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基本类型(海洋的区域划分)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2-12 15:28   点击:20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的区域划分

海洋分为三层:“海洋表层水”为水深200米以上的海水;“海洋中深层水”为水深200米~700米之间的海水;“海洋深层水”为水深900米以下的海水。

从海洋学的理论上讲,在大陆架外部海域的补偿深度(即海洋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极限深度,一般认为以200米为其极限值)以下,便可称为“海洋深层”(无光层)。

反之,浅于200米以上的海水则称之为“海洋表层”(有光层)。

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800米,从海洋学理论广义上讲,地球上的海水有95%为海洋深层的海水。由于有光层与无光层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实际上在海洋表层和“海洋深层”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过渡层,即“海洋中层”。

2. 海洋划分为几个区域

海域划分与海岸线、所属岛屿、外海或内海有关,要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岸国家从海岸基线起算,可以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专属经济区。

3. 海洋划分为不同的海域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海域的划分从内海开始向外延伸依次是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

4. 海洋区域划分的标准

浅海:水深小于500米的区域 ,敷设在该区域的海缆称为“浅海光缆”。深海:国际上对深海的定义是500米水深,敷设在该区域的海缆称为“深海光缆”。

1、浅海该区域的特点是与岸线相连,光缆将主要受到航道运输、捕捞、养殖等人为引起的锚泊、渔具钩牵、偷盗等外力破坏及影响,还要受到人为的污染和海水的腐蚀包括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寄生生物的自然因素的侵袭。

2、该区域的特点是与岸线相连,光缆将主要受到航道运输、捕捞、养殖等人为引起的锚泊、渔具钩牵、偷盗等外力破坏及影响,还要受到人为的污染和海水的腐蚀包括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寄生生物的自然因素的侵袭。

5. 海洋区域划分示意图画出来以及各区域代表的内容写出来

太平洋海区。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总面积为17868万k㎡;

大西洋海区。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积约9165.5万k㎡。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间,自北至南最大距离16000...

印度洋海区。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南极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间,总面积为7617...

北冰洋海区。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总面积为1478.8万k㎡。北冰洋以北极为中心,覆盖着常年不化的冰。

6. 海洋区域划分剖面图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29日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任务,抵达深圳补给。本航次中,我国首次实现了缆控式和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深海交汇拍摄,不同类型装备协同作业,同时对南海一冷泉区进行了精细调查,取得了大量生物样品。

亮点一:水下机器人深海“约会”

在1000多米深的黑暗海底,一个根据预编程自主航行的机器人穿梭而过,能用另外一个机器人在海底准确找到它并跟踪拍摄吗?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做到了!

7月26日,“科学”号搭载的缆控式遥控无人潜水器“发现”号与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探索”号在南海北部实现深海交汇拍摄,这也是我国首次实现上述两类水下机器人交汇拍摄。

航次技术首席、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李硕说,虽然看上去是一次简单拍摄,但里面蕴含了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非常令人兴奋。

李硕介绍,“探索”号是自治式水下机器人,下水后根据预编程自主航行。在本潜次中,它保持距海底5米进行光学拍照。要实现这两类水下机器人交汇拍摄,“探索”号稳定性和可靠性要非常高,航行位置和姿态控制要非常精准,导航定位能力要非常强,这样才能克服海底洋流和复杂地形影响,按照预设路径和时间出现在预定位置。

航次首席科学家孙松说,要实现交汇拍摄,还需要母船和遥控无人潜水器“发现”号的精准配合。由于“发现”号和母船之间有一根缆相连,因此母船要有非常精准的动力定位能力,同时“发现”号要具备精准导航定位能力,准时准确出现在相应位置,捕捉并跟踪拍摄“探索”号。

“两种不同类型的水下机器人和母船由三个不同团队操控,这次交汇拍摄体现了三个团队高水平的操控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李硕说。

亮点二:不同类型探测装备协同“作战”

航次第二航段开始后,科考队员率先将“探索”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布放到海水中,它随即开始进行大范围地形扫描和拍照。

基于“探索”号探测资料,科考队员选择了最想要调查的区域,连夜将“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布放到水中。

在“发现”号即将结束作业时,科考队员又将深海着陆器布放到海底。“发现”号准确找到着陆器位置,将其移动到科学家最想观测位置。深海着陆器将拍摄冷泉区生物三个月的生活习性和变化。

这只是“科学”号搭载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一个缩影。本航次中,还实现了高通量深海海水采集及分级过滤系统、海洋生物光学剖面测量系统和船舶自身海洋探测装备的协同作业。科考队员在本航次还布放了12台水下滑翔机,开展组网同步观测,可测得流体温度、盐度、浊度、含氧量、海流强度和运动方向等数据和资料。

孙松说,此次利用“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开展协同作业,提高的不仅是科考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解决海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亮点三:探秘南海冷泉“海怪”

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在深海的冷泉区,这里漆黑、高压,到处都是甲烷等化学物质,但却有非常繁茂的生物生存,这让科学家非常感兴趣。

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界面之下,含有硫化氢、甲烷及其他富碳氢化合物的流体的渗漏活动,这些流体与海底温度相近。1983年美国科学家查理斯首次在墨西哥湾佛罗里达陡崖发现冷泉,之后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有关冷泉的报道,现已在全球大陆边缘海底发现上千个活动冷泉。

在本航次中,“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在南海一冷泉区采集到了100多只白色的潜铠虾、棕色的贻贝和少量阿尔文虾等,有些生物到船上还活着,这让科学家非常兴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维说,冷泉区生物和常见的近海生物有很大区别,它们生活在海底,没有光,所以眼睛都退化了。同时,它们身上或者体内都附着了很多微生物,它们就依靠食用这些微生物而生存,而这些微生物是依靠甲烷等化能而生存。

“我们将用这些生物样品开展极端环境下生物进化与演变、生物多样性、基因测序,以及冷泉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蒋维说。

7. 海洋分为哪些区域

海底地形,根据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海岭。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过度地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可以说是被海水覆盖的陆地,一般大陆架的水深不超过200米,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是大陆架海区。从大陆架向大洋方向前进,在大陆架的边缘通常会出现一个坡度很陡,深度越来越深的陡坡,我们称为大陆坡。大陆坡可以理解为是大陆和大洋的连接部分,大陆坡的深度从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海底的沟槽,其形态通常是狭长的,而且两壁陡峭,海沟的深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11034米。海沟是板块运动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碰撞而形成,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洋盆是大洋海底的主体部分,是海底相对平坦的区域,面积巨大,属于典型的大洋地壳,其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人们通常把洋盆称为深海平原。海岭就是指海底的山脉,海岭两侧是平坦的洋盆,通常海岭的高度可达3000至4000米,长度多在上千公里以上。海岭的形成是板块张裂的结果,多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由于海底板块的张裂,使得下方岩浆上升,形成海底系列火山,最终形成海岭。

8. 海洋区域划分示意图

划分海洋领土有三种方法:

1.邻海基线:确定方法是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般有3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一种是正常基线法,一种是直线基线法,还有一种是混合基线法。正常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

2.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它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3.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这一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但这种自由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9. 海洋区域划分图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积是海洋,由太平洋(旧称大东洋)、大西洋、印度洋(旧称小西洋)、北冰洋组成,称为“四大洋”。

公元2000年,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确认一个成果: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之外,确立南纬60度以南环南极洲的海域为“南冰洋”,面积小于前三者,大于北冰洋。南极洲被发现之前,整个南极地区一度被想象为“南大洋”“南极海”,而南极洲被发现后,南极周边海域是否算作“第五大洋”,一直存在争议。

一种说法认为:“南冰洋”区域被认为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延伸,环绕南极洲的区域被称为“南极海”。科学家后来让“南极海”升级为“南冰洋”的理由是:这一区域有着不同于其他海域的洋流。

国际上“南冰洋”概念早已有之,很多科学家对其认可,但在边界和范围上存在异议。大概是因为:其他大洋均有自然的陆地界定,而南冰洋的北界,依然是水域。

按照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定义,“南冰洋”位于南纬60度为界的经度360度内,包围南极洲及相关岛屿大的水域,由罗斯海、别林斯高晋海、威德尔海、阿蒙森海,以及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峡及新西兰南部的斯克蒂亚海的一部分组成,面积20327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为17968公里。

|另一种视角的“五大洋”洋流地图海洋学家则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南冰洋范围更大,约三千万年前,南极洲和南美洲分离后,环绕南极洲洋流始出现,南极洋流和北方暖流汇合处,是南冰洋的天然边界。在新西兰南部太平洋海域,南冰洋的界限维持在南纬60度左右,但是在大西洋部分,由于强西风带的作用,边界可延伸至南纬48度附近。

较早发现南冰洋海域环流的是著名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18世纪70年代的航海中,他发现了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水成环流状。从此,这一环流海域有了“南大洋”“南极洲洋”“南冰洋”“南极洋”“奥斯特拉尔洋”等多种称呼。

关于“南大洋”的界限,早在1919年7月24日,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的前身国际海道测量局(IHB)专门召开会议,编订了名为《海洋边界》(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的册子,并于1928年首次出版。

不过,“南冰洋”的界限此后发生过多种变化。由于存在争议,1953年到2002年这段时间内,《海洋边界》干脆绕过这一问题,交给由各地的水文机构自行确定边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