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产品分类 > 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10-24 18:44 点击:305 编辑:admin

一、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嘉里集团是亚洲最具多元化、最富有魄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在国内投资较具代表性的集团成员包括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设、嘉里粮油(金龙鱼食用油)、嘉里物流等。船厂位于中国浙江舟山长白岛,总投资约2.5亿美元,公司注册资金6630万美元,项目分期建设,分期投产,全部建成投产后营业额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

第一艘长260米,宽43米的散货轮入坞标志着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正式投产。船厂设计可用以修、造和改装各类特殊的海洋工程钻井平台和船舶。船厂拥有两座大型船坞:中央船坞为400米长*106米宽*13.7米高,西港池为380米长*80米宽*13.7米高,凭借这两座大型船坞,我们能承接不同大小、类型的船舶。建造组装区域面积共计89000平方米,同时配置有重型门座式起重机和龙门吊以便提供更广泛的制造服务。

公司业务: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拥有50年土地使用证书,可以设计,制造,改装销售各类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包括不同类型的海洋工程钻井平台。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修、改、升级,改装和新造船。对于新造船升级、改装、延长使用寿命,维修各类船舶包括:各类ULCC,VLCC,VLOC油轮、集装箱船、散货船等;海洋工程钻井船舶、挖泥船、铺管船;浮式生产和浮式生产储油轮、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

公司员工: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员工就是公司最大的资产。我们公司管理层来自不同国籍的船厂,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及精湛的技术。我们坚信,拥有最专业的人员,使用最新尖端设备能按时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价格以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给客户带来利益。在一流的工作条件下,公司致力于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使我们的员工能够不断自我提升,为公司创造一个有活力,安全且有凝聚力的工作环境。

二、盖新涛-舟山中远设计部垃圾,原来是烟台来福士毕业于葫芦岛船舶学校

我在中远一共干了5年之久 ,看着这边的好朋友一个个被这个垃圾赶走,实在疼心。这就是一个垃圾。那会还让我给他收集图纸,这个家伙又倒卖图纸的嫌疑。中远为很么用这样的人。天天在外面花天酒地拉帮结派,中远拿着国家的钱,拿着老百姓的税,养着这样一帮胡作非为的人。

三、1999年的读者

        是的,那是1999年《读者》第三期,元宵节前一天在汉口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购得。那年我上大学二年级,在寒假结束从老家复学的路上,偶遇这位触动心灵的读者,至今看来,仍然能感受到当时无比温暖的心境。

        这列将要运行四十多小时的火车拥挤不堪,过道里坐满各色人等,堆放着杂乱无章的大包小包,烦杂的气味充斥着整个车厢。一位头戴鸭舌帽的“少年”(打扮的像个男孩)与我相对而坐,她清秀、阳光,并不与人交流,看上去独自一人。年轻的我非常好奇,现在想来,那种好奇当然不是荷尔蒙冲动,而是单纯地对旅途充满美好的期待。于是,我主动招呼她。然而,她却以手势回应,嘴里发出并不太明确的音调,几次来回,我才明白,原来她有听力障碍。我很愧疚自己的鲁莽,却增强了继续聊下去的信念,我想,漫漫长路,她不该那么孤单。

        拿出新买的《读者》,我在尾页用铅笔写下了这段旅程中的第一行文字:“你叫什么名字?我想和你交个朋友。”

        “你为啥交朋友?”

        “因为你很有趣。”

        “有趣?噢,另外很多人有趣,你能和他们交个朋友吗?”

        “当然,只要他们愿意。”

        “哦,原来如此!!!”

        看起来,沟通并不怎么顺畅。人和人之间,刚开始总是有些防备,更何况是一位在那个年代独自长途旅行的少女,而且她了解这个世界的渠道还受到种种限制。我自然有些尴尬,她似乎也有同感,所以接着写下:“嘻,你能猜我姓什么吗?(跟你玩)”

        “不能。不过,我真地很为你的精神感动。我是哈尔滨的一名大学生,姓朱,名……”我严肃起来,想要打消她的顾虑。

        “我叫陈锦兰。”这次她很干脆。

        “你的名字很好听。”我注意到她面前摆放的几幅素描作品,又问道:“你是不是正在学素描?告诉你吧,我以前学过国画,但素描一点都不懂。”

        “我是考入长春大学的,因为我以前考上高中文科班(专业美术班)。”

        “哦,原来你也是大学生。你几岁了?对不起,我还以为你是个小妹妹呢,真了不起。”

        “我不是大学生,只是考入长春大学预科,再高考。”

        “原来是这样,我相信你一定是想考一所好大学吧,谈谈你的理想吧。”

        “第一选择考入长春大学,第二考入广西艺术学院,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听说不能‘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这样觉得奇怪。”

        “难道有很多人想读这两所大学吗?不要怕,不能‘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只是那些没有能力和缺乏自信的人的说法,只要你努力了,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好的,我相信会成功考上大学。”

        “就是要这样,我希望我以后能有机会帮助你这个朋友,愿不愿意把你的地址留给我?”

        “不知地址,现在第一次去长春,你先把地址留给我,有机会写信给你吧!”

        就这样,写和读一直持续到晚饭时间。我们都很开心,同行的老乡也和她一起分享了各自带来的食物。我感受到她轻松多了,不似起初那样犹豫,同时我自己也很轻松,把这种“写”和“读”的聊天方式当成是旅途中最有意义的事,兴奋得只想快些结束晚餐,以便和她再继续聊下去。

        “告诉你吧,我是土家族的,不知你听说过没有。大概你是第一次走这么远吧,好玩吗?只是你妈妈送你很累的,你要让她好好休息。”矛盾的心理让我一口气写出偌大一堆,既想让她尽快了解自己,又想立即了解她更多,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可笑。

        “不,有大学生一定能接我。以前在武汉第二聋校读书,目的是去长春大学高考,听说很多人去长春大学要读文学,我不知道那个条件怎样,就去看看!”

        “哦,我没在长春玩过,但有同学在长春,听说城市很干净,很漂亮,不过没武汉大,我相信你的选择一定不错。你也很喜欢文学吗?”

        “Yse.”接着又改作“(Yes)。”

        “你也懂英语吗?是初学吧,英语很有用的,而且有很多文学名著只有用英语写,意思才表达得很现实,我也希望你能够多学点英语。”

        此时,莫名其妙地,我竟想起父亲在他上中学时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中国人为何要学外文。”他当然是为了逃避学习英语的压力,却让我想不通,只好兀自莞尔。我走神了。

        “Ok.”

        “你的回答真简单,你觉得坐火车有趣吗?”

        “不喜欢长时间坐火车。”

        “我也一样,其实坐今天这样的火车一点都不好玩,要不是遇见你,我会一直睡觉的。不过,为了考大学吃点苦不算什么,对吗?”感到自己问得让人不知如何作答,又改口道:“不知你家里有些什么人,他们都很喜欢你吧。”

        “家里四个人,他们都很疼我。”

        “你一定很幸福,你不是你们家年龄最小的吧?”

        “Don’t.”我猜是“No.”

        夜已渐渐深,周围的人们多已进入梦乡,时而传出几声呼噜。我有些犯困,不时打着呵欠,读和写也表现得不如之前流畅,一不小心意思就会断掉,接不上,但仍然强打着精神,继续聊着。

        “你觉得火车上这些卖东西的怎样?”一位大妈正推着小车经过,吵醒一路正在过道上休息的人们。

        “讨厌。卖东西的人因为自己就深晚可以卖东西吗?让他们疲倦的人睡不着觉。”

        “其实这些人也真是的,都深夜了,都想睡觉,谁不讨厌。对了,我看你好像一点都不想睡觉,是觉得兴奋睡不着,还是本来就不愿睡?告诉你,火车上能睡就睡吧。”

        “我睡够了,想睡就睡,但是睡不着。”

        “睡够了!在武汉睡的?我想知道你觉得我这个朋友怎样?”

        “觉得不错。”然后她又把 “不错”划掉,改成“好!”,接着写下:“第一次见东方人,很不错。”

        “你弄错了,我也是西方的,我家是湖北省利川市,挨着云南和贵州,你还记得中国地图吗?可能跟你们广西在经度位置上差不多。对了,你以前除了画画还学些什么课程?”

        “不对,是东方,谁说西方!在学的课程是:语文、历史、数学、电脑、政治、地理、体育和美术。”

        “那你说云南和贵州是东方还是西方?”

        “原来广东有‘东’字就是东方。”

        “你是说因为广东有个‘东’字,所以就是东方吗?”

        “那长春和哈尔滨是西方吗?”

        “当然是东方,但湖北呢?武汉呢?”

        “中南。广西呢?”

        “西方。”

        “南方!”

        “西南!”

        “没听说过西南方。”

        “我是说南方是对的,但相对于长春和哈尔滨,广西位于中国西南部。”

        “那你刚才说西方人是哪里人?”

        “是中国西部,不是说欧洲那个西方。”

        “你是否说过老乡,你是什么地方老乡?”

        “我是湖北人,离武汉不远。我说的‘老乡’是同一个地方的几个人互相之间称‘老乡’。”

        “湖北人就是中南人,我以为你是个东方的人。Sorry.”

        “That’s all right.(没关系)”

        “算了,别打扰你睡觉,你好好休息。”

        “好的,咱们明天再谈吧,你也休息吧。”

        第一天的对话到此结束,我们以“写”和“读”的方式越聊越深,我已经能够大致了解她的心智和看法,对这样一位单纯而又憧憬未来的少女,我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和她交流,作相对深入的沟通。其实我那时的心绪挺复杂,不能理解她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既希望她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甚至连次日一别后自己会怎样都心里没底,又该如何帮她呢?怀着此等矛盾复杂的心绪,我沉沉睡去。直到第二天被卖东西的大妈那一声“来,让一让,借光啊!”吵醒,才与我那忠实的读者再次交流起来。

        “今天是元宵节,学校有节目吗?”

        “Yes.”

        “下车后就会冷,你不冷吗?多穿一件衣服。”这时列车开始进入鞍山站,一直坐在她边上颇有些照顾她的年轻女性似乎要下车,我理所当然地以为是她妈妈,就问道:“你妈妈到鞍山干嘛?”

        “她不是我妈妈。”

        “那是谁,老师?”

        “昨天广西的同学送我上火车去长春,但怕我危险,没有人送我去学校,她发现我们打手势说话,就问我从哪儿来的,我骂她问我干嘛?然后她就送我。”写着,她挺愧疚。

        这时我那位正要回长春学校的老乡对她说:“下车后咱俩一起走,我帮你拿包送你出站台,如果你们学校有接站的,咱俩一起找,如没有,我们一起坐6路公交汽车到长大。”

        “Ok!”她明显很惊呀,瞪大双眼问我老乡:“你怎么知道长大,是否卫星路?”

        “长大就在我们学校南面,不是很远。懂了吗?”

        “Understand. Thank you.”

        看着她把头转向窗外,仿佛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的样子,我总是有些不放心,尽管有老乡承诺带她一起,仍然担心她会因交流不便而找不到学校,或因受到不明身份人的引诱而迷失方向,于是问她:“你一个人走这么远,不怕吗?”

        “不怕。怎么啦?”

        “不怎么,我说你胆子挺大。”

        “算了,不说了。”她开始有些急躁。我想可能是因为列车快要抵达目的地,她有些迷茫。这个勇敢的女孩,独自一人冲过重重阻碍,试图开拓自己人生的新局面,原本无所顾忌、一往直前,当目标越来越近,却又有些许迷茫,难道她不应该有些迷茫吗?

        我默默地观察她,努力想寻找开导的办法。看到她非主流的帽子和形象,俨然一位假小子,对她的这种打扮是否为了壮胆,抑或是年幼时养成的习惯,我一无所知。但并并不视为异类,也不妨碍我把它当作是重启沟通的切入点。

        “你是男孩吗?”

        “什么意思?你说帽子吗?我自然戴上的呀。”

        “学美术的都把帽子朝后带着吗?”

        “因为我头发不整齐,所以带着帽子。”

        “我看你像个小女孩。”

        “别骗我,他们认为我是个男孩。我知道”

        “你喜欢短头发还是长头发?”

        “不管短头发还是长头发都可以。我以为你喜欢长头发的女孩?”

        “No.不管短头发还是长头发。”见她心情好些,我又转移话题:“你觉得东北怎么样?”

      “很不错。”

      “想过以后要学滑冰吗?”

      “很简单吗?”

      “你会滑旱冰吗?”

      “不一样。”

      “好吧,你要学习几年?”

      “什么意思?”

      “你要在长大读几年?”

      “本科四年,专科三年。”

      “你现在是高中,几年呢?”

      “我第一次考入。”

      “你专业课一定很出色。”

        “不可能。他们有的已三次落榜后再考入长大,我怎么会比他们还好。”

        “自信。”

        “期末考试,专业全班第一名是我,能像那个一样,我一定争取第一名。”

        “你们什么时候考大学?”

        “不知,等通知。”

        “你想当画家吗?”

        “设计师。”

        “设计什么?”

        “很多东西。”

        “你毕业后怎么安排工作,知道吗?”

        “不知。你自己不介绍下,你学什么专业?”

        “我学的是船舶设计,大学毕业可能到上海或广州工作”

        “如果找工作难,怎么办?”

        “从现在看来,不太可能找不到工作,我有充分的自信。”

        “吹牛。”

      “真的,以后慢慢给你介绍我的专业。”

        她点低头摆弄他的手表链,上面的太极图案吸引了我,女孩子很少会喜欢这样的图案。她察觉我的对此感兴趣,就在杂志上写道:“同学给我的纪念。”

        “太极手表链,挺好看。”我赞赏。

        她抬起头望我一眼,然后又写道:“如果没时间的话,很容易就忘记你,你觉得怎样?”

        “随便。”

        “这里怎么叫‘公主岭’呀?”

        “有人说公主岭的名字可能来源于神话,他们说以前唐朝文成公主……”

        “假的。”

        “那就不知道了,到学校再问。公猪岭!”

        “你能帮他们改‘公猪岭’?”

        “No.”

        我们俩正玩聊得起劲,老乡凑过来提醒道:“再有45分钟,咱们就到长春了。”因为那时只有慢车,乘的人特别多,下车前总要提早很久做好准备,否则会时间来不及,被带到下一站去。

        “快要下车了,把外衣穿上吧!”我跟着提醒道。

        “嗯,背心(鸭绒)穿上,能否也穿上棉衣。”

        “Yes.你老家一定很热吧?”

        “可以穿衬衫。”

        “知道冰灯吗?”

        “No.好玩吗?”

        “用冰块做的,里面有灯,叫冰灯,五颜六色都有,很好看。”

        “Yes.第一次见到冰灯,是长春的冰块搬来广西的博物馆里面。你去过广西吗?”

        “No.想去。”

        “冬季到长春来看雪。”

        “广西下雪吗?”

        “没有。”

        “饿了没有?”

        “Yes.快到长春,到时再吃饱。”

        “下车还得赶路,吃点,不用怕。”我从包里掏出一袋饼干递给她。

        “我不爱吃饼干。”

        “你爱吃什么?”

        “水果。”身边已没有水果可吃,我无能为力。

        “吃点后下车才有力气。”

        “算了,不吃,到学校吃元宵去。”

        “祝你元宵愉快,另外99年快乐!”

        随着汽笛长鸣,列车缓缓驶进长春站,我起身帮她从行李架上取下包,一起挤出车厢下车,目送她和老乡一道走出站台,然后,默默地回到座位,继续向哈尔滨进发。

        再次翻出这本1999年的《读者》第三期,已是十九年之后。杂志的品相算不上旧,保存得相当仔细,跟着我辗转过青岛、上海,最后来到舟山。翻开一页一页的文字,紧抓住我眼球的不是书本的文字,反而是那一行行或一列列不规整的、或用铅笔、或用水笔记录下的当时两颗陌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那火花一如冬夜里绽放的焰火,远远地温暖着我的内心。此刻,我已记不清那位自称陈锦兰的少女的模样,但我那“读者”的单纯、阳光、活力和对未来的梦想却依然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不时闪出几点亮光,照耀前路。

                        二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舟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