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的梯度(海洋梯度流)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3-25 20:02   点击:125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梯度流

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梯度:主要表现为赤道向两极的太阳能辐射强度逐渐减弱,季节差异逐渐增大,每日光照持续时间的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季节差异和不同纬度海区的温跃层模式。

(2)从海面到深海海底的深度梯度:主要由于光照只能透入海洋的表层(最多不超过200m),其下方只有微弱的光或是无光世界。同时,温度也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底层温度很低且较恒定,压力也随深度而不断增加,有机食物在深层很稀少。

(3)从沿岸到开阔大洋的水平梯度:主要涉及深度、营养物质含量和海水混合作用的变化,也包括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盐度)的波动呈现从沿岸向外洋减弱的变化。对海洋生物的生活、生产力时空分布等都有重要影响。

2. 海洋阶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如果可以的话,从侧面看呈阶梯状(跟楼梯一个概念)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糸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了近海的大陆架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 海洋洋流流速

赤道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规模都很大,但地球上最大的暖流一般认为是西风漂流(特指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半球也有西风漂流作用下的洋流,即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分别是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又被叫做西风环流,环南极洲洋流、南极洲环流等,它是全球洋流系统中最强劲的洋流,环绕南极洲由西向东流动的洋流,范围覆盖了南纬40~60度,在这个纬度上,地球大气层形成了西风带,风力常年达5~12级,强劲的西风吹过海面时,迫使表层海水向前移动,地转偏向力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地球南半球的南纬40~60度之间没有土地能够阻挡这一洋流,当这样的流动形成一种趋势,便形成了西风环流。

西风环流又被叫做南极洲环流,南极洲绕极流,这是很形象的,这股巨大的洋流从非洲和南美洲南端环绕了整个南极洲,涵盖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南端水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同向流动水体,其总长度约2.1万公里,也是世界水流量最大的洋流,每秒可达1~2亿立方米,是全球所有陆地河流总流量的100~200倍。

由于纬度较高,水温较低,西风环流属于寒流,来自大洋底部的海水也被翻腾出来,一些喜欢在低温海水中生存的海洋生物聚集于此,南极磷虾和蓝鲸等就主要活动的在这一带。

这股洋流在遇到陆地时,又产生了一些影响世界气候的洋流,比如在靠近南美洲时形成了秘鲁寒流,这股寒流顺着南美洲西缘,直达赤道地区,逐渐变成了赤道暖流;在靠近非洲时,形成了本格拉寒流,直到几内亚湾和中大西洋位置,变成了南赤道暖流,顺着南美洲东缘北上时形成了墨西哥湾暖流,向北又变成了北大西洋暖流;在靠近澳大利亚大陆时形成了西澳大利亚寒流,向北与南赤道暖流汇合到一起,向西直抵非洲大陆东岸,变成了向南和向北流动的两股洋流。

4. 海水梯度

大洋区的水层可垂直划分为若干带。①上层带,下限为浮游植物的补偿深度,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恰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相等的深度,其具体数值取决于光强和水的透明度,一般10~120米,平均约为50米。②中层带,起于上层带的下限,下至200~300米深处。③次中层带,水深可达600~700米。④半深带,水深由 600~700米至 2 000~2 500米,几乎无光。⑤深层带,水深 2 500~6 000米,无光。⑥深渊带,水深在6 000米以下,无光。

海洋水温通常由表层向下递减,到达一定深度,温度降低显著,即温跃层。深层带和深渊带水温一般是1~4℃。许多海洋生物往往只能在一定水层生活,如浮游植物生活在上层带。

-------------------------------

海水的性质决定了海洋生物的丰盛和特点,而它在海洋中的每个角落是不一样的。其水平变化要比垂直变化速度快得多。这一特点决定了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活环境。海水很快吸附了太阳辐射的光和热,由于海水中含有各种悬浮物质和浮游植物,阳光在开阔的海洋中辐射入海水的深度大于数百米,而在混浊的沿岸水域中,辐射深度只有数十米。在光层下面一直到数千米的海底则漆黑的一片。海水也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温度变低的。

生物的形态、习性和颜色随深度而变化是很明显的。所以,每一水层中的生物有共同的特性。在表层十几厘米的水层里,有食肉的蓝色甲壳纲动物、软体动物和管水母。往下是弱光层,颜色发红和发黑的动物取代了透明的无脊椎动物。再往下,是漆黑的深海区,它的光线来自底栖鱼类如鱿鱼、灯笼鱼的发光器官。生活在海底上的生物也是随深度变化而变化,从大陆架到大陆坡直到深海底。在泥质海底上议掘穴动物为主,而在深海软泥海底则以鱼、甲壳纲动物和海参为主。对于那些从海水中吸吮悬浮物质为生的鱼类来说,其数量与深度成反比;而对于那些从海底沉积物中觅食为生的鱼来说,则能生活在很深的海底。

5. 海洋环境的梯度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海流

海流又称洋流,是海水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冷缩等而形成密度不同的水团,再加上风应力、地转偏向力、引潮力等作用而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它是海水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海洋里有着许多海流,每条海流终年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它象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把整个世界大洋联系在一起,使整个世界大洋得以保持其各种水文、化学要素的长期相对稳定。海洋里那些比较大的海流,多是由强劲而稳定的风吹刮起来的。这种由风直接产生的海流叫作“风海流”,也有人叫作“漂流”.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海水流动,称为“密度流”.也叫“梯度流”或“地转流”.海洋中最著名的海流是黑潮和湾流。由于海水的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一个地方的海水流走了,相临海区的海水也就流来补充,这样就产生了补偿流。补偿流既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

6. 海洋环境的三大梯度

海洋能就是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它的种种优点吸引着各方积极研究。

海洋能有四个显著特点,它们分别是:

1.海洋能占海洋总水体的一大部分,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意味着,要想得到大能量,就要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它既不用烧煤,也不用烧油,而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不会枯竭。

3.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的区别。较稳定的能源有温度差能、盐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变化有规律,一种是变化无规律。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现实中,人们可根据潮汐潮流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所发生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调整发电运行。波浪能则属于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一种。

4.海洋能属于新型的清洁能源,使用它发电不必消耗燃料,也不产生废物、废液、废气,不需要运输。开发海洋能源不会产生新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小于传统的能源开发产业,而且利大于弊。可说是最具绿色环保意念的“蔚蓝力量”。

7. 解释洋流的成因:(1)梯度流,(2)风海流

补偿流: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索马里寒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海水表层和底层流向不用说吧)风海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极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1.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引起水平方向压力的差异,当水平压强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海水运动,叫密度流。密度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蒸发、冷却、降水分布不均,致使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密度流;另一种是由于风力不均匀地作用于海面,在产生风海流的同时,还产生垂直环流,引起海水密度的重新分配,也形成密度流。

2.补偿流由于某种原因,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造成海面降低,邻近海面的海水随即流入该区进行补充,这种海水流动就叫做补偿流。如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都属于补偿流。

3.风海流又叫“漂流”、“吹流”。是海水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水平运动。世界各大洋的表层洋流系统就其成因来说,主要属风海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