度和广度都远在你我之上,然后选择载体加以表现,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天才的试验,不仅仅是才华二字能形容的

你在艺术里能探测感知到的程度跟你本身对人性的理解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组:紧随其后,这一组也是对自己的探索,但与第二组不同,如果说第二组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小黑屋里去观察,那么这一组就是把自己放在世界(自然和他人)的背景上,是以宇宙为背景去看待自己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绘画有很多都属于这一派,不仅仅是绘画,诗、散文、书法都是如此

代表艺术家:莫奈(追求在色彩上更为深入的世界),倪赞,,维米尔,劳特雷克,柯罗

我想说我是真的爱莫奈,他用色彩征服了我,他是科学家神学家,他比我更了解我的视网膜,他挖掘到了我没有看过的世界,这个世界既熟悉却又无比陌生,原来大自然的层次是那么地丰富,

从早到晚,每个阶段、每个小时、每隔十分钟、甚至每隔十秒钟都不一样:

在它的带领下,我惊讶于大自然的每个阶段都有完全无可替代的美,

他就像一个挖隧道的人,在光的这条隧道上挖到了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同时非常理性地对光的不同时段和层次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倪瓒

倪瓒的画实在是比他本人还要更真实地反映了他这个人…

看中国画的门槛是要比看西画的门槛高的,你去问那些考央美研究生的学生,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哪个难?几乎所有人都会回你是中国美术史,欧洲美术史翻来覆去主要就是文艺复兴到现在5-600年间的东西,但中国美术史是至少3000年,而且能把国画解的好的人非常少,

第一是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还有审美志趣都被西方影响很大,严重西化。很精彩的元宋作品离我们有点远了,而且中国艺术在创造上是有断层的,不像欧洲一路有根明线连到今天,

其次在国画里,情感的融入是很微妙的,融入每一根线条里,情绪是相对容易感知的,大悲大喜都较容易透过画面去表现,但情感是一种更深邃又微妙的东西。

倪瓒的画,我第一会感叹的是它的极简,他对分寸有他自己非常哲学性的理解,这种分寸以一种羚羊挂角、优雅而自然的方式渗透到了画的方方面面:他对画面内容的取舍、他的留白:留多少、留哪里、他用墨的浓淡...最后出来了非常’倪瓒’风格的画,干净简洁到让人有距离感,用“萧瑟”二字形容会更好,这里面有孤独,但这不重要,有看淡一切的韵味。画家画的不是景,是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宇宙观,画中虽没有出现自己,但自我已经变成水墨罩在了画面上。

这种自我的觉醒是非常前卫而且悄无声息的,早了欧洲一整部欧洲美术史,所以其实中国的美术发展脉络根本不是线性的(西方是非常典型的线性脉络)。

写这句话时不自觉想到了那部电影《将临》

还想讲一下柯罗,我实在太爱他

看柯罗的画,我能听到肖邦,还能嗅到秋末的温度和听到风的声音

看他的画,我是真的很愉悦,大概柯罗的画也是这篇文章里仅有的温馨的美,

如此让人愉悦的作品,我多放几张

看柯罗的画会忍不住想大喊“实在是太好看啦!”又怕会破坏了画中的祥和和那悠然的诗意

而且柯罗的画非常、非常地耐看,是少有的你看着轻松愉悦,他画得认真又深切。

讲柯罗我可以讲一整个晚上

下面这幅画面里浓浓的潮湿感扑面而来,你闻到了吗?

第四组:表达一种价值主张、一种观念、一种思想

这是艺术界里的大思想家,他们游走于艺术与思想之间,艺术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只工具

代表作品: 《泉》(当代艺术里有很多都属于这一类,不一一例举)

杜尚无所谓艺术不艺术,你骂他这也算艺术,他根本不care这是不是艺术,他要挑战的是大众对艺术的认知,他要做的是给艺术另谋出路。

因为走到杜尚所在的年代,美术界里,绘画的固有形式探索已经走到了尽头,印象派、野兽派、达达派、超现实,还有照相机的出现,这一切都集中浓烈地碰撞在了杜尚所处的19-20世纪,杜尚在20世纪初抛出了一个响亮的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就只是这些了吗?”又回到了今天这个问题,

你想过没有?我们今天通常说的艺术已经偏离了艺术的本质,我们今天说的不是艺术,而是一种概念,简单说就是你认为的以及这个社会普世认为的一种认知,

而人类有种本事就是理所当然地把认知作为真相,理所当然地认为安格尔的《泉》是艺术,便池就只是装小便的,重要的根本不是便池,这个便池可以换成任何其他一个普通的东西,杜尚这个作品也会成功,因为这不过是他发问的一个工具,他背后要问的是“艺术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艺术可不可以像哲学那样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艺术能不能成为刺激思考的工具?”如果你是爱思考的人,你会很喜欢杜尚的。

这是为什么人们把杜尚叫’当代艺术之父’

后来的很多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走的都是杜尚开辟出来的路,其实把安迪沃霍尔放这一组也可以,但我还是放到下面那一组讲。

第五组:探索真理,探索超越于视觉之上的一种更真实的存在

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本质的东西,对人,对我们眼见的世界都有强烈的扒皮的欲望

代表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塞尚、佛洛依德

代表作品:阿布拉莫维奇的《节奏0》

安迪·沃霍尔就是在杜尚开的这条路上走的很成功的一个艺术家,它的载体都是些“小便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的作品都是批量生产而且技术含量很低的,

但他用一种旁观的姿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的浮华和空洞以及在浓浓的商业味觉下的冷漠,要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用很低廉快捷的制作手法去做作品就是最合适的。

《金色的玛丽莲梦露》呈现的不是一个人,她是一件商品,是这个商品社会的一件产品,可以消费的,它是商业链条里很小的其中一环,跟她这个人不是一回事,同时这个女人也是商品社会的一件牺牲品,她牺牲了自己的私人生活甚至是自由,这都是为了可以完美嵌入商业链条。同样一整面墙每一幅都是一模一样的可口可乐和罐头也给你看了你目前所存在的社会——— 快捷、糖分高让人虚胖浮躁又千篇一律,有一些质朴本真的个性的东西在消失。

到安迪·沃霍尔,艺术家做的是社会的客观真实再现的工作,他把当前社会的一面非常真实地呈现在你面前,而这会引起大众的思考,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去选择载体。

塞尚

我敢说,没有几个人懂塞尚。

他是一个顶着画家头衔的革命家,人类自农业革命以来,就彻底投身到了人类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去,与纯粹的客观世界脱离了联系,并且越走越远(如果不能很理解这句话推荐读《》),

塞尚是几千年来第一个对这个点穷追不舍的艺术家(也是思想家,更是革命家),并用自己的一生去捍卫这一发问:

“客观世界长什么样?你眼睛看见的真的是纯粹的客观世界吗?”

色彩与光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些浮在表面的光华,他追求的是埋在下面的真实。

要理解塞尚,只站在一个维度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拔高自己,站在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位替整个人类操心“你们都被自己的眼睛给欺骗了,被一些色彩光影给欺骗了,你们看不到真实的自然,也就体会不到自然带来的力量”的老头。

从深层去体会塞尚,是很震撼的,他在做艺术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个人的事情,他的伟大将还会普照到久远的将来,而且他到今天也没有得到足够的他应得的关注,虽然他已经非常有名,可以说塞尚的时代还没有真的到来。

第六组:对绘画语言的探索和创造,如果说杜尚拓宽了艺术载体的边界,那么接下来的这些艺术家就是在绘画中对绘画语言的再探索深入,他们不满足既有的绘画语言,他们渴望创造出前人没有的语言

这一派的艺术家相对都出现较晚,因为这在历史上绘画的技法和形式必然已经达到了某种探索的“尽头”,而如果绘画的功能性也被去除掉之后,就会加速生长出这一派的艺术家,而20世纪初的世界无疑是最好的土壤,这个时候照相机已经取代了绘画的纪录功用,绘画从此被解放出来,它也需要另谋出路。

再加上18-19世纪全球化的演进,东方文化元素的到来给西方这些艺术家引发了剧烈的震动和思考

有非常多的抽象派画家都属于此列,

代表艺术家:波洛克、赵无极、修拉、马列维奇、康定斯基、

这一组艺术家相对前面五组都会更理性一点,

这也是现代设计的摇篮,既从对象中提取某些特性赋予它情感与个性再加以表现,艺术家不再描绘客观的世界,而是将客观世界融进自己的感受和臆想中,再从这个混合物里提取一些东西,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把这种特性转化成一些符号

比如康定斯基

我是很喜欢康定斯基的,有一种本能的喜欢,他的画里有童真,也有热情奔放,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共鸣和感知,就是说我的感受传到你那里不再需要“语言”,而且他想象力很丰富,我对想象力很丰富的人没啥抵抗力。

这些画面抛弃了故事和情节,以线条和色彩直接去表达感觉、情绪、节奏、空气、氛围...这跟音乐直接用音符去表达是类似的。

来~请无极师兄登场

这是赵无极稍早期的草稿,我们粗暴地来看一下他的构思过程

左边是一些音符,右边是山水

变成下面这幅

然后再...

无极师兄的画,还是很牛的,是运动中的山水,而且空气感很强~以后单独讲吧,这里不拖沓了~

如果有想看单独艺术家的,底下留言,单独开篇~~

用前段时间回复一个朋友的话来结尾:

‘艺术是在某种层面上超越经济和政治再现了当时人的精神世界’

‘’艺术不论以何种形式去展现,这些形式都是躯壳和载体,不是最重要的,

它的内核就是人类生存过的证据。

“艺术是人类生存后留下的唯一证据”,

这是电影《无法触碰》里菲利普说的一句话。

叙利亚以前是非常美丽的国度,首都大马士革你知道的,但如今灰飞烟灭,一片残骸,但这些随着岁月的流逝终会成为过往,好像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悲伤的事情但已经没有痕迹了就如当今的中国,但是,艺术留下来了,那些照片,文字,绘画,雕塑,剧目,电影。

总有什么是无法磨灭的,一代又一代人记忆会轮换,被炸平的建筑会再次越地而起,殘骨尸骸会随土地一起降解,但是每次看回那些作品,就在提醒人类有多么地自大,看阿布拉莫维奇的巴尔干巴洛克那个作品,感触特别深。

7. 关于走进艺术的内容

导读:你认为什么是艺术呢?听听大家怎么说。

1、人生离不开艺术,生活也缺少不了艺术。艺术需要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在绘画的过程中既要重新又要继承,这要求画家们多出去走走,发现生活的细节。我本在河源生活可以充分利用河源客家文化的传统资源,发现和更深入的挖掘具有民族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主题,搜寻灵感创造出体现客家特征的山水画,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2、人类为了求真而有了科学,为了求善而有了伦理,为了求美而有了艺术。

艺术是人类求美而产生的有别于自然之功的创造活动和结果。这种创造活动的过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痛苦的,也许是艰难的,但深入其中,仍然可以给自己带来学习和创作的心理快乐。

创造的艺术结果就是作品,也许是美的,也许是不美的,千差万别,取决于创造者的能力和水平。

艺术作品是要展示给大家看的,也就是审美。审美受人的眼光、学识、修养等的影响,同样会导致千差万别的感觉认知,这叫审美再创造。

艺术介于哲学和神学之间,是理性驱动下的感性飞翔。人人都有感性,但没有理性驱动的感性创造不能称之为艺术。

有人说,艺术是给人心理愉悦的,这话不全面,艺术是可以给欣赏者以多种心理感受的。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唯美的拍摄、音乐、爱情故事都是让人心理愉悦的,但它的伟大在于那场让观众心理发怵的灾难面前人类崇高的道德表现。换句话说,是灾难成就了这部电影的艺术高度。

3、艺术是精神生活的升华,是对美的理解与思考,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写字提升到书法就是艺术;画画用笔墨颜料体现意境是艺术;城市中的雕塑表达进步、向上的雕刻艺术;做菜经过厨师的用心组合,把菜品的色、香、味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是艺术。艺术无处不在,让人惊奇,让人憧憬,让人有幸福感!让人快乐的生活着!艺术来自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热爱艺术,发现艺术,欣赏艺术的人。艺术是美的,美的东西不分国界,希望人类都快乐地生活在美的世界里……

4、艺术确实能使人快乐,这是因为:艺术是由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所组成,总有一个门类能使人快乐。

歌曲通过音乐,声乐以及节奏,音乐意境能使人感悟到深入心灵的快乐。

特别是有些歌曲通过富于感情的表达,特别容易引起有审美艺术感觉的人的共鸣,进而引起联想,达到和演唱者的心灵契合,使欣赏的人进入歌曲的艺术意境,进而使人的感情发生变化,让人百听不厌的歌曲正是艺术的感染力发生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绘画艺术是创造美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绘画艺术特别让更多的人感兴趣。画画艺术本来就是西方艺术,传入中国很快引起国人共鸣。欣赏西方油画作品的人多了,很多中国画家也学习西方油画,有人很快成为了东方油画名家,靳尚谊先生的人体油画艺术很快成为名品。

5、艺术人生

——灵遁者

我忘了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艺术创作是个体的,群体创作是一个伪命题。就好像一个人做梦和一群人一起做一个梦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讲,艺术家确实需要有一颗敏感而孤独的心。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孤独,因为这个时代说自己孤独的人街上一抓一大把。大家都孤独,谁才是真正的孤独者?。孤独是一个被“同化”了的词,人的矛盾性让我相信这种“同化”是可信的。也就是人能感到孤独是可信的,群体能感到孤独也是可信的。我说自己孤独,不如说自己孤单。因为说自己孤单是在陈述事实。

我很小的时候放羊,我只放一只羊。我特别满足只放一只羊。每当有一个羊群经过的时候,我总是护着我的羊。而它总是去挑战哪些长着长角的山羊,我感到骄傲,也为它担心。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意识到艺术就跟放羊一样。艺术不在殿堂,而在泥泞的土里。而每一个初次拿起画笔的人,是不会意识到这点的。因为没有谁一开始就是“艺术家”。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成为一个靠写字,靠画画吃饭的人。生活中有很多深深爱你的人会杀死你深深爱的东西。我放养的羊,就倒在了我父亲刀下,最终成为一锅肉。我的哭泣,在他们看来是可爱。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童年吧。那时候我觉得“一只羊”比艺术品可重要多了。

我依稀记得我爸笑着对我说:“你爸死的时候,你能这么哭,也算孝顺了。”然后把我关在屋里,他们在外面杀羊。而我能做什么?除了大骂大哭别无方法。

你现在懂我说的了吗?你心中的“艺术”或“理想”是怎么被杀死的。再去回头看看我上面写的那句话:生活中有很多深深爱你的人会杀死你深深爱的东西。

责任是一种爱的表现,而爱是一种选择。,你为了对某人的“责任”,很多时候会杀死自己养大的东西。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带有褒贬的语气,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无论你是不是艺术家,你其实都是“艺术家”。生活本来就是不带彩排的电影。你以为你是配角,其实你一直都是主角。你没有看到自己而已。

很多人的状态大概就像一幅油画。远看完美无缺,近看凌乱不堪。所以中国人更喜欢追求“水墨意境”的中庸之道。近看和远看有区别,但区别不大。

一个作品,你只有去创作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像在我没有创作油画之前,我以为更多的颜色堆叠,是绚烂的,结果不是,是灰暗。而且每一个作品你都心急,但你又急不得。一笔一画都是经年累月的结果。没有农民刨土的精神,你撑不到秋天收获的时候。

我在看赵无极的作品的时候,有能看懂的,还有很多看不懂的。这就是艺术。我相信他不是在“胡乱画”,这是他脑海中的画面。不是我们脑海中的画面,我们不懂很正常。被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或者不需要被所有人去理解的都不叫艺术品。就像一张空白纸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张空白纸,或者所有不需要去理解一张“空白纸”,因为它没有可理解的“内容”。除非你要研究“空白”本身。

把自己溶在泥土中,你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视角。身边的很多人都能给我启发。就像刚才我弟弟给我发了一个他的摄影文章。结尾有一张图,下面写了这样一句话:“美好地夜色中,湖边的一棵柳树长成了生殖器的样子。”这句话写的像诗歌,把景和树都深化成了人,人的欲望。

我希望你是喜欢和热爱艺术的,因为世俗生活需要一方精神净土。但要明白,这方净土也是从世俗生活领域中开拓出来的,它是从淤泥中诞生的。

心中永远要有炽热,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些人,尤其是热爱自己。你对艺术的炽热,就像对热恋的情人一样。古诗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如此坚持一生,你就能成就伟大的艺术。

摘自独立学者,艺术家灵遁者散文作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