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道县海洋公园(道县海洋公园好玩吗)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02-09 12:44   点击:250  编辑:jing 手机版

1. 道县海洋公园好玩吗

道县有千家洞、鬼崽井祭祀遗址、濂溪故里和红军墙等旅游景点。

千家洞:名曰千家洞,实为都庞岭上的一个巨大长方形绿盆。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1300多米,面积约为800余亩。四面高山耸峙,最高峰韭菜岭海拔2009.3米,其余山峰均在海拔1900米以上。

鬼崽井祭祀遗址:鬼崽井祭祀遗址,位于道县城西南30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面积约100平方米。鬼崽井祭祀遗址,如今庙已不存,尚存石柱、残墙基。地面上有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雕人像(相传为“阴兵”)。大者高约1米,小者高约4—9厘米,有的暴落在地面,有的埋在土里。有关专家考察后称:“鬼崽井祭祀遗址石人像,大部分属战国扁平人像,可能是战国时期留下来的祭祀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的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珍贵资料。

濂溪故里:在距县城西北6公里清塘镇楼田村,为宋代理学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出生之地,故名。濂溪故里后山树木葱郁,巨石耸立,刻“道山”二字。山脚有泉水从石窦中涌出,为濂溪河源头之一,名曰“圣脉”。 近年来复修濯缨亭,又新建濂溪祠和楼田惨案展览馆,特别是新开辟的道岩有“海底龙宫”、“人间皇宫”、“天上仙宫”三层,配有电灯照明,美景如画。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区。

红军墙:红军墙在道县县城西州公园内,原在县委招待所前,近临濂溪河,旧制为文庙照墙,墙高10米,面阔45米,气势雄伟,蔚为壮观。解放后,列为县革命文物加以保护,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红军墙含有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双重价值,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不可多见。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道县水上乐园好玩吗

风景区湘源温泉度假村、濂溪故里、月岩、两河口水上乐园,或为山奇,或为水秀,可谓各擅胜场

3. 道县海底世界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 一: 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 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 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 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 清朝的军机处 (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设立军机处 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B.影响: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1. 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2. 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

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3. 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2)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 4. 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相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秦汉: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 宋朝:削弱宰相实权(三省长官没有实权) 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又设军机处 5. 秦至清的中央与地方机构 朝代 中央机构特点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秦 传承开创 三公九卿 郡县制 汉 汉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国并行 隋唐 承前启后,有所创新 三省六部 道州县三级 宋 进一步加强 二府三司 路州县三级 元 有新发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明 空前加强 废丞相、设内阁 省府县 清 达到顶峰 设军机处 省府县 6.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1)积极作用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注重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三要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于古希腊和罗马。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结构: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00年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 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 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结构: 1. 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 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 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结构: 一、政制发展 1. 共和制 (1)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2)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 帝制 (1)元 首 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2)君主统治: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了贵族利益。 评价: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对罗马法的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一条线索: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从英国到德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都建立起以议会的设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把握四个重点:一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与联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四是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发展。 理解一个重要观点:尽管英、法、美、德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并且议会的权力在不断发展。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知识结构: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宪章》:给王权设定了界限 2.《权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 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 影响: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从人治走向法治)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成为第一任首相 2.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3. 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三、民主化趋势:1832年议会改革法,扩大的选举范围,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正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美国的新体制) 知识结构: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的巩固 1.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知识结构: 一、共和国的建立 1.法国大革命 ①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②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2.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9月,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二、政体的曲折发展 1.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875年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共和国,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第11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意志的统一之路) 知识结构: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意志境内各地经济连成一体 2.统一的方式:王朝战争 3.统一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4.统一的意义:结束割据局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帝国宪法正式颁布 2.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三、“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1.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 2. 1919年8月,魏玛共和国建立(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 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奋起。五个重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第13课 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原因: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中国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清政府的变化 1.权力结构: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2.思想:官员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 运动的兴起 1. 背景:人祸(外国侵略者及清政府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天灾(自然灾害) 2. 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3. 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二、 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2. 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3. 《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会 评价:进步性(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一没有安定的环境, 最主要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三、 天国的衰败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3)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第15课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战争爆发的原因 2.爆发及经过 3.影响 4.民族危机的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救亡爱国的运动,有清政府的军事改革、爱国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 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 一、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兴起的背景 2. 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 3.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4. 发动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1.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 五四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二、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三、意义(五四精神) 第五单元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权的性质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 2.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 1.开始 2.结果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第21课 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线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1.中国一大(中共诞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国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国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南昌起义(建军)、井冈山道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领导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独裁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第六单元 把握一条线索: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从巩固新生政权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设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总之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突出三个重点: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三是“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放台湾问题的意义。理解一个重要观点:政权的巩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祖国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线索: 一、新中国的成 1. 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 新中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 《1954年宪法》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规定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 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线索: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曲折)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发展) 1. 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2. 基层民主选举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潮流 线索: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含义)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第七单元 理清一条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把握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及其主要对抗形成“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结构: 一、“冷战”的兴起 1.“冷战”兴起的背景 2.“冷战”的表现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兴起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冷战”时期的“热战” 1.朝鲜战争 2.越南战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线索: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过程 3.影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含义及宗旨 4.意义 四、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2.缓和与动荡并存 3.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意义)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时间 主要对手 外交政策 外交活动 50年代 美国 三大政策,一边倒 1.中苏友好 2.独立自主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实践) 60年代 苏、美 争取两个中间地带 70年代 苏 三个世界,一条线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 霸权主义 两个重要转变 加强与世界各国及组织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参加各种经济组织(WTO、APEC) 90年代以后 霸权主义 多边外交

4. 道县有哪些公园

1、永州市烈士纪念园

永州烈士纪念园是集纪念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景点于一身的政府公共设施,位于零陵区狮子山森林公园东北角,占地44亩。烈士纪念园广场苍松古柏青翠挺拔、环境肃穆,革命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巍然屹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苍劲有力,表达着对英烈们永恒的怀念。纪念碑须弥束腰部镶嵌着四幅汉白玉浮雕,分别以“抗日救亡”“湘南暴动”“工农运动”“湘江战役”为主题,生动表现出永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纪念广场南面花池内修筑了英烈墙,按烈士牺牲时间先后顺序铭刻了1786名烈士英名。

2、永连村

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零陵区菱角塘镇永连村,距城区6公里。核心区在原画眉山村七组唐介元家的大院及旁边的两座民房。红六军团党性教育基地核心区建设用地面积约6公顷,建设内容为入口区停车场、入口区停车场背景墙、入口景石标识、红星广场、红星广场周边竹林公园、红军潭、红军亭、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建筑、展览馆、红军食堂、旧址纪念广场、体验式长征路、军民鱼水池、烧炭窑洞、红军林游步道、培训馆(红军学校)、文化广场(旧址上方)等。

3、樟树脚党建公园

樟树脚党建公园项目总面积29402㎡,道路铺装965㎡,绿地8951㎡,水体8182㎡。项目包括红船、入党誓词墙、孺子井、革命榜样墙、湘江战役雕塑、追梦长廊和“中国梦”雕塑等主要景点及生态浮岛、书画长廊、芭蕉苑、曲艺园、翠竹苑、桃花林、樱花林、落英草坡、木栈道、鼓乐园等景观。置于其中,外面的喧闹阻隔在外,只剩下满目的绿林花香和成片的绿茵草坪。

4、永州市博物馆

永州博物馆于1998年建馆,隶属于永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是一座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南津南路120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博物馆主楼共5层,其临街地上4层,地下一层,裙楼2层,为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组群建筑。其中,临时展览《陈树湘生平事迹展》,分为“坚定的信念”“绝对的忠诚”“光辉的榜样”3个部分,通过171幅图片、40件实物、《血战湘江》视频等,生动展示陈树湘在29年短暂人生里,忠于革命、矢志不渝,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光辉事迹。

5、柳子庙

在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零陵古城,屹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柳子庙。它背依西山,面临愚溪,饱经千年的风雨沧桑,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祭祀、纪念柳宗元的建筑,是潇湘大地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柳子庙是永州人民为了纪念唐代进步思想家、著名文学家、革新政治家柳宗元而修建的。柳子庙早已批准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开辟了柳宗元“民本”与“廉政”思想展厅,成为湖南省廉政教育基地。2020年,柳子庙入选2019湖南十大文旅地标。

5. 道县海洋公园好玩吗值得去吗

香零山:

香零山,位于永州市城东5华里的潇水河心,系天然石矶组成的小岛。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15米。当春流荡荡之季,有如贴水芙蓉,随波明灭;秋高水落时,亭亭孤寺,不可攀跻。雨后日出,烟锁山脚往来舟楫,若隐若现,与两岸的烟云竹树相媲美。云消雾散,风平浪静之时,又别有一番风韵。由于它风景秀丽,因有“香零烟雨”之称。

一说零陵之名,就是由于这个石岛演化而来的。传说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开始建立零陵郡时,香零山景色秀丽,盛产一种名贵的香草,形状很象芳香的“罗勒”.清香四溢,胜于椒兰。皇帝知道了,便定为“贡品”;年复一年,贡品数量逐年减少,香草采尽,仍满足不了皇宫的需要。采集贡草,终于成了百姓的苦役,不少人只好背井离乡。到了唐代,郡守韦宙,将香草采尽的实情奏明皇帝,方获免贡。传到清代,香草就已经绝迹了。

柳诗“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写的是香零山的险峻。这是由于小岛位于河心,并有暗礁,从前每逢春夏水涨,木排误触礁石,木漂人溺,惨不忍睹。为了“镇邪驱妖”,清同治二年,就在这个孤岛上修建了一座观音阁,招幕和尚住在阁中,还设了救生船,雇有专人管理。每逢涨水,白天鸣钟,晚上点灯,使人知警。这不但减轻了凶险,还增添了小岛的秀色。如今,人们到岛上,远眺,层层峻岭群峰美;近看,粼粼玉带潇水清。特别是小雨初淋,氤雾乍起,小岛忽隐忽现,静静地耸立在烟雨之中,让人感到神密莫测,久久难以忘怀。

朝阳岩:

朝阳岩又名西岩,这里岩石峭拔雄浑,岩洞幽邃深旷,怪异多姿.每当旭日东升,红霞映照亭阁,雾霭笼罩苍林,飞舟南下,激流飞湍,景色变幻,绚丽旖旎,所以有“朝阳旭日”之称。据说,唐朝诗人元结任道州刺史时,系舟岩下,见岩石东向,洞口东开,遂命朝阳岩,并作诗赞其胜:“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独有先贤传,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留相劝."朝阳风光,从此闻名。

柳宗元在永州10年间,常来游岩赏景,赋诗述怀.现在岩左小岩口的石壁上还有他的《鱼翁》诗的摹刻:“鱼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矣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洞口石壁上有宋嘉右五年(公元1060年)二月五日张子谅题刻“朝阳岩”三个大字,岩洞左右壁互抱,形成天然的拱形,壁上自唐以来,文人题刻甚多。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明代地貌学家徐霞客,清代诗人兼书法家何绍基,革命的老前辈林伯渠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游迹和著述。

朝阳岩的洞腹有石泉,清澈刺骨,前人傍岩壁下凿石为“回曲”,泉水沿“回曲”流入潇水,淙淙作响,冬夏不息。岩顶有亭,面水依山,木质结构,上盖琉璃,雕梁绘彩,修复一新;岩后有寓贤祠,内设花圃;洞通后山“青莲峡”,出口处的“听泉亭”正在恢复.朝阳公园正在修建,新栽的梧桐、樟树,枝叶繁茂,已经绿树成荫,正与参天古木竞美。“江上朝阳洞,无人肯暂过”,凡到过永州的人,都以能畅游朝阳岩为乐。

潇湘:

“潇湘”是潇水和湘水的简称,二水在永州市北苹岛汇合。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山。海洋山水向西南流向桂林的叫漓江,向东北流向湖南的是湘水,秦始皇为了制服南越,在灭楚后,曾“发卒五十五万为五军”继续南进,其中一军“守九嶷之塞”(《淮南子·人间训》,为了解决转饷的困难,命御史监禄率卒在湘水和漓之之间,开凿了一条长达30公里的灵渠,从此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湘江从东安渌埠头进入零陵地区,就象一条宽厚的碧绿线带,曲曲折折,绕丘山,越田洞,航程216公里;两岸不仅花黄苗绿,田园似锦,而且鬼斧神工的石炭岩摩崖踞岸削立,奇兀壮观。

潇湘不仅神奇绮丽,而且文人学士辈出,或谪贬永州,或落魄江南,或仕宦荆楚,或旅游潇湘。他们既讴歌潇湘胜境,又抒发思古幽情。宋朝的宋迪,于嘉祐八年春来永,画成潇湘风景平远山水八幅。《梦溪笔谈》载:“宋迪工画,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白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李宗澍集景成诗,题为《八景》云:“雨入潇湘阻夜游,月华空忆洞庭秋。帆扬远浦归心切,雁觑平沙落势遒。夕照卦村渔唱起,晚钟出寺茗烟浮。晴岚山市宜沽醉,莫待江天暮雪稠。”唐代杜牧,宋代米芾,五代张松龄,宋代柳永等等,都留下不少关于潇湘的题咏,潇湘从来就是诗化了的祖国河山,成了湖南的雅称。

萍岛:

永州城北8华里,潇水和湘水汇合的地方,有一个小岛,原名频洲,又名萍岛、浮洲。这里四面环水,高洁幽静,环绕一周,约600余米;岛上古木参天,竹蕉繁茂,风光旖旎。柳宗元写的《湘口馆潇湘二水所汇》诗,记叙了频岛风光。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个大仅一弓的沙洲。湘水从西,潇水从南奔腾而来,每当春雨瓢泼,洪水暴涨之时,便把此洲吞入腹中。皇娥女英,沿河而上寻找虞舜,路过永州时,正逢大水茫茫,艄公不慎,船只触滩摇震,女英抛下罗巾一块;龙神得报,慌忙放出三只金鸭,将洲高高拱起,从此这个萍岛,便随水浮沉。水涨洲高,满头珠翠。

这里地处潇湘二水汇合口,往来船只如梭,风帆与洲中竹林相映,橹声与洲上鸟语共鸣,诗情画意,风物宜人,故有“萍洲春涨”之称。它系永州名胜之一。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指的就是这个地方。萍岛上过去设有潇湘祠和供发蒙读书的湘口馆,清光绪年间,王德榜等创建频洲书院于此。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湖南乡试,频洲书院学生有八人考选贡生。自此频洲书院之名益盛系永州八县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频洲学堂。古代建筑现大部分已拆除改建,但学校中心的石板古道,仍青光锃亮,萍岛两边金桂绿叶满枝,与吊竹古樟并茂.高楼大厦掩盖在绿荫丛中,春花秋桂,浓香远溢,沁人心肺。站在洲头望湘江奔腾北去,仰视蓝天,乱云飞渡,使人浮想联翩,留连忘返。

迥龙塔:

迥龙塔建于明代万历甲申年(1584),塔高37.25米,简体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里面五层,塔身中空。挺拔雄伟,屹立于永州市城北潇水东岸。塔为邑人左佥都御史吕藿倡建。底层门额行书“迥龙宝塔”为钦差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闽人陈省所题,塔身腰身檐斗拱结构造型保存了宋代建筑艺术遗风,为湖南省重要的砖塔之一。

永州城北约两华里的潇水东岸,屹立着一座古塔,磴居危石,高凌碧汉。这就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迥龙塔。传说,在明朝以前,永州经常阴雨连绵,潇水洪峰瀚漫,白浪滔天。或说是孽龙兴妖作怪。洪水每年不知要夺走多少人的生命财产,老百姓苦不堪言,求神拜佛,都无济于事。因而当时永州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直到唐元和年间,据传是柳宗元写了《塑螭文》以后,灾情才有所减少;到明万历甲申年间(公元1584年),邑人钦差巡抚操江右佥都御史吕藿,捐金建造了这座宝塔,“回”住了孽龙,镇住了水患.这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现今塔的最下有钦差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闽人陈省题书“回龙定塔”四个行书大字。

迥龙塔作八角形,上小下大,高27.25米,下层宽5.67米;塔身五级,三、四两层各加腰檐一层,因而外表为七级。下层为青石造作,无斗拱饰物,仅在顶部砌出线道一层。从第二层以上均系大条青砖及砂石砌成;每方均设有卷门,卷门两侧砌有假窗,檐部设有斗拱。第一跳头上为瓜子拱,每朵之间,间作鸳鸯文手;第二跳头上置檐头,檐角徐徐翘起。斗拱或腰檐斗拱顶部有一定的空间平面,可由卷门走出塔身,沿塔绕行。塔顶置覆钵,其上置铁相轮。铁相轮上放有一宝葫芦。塔虽系明代建造,但尚保存宋代建筑手法。塔身雄伟,结构精巧,匠心独运,为我省少见的古代建筑。塔身中空,每层有石级,可绕行至最上层;登上塔顶,纵目远眺,云蒸霞蔚,山峰连绵,一碧潇水,环绕塔前;河上孤帆远影,两岸奇石嶙峋,市区全貌,及“潇湘江夜雨”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6. 道县海洋公园好玩吗多少钱

道县有千家洞、鬼崽井祭祀遗址、濂溪故里和红军墙等旅游景点。 千家洞:名曰千家洞,实为都庞岭上的一个巨大长方形绿盆。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1300多米,面积约为800余亩。四面高山耸峙,最高峰韭菜岭海拔2009.3米,其余山峰均在海拔1900米以上。 鬼崽井祭祀遗址:鬼崽井祭祀遗址,位于道县城西南30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面积约100平方米。鬼崽井祭祀遗址,如今庙已不存,尚存石柱、残墙基。地面上有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雕人像(相传为“阴兵”)。

大者高约1米,小者高约4—9厘米,有的暴落在地面,有的埋在土里。有关专家考察后称:“鬼崽井祭祀遗址石人像,大部分属战国扁平人像,可能是战国时期留下来的祭祀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的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珍贵资料。

濂溪故里:在距县城西北6公里清塘镇楼田村,为宋代理学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出生之地,故名。濂溪故里后山树木葱郁,巨石耸立,刻“道山”二字。山脚有泉水从石窦中涌出,为濂溪河源头之一,名曰“圣脉”。 近年来复修濯缨亭,又新建濂溪祠和楼田惨案展览馆,特别是新开辟的道岩有“海底龙宫”、“人间皇宫”、“天上仙宫”三层,配有电灯照明,美景如画。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区。

红军墙:红军墙在道县县城西州公园内,原在县委招待所前,近临濂溪河,旧制为文庙照墙,墙高10米,面阔45米,气势雄伟,蔚为壮观。解放后,列为县革命文物加以保护,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红军墙含有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双重价值,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不可多见。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