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对国家的外交支持更多场合是以他的战争
依照国际法,共处的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它们只能对在其领域内的人和事行使管辖权,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从领海到公海的紧追权或者报复权)才被允许对在其领域外的人和事行使管辖权。
各个国际法主体除受普遍适用的国际习惯法的规则约束外,不经它同意,不得令其承担任何外加的国际义务。
2. 当代海洋问题中引起国际关注的主要有
海洋是地球的主体、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泉。地球表面分属为陆地和海洋。如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29.2%;海洋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70.8%。海陆面积之比为2.5:1。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四大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人推算,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陆地耕地面积所提供食物的1000 倍。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雄踞北太平洋西侧,大陆岸线总长度达1.8万公里之多,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邻近海域陆架宽阔,地形复杂,纵跨温带、副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四季交替明显,沿岸径流多变,因而具有独特的区域海洋学特征。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近岸海域具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安全,人类生存及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均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生态环境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海洋污染(Marine Pollution)是海洋环境一个突出的问题。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污染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港湾,以至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其它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伤及环境美观等有害影响”。按此定义,海洋污染物指的是污染海洋的物质或能量,如石油及其炼制品、重金属、农药、放射性物质、热废水、固体废弃物、病原生物等等。
由于海洋空间广阔,因而有人认为海洋有无限的自净能力,但是海洋科学研究证明,海洋环境也是强度有限的生态系统,而且,因为海洋互相沟通,动力因素极其复杂,局部海域污染也可能逐渐波及全球,甚至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危害。
201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就全球大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发布研究报告称,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堪忧。1957~2012年,在全球66个大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64处海域的海水温度持续上升。在塑料污染方面,东亚和东南亚海域、地中海和黑海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在海水富营养化方面,到2050年有21%的大型海洋生态系统将面临富营养化风险,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东亚、南美和非洲。此外,超过50%的全球珊瑚礁受到威胁,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90%。
3. 海军对国家外交的支持,更多的场合是以它的战争
《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限制海军军备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争论非常激烈的问题。在1921年11月12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美国便提出了一个限制海军军备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在今后十年内不得建造主力舰,包括目前正在建造的新舰;拆毁一定数量的旧舰;参照现有海军力量,确立各主要国家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即英美各为50万吨,日本为30万吨;新造主力舰的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巴拿马运河最大的通航能力)。 英国在会前就已放弃了传统的“两强标准”,因而英国对英美对等原则表示同意;对日本所占的比例也没有异议,它认为这个差额足以对付日本。日本代表则坚持要求英美日之间的比例应为10∶10∶7。日本认为,进攻舰队对迎击舰队必须保持50%以上的优势兵力,而防守舰队则必须对敌国的舰队保持相当于该舰队70%以上的兵力。美国坚决反对日本的要求,并对它施加压力,宣称要是日本继续坚持下去,那末日本每造一艘军舰,美国就造四艘。日本只好就范,表示同意接受美国提出的比例,但又提出了两个交换条件:一是承认日本原来在中国的利益,二是美国不得在太平洋上建筑海军基地。美国基本上满足了日本所提出的条件。另外,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法意两国主力舰的吨位各定为17.5吨。 在辅助舰方面,除了关于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制问题各国取得一致外,其他均未达成协议。水下辅助舰即潜水艇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美国提出美英潜水艇的吨位各为9万吨,日本5.4万吨。法国坚持自己的潜水艇吨位也应为9万吨,以补偿它在主力舰方面的劣势。英国认为,法国9万吨潜水艇的要求卡住了英国的喉咙,对英国是十分危险的因素。在水上辅助舰方面,美国把美英总吨位分别定为40万吨,日本27万吨。法国则提出了35万吨的要求。英国对40万吨的限额也不满意,拒绝对自己的水上辅助舰实行限制。由于分歧太大,各国又互不相让,使关于辅助舰的问题没有作出任何规定。 经过近三个月的激烈争论,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五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替换总吨位的限额是: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即一般所说的5∶5∶3∶1.75∶1.75的比例,主力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舰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另外规定五国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是:美英各为13.5万吨,日本为8.1万吨,法意各为6万吨。 条约还规定美国不得在阿留申群岛、萨摩亚、关岛及菲律宾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和要塞;英国则保证不在香港以及东经110度以东的岛屿属地设防,但加拿大海岸附近、澳在利亚和新西兰除外;日本则承诺不在台湾、澎湖列岛、琉球群岛、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奄美大岛以及日本在太平洋中现有和将来取得的一切岛屿或属地上新建军事基地。在英国的一再要求下,日本答应英美可以在新加坡建设新的要塞,英美在远东的海军基地也仅此一处了。这样一来,除了新加坡之外,英美所有的海军基地都在远离日本本土5000公里至6000公里以外,这种状况对日本十分有利。 《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它使美国取得了同英国平起平坐的资格,标志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结束。日本虽然在军舰吨位方面居于美英之下,但它在海军基地建设方面基本没有受到束缚,使它在新加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占有优势、限制了美英向西太平洋扩张,保证一旦发生战争,日本海军能够在太平洋上取得主动。 这个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定,但它没有从根本上限制军备竞赛,它既没有禁止辅助舰和3.5万吨以下的主力舰的制造,又没有对裁减空军和陆军作出任何规定。因此它并没有真正消除军备竞争,相反,它成为日后国际争端的重要根源。
4. 解决海洋争端的原则包括
国际海洋法是国际法中的一个部门法,是有关海洋区域的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海洋开发各方面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称。国际海洋法作为国际法的一部分,它首先具有国际法的一般特征,并遵循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如维护国际和平,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部门法特有的基本内容和体系,即有关内水、领海、领水、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基本的海洋法制度。
5. 运用海军力量首先必须考虑达成一定的外交目的
炮舰外交:帝国主义列强凭借武力威胁,推行其殖民侵略的一种外交活动,亦称炮舰政策。
其典型表现在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者派遣海军舰船远征海外,抵达亚非国家口岸,或驶入内河,强使这些国家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以达到侵略的目的。
如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利用炮舰强迫中国开放门户,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英、法、俄、美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6. 海军更适合于进行国家间交往活动的主要原因
海权建设的政治属性。从历史的角度看,曾经纵横世界的超级大国,无一不是以海洋为开端。
从西班牙“金钱帝国”到荷兰“海上马车夫”再到英国“日不落帝国”直到目前“全球霸主”美国,海权建设在其兴衰的进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可以说帝国起于海权,灭于海权。海洋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一道安全屏障,偌大的水体阻碍了隔海相望国家的交往,同时也避免了与对岸国家白刀相韧。
但自新航路开辟之后,海路联通了世界各国的大门,辽阔的海洋不仅不再是阻挡人类交往的障碍,而且还成为一国对另一国攻略的便车,从此海洋的屏障之盾大为削薄,海洋的进攻之矛大为锋利。由此,海军的建设为各个海洋国家所重视,这样不仅能增加被削薄的自身海洋水体的厚度,也能成为摄取海外利益并演变成世界性国家的一把利剑。
海权建设的经济属性。海上力量的建设,能够实现海洋控制,保护本国经济权益。
7.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强调通过对海洋
不仅西方古代文明是海洋文明,西方的近代文明更是海洋文明,包括现在全世界都属于海洋文明的范畴。在古代,全世界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并存,甚至说是两者结合的,特别是欧洲国家历来就是如此。
当然首先要解释一下,这个海洋文明并不只有海岛国才属于海洋文明,比如英国和日本这样的岛国,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海洋。海洋文明是指依靠着海洋生存,并依托着海洋产生了人口的聚集,从而逐步产生了村庄,之后再发展到了城镇,最后到了围绕着海洋贸易而发展出来的城市,当然这样的城市就是一些繁华的港口城市。
而且能够称得上“文明的”,通常来说历史都非常之长,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更是早期孕育人类文明摇篮之一。
西方古代的海洋文明,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腊,他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的城邦文化,就是依托着海洋发展起来的,持续了650年左右,大约的时间线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
当然古希腊这个地方能够孕育出海洋文明,这也是和他的地理结构有关。古希腊是一个文明的泛指区域,而并不是一个国家。古希腊的区域主要在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以及土耳其沿岸地区和意大利东部以及西西里里岛的东部一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孕育出了独特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海上贸易也非常发达。
学过这段历史的都知道,古希腊是一个城邦组合,最典型的两个城邦就是雅典和斯巴达,一个经济繁荣,一个武力强悍。这些古希腊城邦竟然能够对抗波斯帝国这样的庞大帝国的入侵,公元前5~6世纪,古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也很发达,也产生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这一时期的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建筑,诗歌,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等多方面都取得辉煌的成果。
虽然后来希腊城邦被灭,但是希腊文化却被罗马人继承发扬,之后就成为整个西方国家的精神和文化财富。而欧洲在14~16世纪的发生的文艺复兴,复兴的就是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也正是由于西方国家有这种文化渊源,所以海洋文明一直根植于西方人的基因中,虽然也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不思进取,思想禁锢,但西方人一直没有放弃对海洋的探索。
特别是进入近代,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资助了很多航海家的,开辟了新航路。之后大航海时代彻底到来,荷兰、英国、法国、丹麦、瑞典等西方国家迅速跟进,开启了近代数百年里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殖民帝国时代。
水有源,树有根,正是由于海洋文明根植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基因之中,所以才能诞生一批又一批的强大的海洋国家。特别是意大利,法国,荷兰,丹麦这样的国家,虽然不是海岛国家,但也是海洋沿岸国家,海洋贸易的历史也超过1000年以上。
当然海洋文明天然具有比较清晰的冒险精神,这是西方人能够在近代超脱东方文明的原因之一。当然我个人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搞海洋贸易,还是因为本身生产力不足,农耕文明不发达,加上自己的土地贫瘠,养活不了太多的人口。
所以海洋贸易就也是西方人的好生活的方式之一,恰巧海洋贸易又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虽然风险很大,但来钱也很快。更何况所谓的海洋贸易,很多的是半贸易半劫掠,最终归咎起来还是生活所迫。
和我们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发展逻辑完全不一样,最终发展出两种不同的文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