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模螺旋桨怎么制作啊?怎么才能让它的推力更大?用什么材料耐用而且推力大?
船模螺旋桨很多都是用铝合金加工出来的,推力是根据你的发动机的功率和船模螺旋桨的角度确定的
二、螺旋桨的推力怎么算?
通常螺旋桨的推力计算公式:
直径(米)×螺距(米)×浆宽度(米)×转速2(转/秒)×1大气压力(1标准大气压)×经验系数(0.25)
=拉力(公斤) 或者直径(厘米)×螺距(厘米)×浆宽度(厘米)×转速2(转/秒)×1大气压力(1标准大气压)×经验系数(0.00025)=推力(克)
前提是通用比例的浆,精度较好,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三、船用螺旋桨的叶数对船有什么影响?
船用螺旋桨一般来说,在同样的桨面直径,同样的螺距比情况下,螺旋桨的叶数越多,推力越好,推进效率越高。
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船用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
四、螺旋桨的推力是如何产生的(船舶原理)?
螺旋桨排出的气体使得螺旋桨获得反作用力。你把螺旋桨桨盘(或者旋翼、涵道)看成一个通道,通道排出空气的时候会受到空气的反作用力,即推力。
螺旋桨推进时,由于桨叶材料的对桨尖载荷的限制,桨尖速度一般限制在当地音速以下。
螺旋桨的几何因素:翼型剖面、展长、扭转角、桨距。。。
螺旋桨的翼型剖面和展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螺旋桨的推力,产生推力对应所需的扭转力矩(来自发动机)。对于螺旋桨背风面被排出的流动结构(下洗气流-直升机,滑流-螺旋桨推进器),可以看作是每一小段螺旋桨翼型前飞所产生下洗气流的综合效果。
五、船用螺旋桨功率与推力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如果假设螺旋桨排出流体的速度较慢,对周围介质的整体影响可以忽略,那么可以从动量角度推算螺旋桨推力: 推进功率P=FV=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3; 推力F=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2; 事实上,工业中的螺旋桨尺度都很大,螺旋桨推进速度或尾流速度产生的压力变化足以引起周围环境流体的大尺度流动,螺旋桨上游气体有抽吸作用,对下游有吹除作用,压差阻力和排出尾流得速度变慢,不可避免的引起推进力下降。这一偏差可以使用一些经验数据来进行修正: 推力F=Cn*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2。
六、120c船用齿轮箱参数?
齿轮箱功率kw: 100
减速比: 1.48 1.94 2.452.963.35
传递能力: 0.100.0900.080
额定螺旋桨推力: 25KN
顺车时输入轴与输出轴转向: 相反
罩壳: 6135Ca 4120 SAE1 2
操纵型式: 推拉软轴,电控
飞轮: 6135Ca SAE14 11.5
外形尺寸: 432×440×650mm
净重: 225kg
部分主机: 6135Ca,H615,
NT-855-M240,D234V8
七、船用螺旋桨推力计算?
计算公式: 如果假设螺旋桨排出流体的速度较慢,对周围介质的整体影响可以忽略,那么可以从动量角度推算螺旋桨推力: 推进功率P=FV=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3; 推力F=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2; 事实上,工业中的螺旋桨尺度都很大,螺旋桨推进速度或尾流速度产生的压力变化足以引起周围环境流体的大尺度流动,螺旋桨上游气体有抽吸作用,对下游有吹除作用,压差阻力和排出尾流得速度变慢,不可避免的引起推进力下降。
这一偏差可以使用一些经验数据来进行修正: 推力F=Cn*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2。八、船的螺旋浆大小产生的推力怎么计算?
螺旋桨在转动时的厚度为L,螺旋桨半径为R,转速为V,我个人认为螺旋桨在转动时所产生的推力的大小就是瞬时排气量的大小.排气量=3.14*R*R*L*V
九、船用推进器推力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 如果假设螺旋桨排出流体的速度较慢,对周围介质的整体影响可以忽略,那么可以从动量角度推算螺旋桨推力: 推进功率P=FV=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3; 推力F=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2; 事实上,工业中的螺旋桨尺度都很大,螺旋桨推进速度或尾流速度产生的压力变化足以引起周围环境流体的大尺度流动,螺旋桨上游气体有抽吸作用,对下游有吹除作用,压差阻力和排出尾流得速度变慢,不可避免的引起推进力下降。
这一偏差可以使用一些经验数据来进行修正: 推力F=Cn*通道面积*空气密度*流速/2。
十、船舶中螺旋桨推力原理?
这个跟飞机机翼在空气中的升力产生一样,各种说法都有。总的来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看。微观,桨叶各部分受到水的压力不同,两面受到的总压力也不同,这个压力差形成个推力。
宏观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只要想办法对水有个向后的推力,谁就会对螺旋桨一个向前的推力。
具体到细节的公式,水是不可压流体,在不考虑空泡的情况下,可以用伯努利方程(高中物理课本上有)来分析,整个流场各部分速度不等,就带来各处压力不等,实现了刚刚介绍的第一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