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海洋事业(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时间)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2-19 18:10   点击:265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时间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8年1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年至1967年)发展规划纲要。

1958年,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581”任务,成立了 “581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8月,第一设计院成立。11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1958年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的一片稻田里,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火箭飞了八公里。9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2年3月21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

1963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1965至1972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

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

1966年6月30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67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1968年2月20日,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

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8年。

1971年9月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79年1月7日,远程火箭试验一种新的发射方式,获得成功。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

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88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织女一号”火箭,至此,中国低纬度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验圆满结束。

1989年1月,“长二捆二号E火箭”正式开工。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

1990年7月16日9时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

1990年9月,中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试验卫星。

1991年1月22日18时23分,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 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1992年3月22日,西昌,中国“长二捆”火箭发射澳大利亚“澳星”卫星(美国制造)时失败。

1992年8月14日7时12分,西昌,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顺利起飞,成功地把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1”(澳星)通信卫星入预定轨道。

1994年2月22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997年6月,以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平台为基础研制的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05度的赤道上空。这一成就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发射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

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1999年5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经过改进的风云一号气象应用卫星。

1999年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2000年9月,中国自行研制的中国资源二号01星发射成功,此后,又分别发射成功02星和03星,其分辨率比资源一号系列卫星更高,而且形成了三星联网,表明我国卫星研制技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00年10月和12月,两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相继定点于东经140度和东经80度赤道上空。

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发布《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近远期目标。

2001年1月10日至16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7天,环绕地球108圈,并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三号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三号顺利完成一系列科学实验,为中国今后的载人航天测控和管理打下了基础。

2002年5月,中国发射成功了第一颗海洋水色水温监测卫星——海洋一号卫星。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5月25日,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的第三颗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初步形成了第一个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计划2007年实施我国第一次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任务。

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2人(费俊龙、聂海胜)5天飞行试验。

2006年4月,中国发射成功了中国首颗微波遥感卫星——遥感卫星一号等。

2007年10月24日18点06分,中国将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标志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新的一步。

2.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20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度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64位。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1138亿人民币,设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

3.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21

一、“复兴号”领跑世界 开启中国高铁

二、中国超算天河一号成绩斐然

三、C919成功首飞,国产大型客机“零突破”

四、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诞生在中国

五、嫦娥四号着陆月球

六、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

七、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中国“绿色奇迹”惊艳世界

八、世界上首位人工智能播音员

九、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十、中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

 

4.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是哪一年发布的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突出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征途上要做到“五个坚持”。这是极其重要的思想指针和发展方向,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和坚决贯彻。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的国家,都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均发挥了程度不同的领导作用,因而取得了辉煌胜利。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才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撩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才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首先就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这是九十多年来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得出的科学论断。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前进征程上,我们还要面对许多风险和挑战,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才能发挥优势,攻坚克难,在浩瀚无垠的时空海洋中锁定正确方向,扬帆起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列宁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我们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人民创造历史的生动诠释。至今,仍然流传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佳话。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实践证明,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前进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实践中汲取破解各种发展难题的智慧和力量。这要求我们做到相信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是要坚持“四主型制度”的经济发展道路: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全方位开放制度。

二是要坚持“三者统一、四层制度”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是“两个体系、两个主体”的文化发展道路: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另一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文化发展格局上,建立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及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四是坚持“一个格局、四个机制”的社会发展道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五是“六项原则、四层制度”的生态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环境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世界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政府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归属清晰的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防治结合的从严治理制度。因此,新时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第四,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思考解决台湾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

这个构想,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下,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目的是实现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党的十四大以来,历次党代会都强调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先后通过“一国两制”的方式回归祖国怀抱。

20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香港、澳门保持了长期繁荣稳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较之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但同为炎黄子孙,两岸同胞是命运共济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中华儿女血脉相亲、骨肉相连,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实践证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是符合大陆和港澳台经济共同发展要求的最佳方案。前进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两岸四地和平发展。

第五,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这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事实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这决定着人类必然也必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等诸多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有人提出“中国威胁论”,他们拿“修昔底德陷阱”说事,鼓吹中国崛起将带来威胁。客观上说,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把自己推进“修昔底德陷阱”。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有着科学判断。早在2005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就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立场和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和平发展思想。他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人类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和则共赢,战则俱伤。前进征程上,我们必须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与各国人民一起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

5.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双语

ocean villa海洋别墅双语对照例句: I think I knew, at that moment, I would never love, or laugh again, or enjoy a cool breeze orsunset at the ocean villa. 在那刻起我就知道我再也不能够去爱了,我再也不会去笑,去享受清风或是海边别墅旁的落日了!

6. 我国海洋事业发展

1、我国在海底油气开采、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海水增养殖、海底隧道及海上人工岛等一类的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海洋开发是海洋及其周围环境(大气、海岸、海底等)的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活动的总称。人类通过海洋开发,把海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性质,海洋开发活动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再生能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类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