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发光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发光的生物学意义)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2-18 23:13   点击:271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生物发光的生物学意义

海洋中发光的生物有光睑鲷、龙头鱼、灯眼鱼、光头鱼、甲藻等。

1、光睑鲷:是温带、热带的小型发光鱼类,其发光器生在眼下,能永远发光。

2、龙头鱼:是龙头鱼科、龙头鱼属的一种鱼类,栖息于长汇口佘山及杭州湾近海一带,水深一般50米以内,泥沙底海域常年可见。

3、灯眼鱼:又称闪光鱼,夜行性之鱼种,白天躲藏于洞穴或阴暗处,晚上则栖息于陡坡的暗处或利用无月光的晚上出来觅食,以浮游动物为食。

4、光头鱼:光头鱼头部背面扁平,全身被一对很大的发光器所盖,好似“探照灯”。光头鱼没有眼睛,发光器就能起视觉的作用。

5、甲藻:是指具有双鞭毛的单细胞集合群植物,形状不定。有的则可以形成“红潮”和“藻花”,使局部海水呈现红色、黄色或棕色。

2. 海洋生物发光的生态学意义

不是好事

夜光藻发光的颗粒是一种拟脂蛋白,呈粉红色,当细胞受到刺激时,发光颗粒就开始收缩而产生淡蓝色的荧光。当夜光藻的数量在每升200个时,只能形成微弱的海水发光现象,而当夜光藻的数量达到每升1000个-2000个时,就会形成强烈的海发光现象了。

而夜光藻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蓝色荧光海其实暗藏危险,夜光藻大量繁殖引发赤潮,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是一场灾难。曾经磷光闪闪的海面,几天之后,鱼、虾、贝类会大量死亡,继而腐烂、发臭,呛得人咳嗽不止、鼻眼刺痛,叫人难以承受。

3. 海洋生物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

因为海洋中有灯鱼、探照灯鱼、光头鱼、龙头鱼、星星鱼、电筒鱼、闪光鱼

1、鱼的发光的确是由于他们已经说。过的两种原因(发光细胞和共生的能发光的细菌),也的确是由于生物能转变为光能(ATP中的能量转移到荧光素中),作用也是他们所说的几种(捕食和引诱异性等)。

2、 在深海海水中杂质较多的地方生活的发光鱼类就较多的发出红光。 而在其他环境中,红光则是颜色很浅的一种光,不适于诱捕猎物和其他的生存活动。 再说其他颜色的光,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生存,而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进化出来的。

3、在ATP中的能量转移到荧光素时,能量的载体是高能的电子,然后,获得高能电子的荧光素再释放出比较低能的电子,这个能量差减去能量消耗就是荧光光子的能量,光子的能量不同,其性质(波长和频率)也就有所不同,不同颜色的光也就这样产生了。

4. 海洋发光生物图片及名称

是海仙人掌,又叫海玉米。

这个“小夜灯”的真实身份,原来它是海洋生物的一种,在沿海被人们称作“海玉米”,学名是“海仙人掌”,会发光就是它的特点之一。

它是一种棒槌状,下部带着长柄的一种腔肠动物,主要栖息在海底的泥沙之中,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就会集体伸展出来,散发出隐隐的光芒。

从科学角度来说,“海玉米”会发光,其实也与它体内具有荧光酶和荧光素有关,当它们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出现很强的磷光,研究认为,这或许也是它们自我保护手段的一种。因为对于不熟悉它们的动物来说,突然发光也会让它们不敢贸然行动。在我国黄海、东海一带,其实“海玉米”并不算罕见,很多赶海的人都曾发现过它们。

5. 海洋生物中会发光的生物

萤火虫

萤火虫的光色有黄、红和绿三种颜色。雄萤腹部有两节发光,雌萤只有一节。亮灯是耗能活动,不会整晚发亮,一般只维持2至3小时。

夜光虫

夜光虫(Noctiluca)是一类生活在海水中的原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鞭毛纲、腰鞭毛目。有些夜光虫会发出蓝色的荧光,将整个海岸都染成一片幽蓝。

荧光乌贼

荧光乌贼(Watasenia scintillans)是海洋中神奇的发光生物,头足纲枪形目萤乌贼属的唯一种类,荧光乌贼的体型不大,通常只有7厘米长,然而它发出的光可以照亮30厘米之远,其腹面有3个发光器,有的眼睛周围还有一个眼部附近,靠自身合成放射性的复合物在氧气、镁离子和荧光酶的参与下发出冷光。当它遇到天敌时,便射出强烈的光,把天敌吓得仓皇而逃。

6. 海洋生物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人们从海洋生物发光获得启示。

科学家把发光细菌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挂到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光学大厅里,把整个大厅照得通亮!这一奇特的“细菌灯”使参加博览会的人们目瞪口呆。

比较高级的发光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它们有特殊的发光器官,能够产生发光物质。发光时,将这些东西排泄到海水里,把海水“染成”浅蓝色的“发光水”。小虾中的磷虾,身上有十来个发光器,可以受它自己的指挥,随意发光,可向不同的方向照射。试想,一尾磷虾点十盏灯,几百几千尾磷虾的灯火齐明,那不正如银河里的繁星在闪耀着异彩吗!

海洋生物发光,有的是它们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如细菌;有的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如小磷虾、糠虾等,个子小,体力弱,没抵敌武器,只好突然发光把敌人照得“眼花缭乱”,自己抓住良机逃之夭夭。

有的生物发光,是为了给自己照明,寻找食物,同时也引诱喜欢光亮的生物游拢过来,捕而食之。比如,生活在海底的安康鱼,头大似钟,口大如斗。头顶上有一根由背鳍的鳍条演化而成的“钓竿”,伸到头部前面来。“钓竿”末端是发光器,能发出诱惑力很强的光芒。附近的鱼儿经不起这种引诱,满以为是“一盘美餐”,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来,只见安康将“钓竿”往嘴边一抽,倒霉的鱼儿便身不由己地被卷吸进去。

还有一些生物把发光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如发光多毛类动物中的裂虫等,在性成熟时,每逢风和气暖,月儿当空,雌的先破门而出,从海底缓缓升上水面,一路施放火球。雄的早就睁大眼睛窥视着上面水层,一见火球升起,知道是伴侣在召唤,便争先恐后冲上去,举行“灯光婚礼”。

海洋生物发出的光,热量消耗少,发光效率高。日光灯、霓虹灯、高压水银灯、电视机的荧光屏、手表上的荧光字码盘等等,都是受到海洋生物发光的启示研制出来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