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海洋政策的变化
明代初期东南沿海不太平,一是以张士诚、方国珍为代表的反明势力盘踞沿海岛屿,对明初政权构成威胁;二是沿海倭寇活动猖獗,对沿海各地进行骚扰,使沿海地区不得安宁;三是在南海及东南亚海域有海盗、流寇活动,一些海域海盗势力强大,控制了岛屿和海上交通要道。
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无力顾及海防,也无力应对上述危机,只得实行“禁海”政策,闭关自守,以海洋为屏蔽,隔绝沿海地区与海外的交往与联系。
2. 明清时期海洋政策的主要变化和原因
原因在于无人主导海洋规则。
从当时整个世界的海洋秩序、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明帝国内部的政策和利益纠葛三个层面来分析,至少有三个因素是决定性的。
一是当时的东亚海面缺少一个霸主力量,无人制定规则,海上势力缺少约束;二是隔海相望的日本先后经历南北朝和战国两个长时间的混乱时代,武士、流民等成为输出的大量海盗;三是明朝自1523 年完全实行禁海政策,意图牟利的海商和被迫谋生的穷人,都被禁海政策逼上了海盗之路。
3.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
背景是:从元朝开始,日本的民间走私行为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支持的海盗,中国的史书也开始出现倭寇的记载。也许是仰仗着战胜忽必烈军队的战绩,日本商人甚至驾驶武装船只来到中国,要求元朝政府开放贸易。元朝政府吸取了战败的教训,不愿再与日本人开战,便采取了海禁措施。
评价:明朝的海禁政策严重影响到了明朝中央财政的主要来源,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边海百姓的安全,在倭患解决以后,明朝就解除了海禁,这一点和清朝海禁有很重大的区别。
4. 明清海洋政策
郑和下西洋: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戚继光抗倭: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5. 明朝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事件
海上大王 ——郑芝龙。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
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
明末,郑芝龙率领武装船队纵横海上,冲击闭关锁国的明王朝,屡败官兵,击退荷兰殖民者几次入侵福建沿海,消灭其它海盗集团,统一海洋,威震东南海上。当海盗时,郑芝龙拥有千艘舰船与十万部众,在海外商业竞争中,他善于经商,大获其利,成为富可敌国的大海商。
因无力剿灭他,1628年,明朝政府将其招安,入仕明王朝后控制各种海船万艘,能号集大海船三千艘,可称之为世界史上第一个船王。
他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