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试航目的是什么综观人类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旅行(1840年前 旅行)、近代旅游(1841-1945,1841年英国,托马斯.库克第一个率先组织了大众旅行活动)和现代旅游(1946年后)。 一、古代西方旅行简介 (一)原始社会后期商业旅行的兴起 旅行作为人类空间位移活动,自古就有。 人们为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与需要,经常外出交换产品。所以人类最早的旅行道路是商人开辟的,他们出于商业贸易目的而外出旅行。 (二)奴隶社会时期日益丰富的旅游活动 公元前6世纪中叶兴起的波斯帝国推动了商业旅行的发展。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著有《历史》一书,被后世称为“旅游文学之父”,从希罗多德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旅行总是同宗教信仰紧密相关的。 古希腊对旅游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世界宗教旅行最早出现于埃及,到古希腊时期达到鼎盛。 罗马时代是世界古代人类旅行的全盛时期。 (三)封建社会时期人类探索旅行 麦哲伦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环球试航的航海家。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使人们对宇宙有了全新的观念。 新航线的不断发现,激发了人类探求知识的热情。 16世纪中叶以后,欧洲掀起温泉旅行。 2. 新船试航事项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保障南京长江大桥及过往船舶航行安全,维护桥区水上交通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所有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及航行大桥水域的船舶,均应遵守本规定和依据本规定精神制定的“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航行通告”。和依据本规定精神制定的“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航行通告”。 第三条 大桥水域、航道及标志的规定。 (一)大桥水域范围:北岸浦口火车轮渡码头与南岸护桥部队铁制燎望台之间的联线为大桥水域上游界限;大桥以下一千米南北两岸的联线为大桥水域下游界限。 (二)桥孔顺序:自浦口岸桥头堡至第一号桥墩为第一孔,第一号桥墩至第二号桥墩为第二孔,其余自北向南顺序类推。 (三)大桥桥孔划分为机动船上行通航桥孔,机动船下行通航桥孔,非机动船通航桥孔。 (四)大桥上下行通航桥孔的航道上,按规范设置航标。水上标志由航道部门负责设置;水上浮标、桥涵标由桥梁管理部门设置。 第四条 船舶通过大桥的规定。 (一)船舶通过大桥前,应对舵、锚、主副机、航行信号、船队系缆及拖带设备等进行严格检查,保持良好技术状态,布置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通过。 (二)般舶过桥,必须由熟悉桥区情况、技术熟练的驾引轮机人员操作通过。 (三)船舶通过大桥的尺度限制。 船队上下行通过大桥最大尺度,由长江航政管理局南京分局在“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航行通告”中公布。 通过大桥的一切船舶,其最高点至桥梁下缘的间距应不少于一点二米,与两边桥墩至少应保持四十米间距。 (四)过桥船队必须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和控制能力。逆流行驶的船队应保持最低四公里的时速,顺流行驶的船队应具备在调和逆流时有保持前进的能力,拖轮拖排应有拉动排身的控制力,下驶拖排应具有在调向逆流时保持前进的能力。 (五)下行机动船舶过桥,应在一号码头以上开始显示过桥信号。一号码头以下,大桥以上的机动船下行过桥,应上驶至一号码头再调差别进入航道,并在上驶时提前显示过桥信号。五号码头以上船首向下游靠泊下关码头的大型客班轮,在不影响下行过桥船舶情况下,可直接下驶进入航道。但应注意避让从九孔上行的小型船舶、船队。 (六)在北风、东北风和偏东风实际风力达七级和七级以上时,禁止一切船队过桥,上述风向实际风力达五级时禁止排筏过桥。 (七)因遇雾、雪、暴雨等影响视线,下行船舶在三千米以外(即在下关一号码头)看不见大桥和航道浮标,上行船舶在一千米以外(即在金陵船厂附近)看不见大桥和航道浮标时禁止过桥。 (八)船舶过桥前发现大桥航道、航标不正常或本船船位不正,不能确保安全过桥时,禁止通过大桥。 (九)拖带竹、木排筏的船队严禁夜间过桥。 (十)挂浆机船吊拖和并绑不准通过大桥。 (十一)在大桥航道上过桥船舶必须顺序前进,并保持适当安全距离,不准追越和齐头并进。 (十二)装载炸物品的船舶: 1、必须持有当地公安部门签发的《爆炸物品运输证》。 2、本市起运禁止通过大桥。 3、过境船舶必须提前二十四小时,将过桥时间电告南京市水上公安分局,经检查准许后过桥。 4、只限日间通过,并在最易见处悬挂B字旗一面。 第五条 大桥水域安全秩序规定: (一)禁止船舶在大桥水域内抛锚、捕鱼、打捞、收放缆、改变队型、横越过桥机动船船头及其他违章作业。 (二)大桥上下水域内的两岸码头,允许靠泊船只宽度应报请南京航政分局核准,不得超宽、超码头负荷,影响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 (三)试航船舶严禁驶入大桥水域。 (四)下行进入南岸老江口的机动船舶,应提前在大桥监督站显示调头信号;老江口出口下行过桥的机动船舶,应上驶至五号码头以上再调头进入航道。 (五)需停靠肉类联合加工厂码头的机动船舶,一律由大桥第九孔上驶,通过大桥时应主动避让非机动船舶。 第六条 进入大桥水域的一切船舶应服从南京航政分局大桥水上监督站和监督艇的指挥。对违反规定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吊销船员证书、扣船等,造成严重后果者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 大桥通航桥孔和航道等的确定与变更,由南京航政分局制定公布“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安全航行通告”,并呈报南京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八条 本规定中未作规定的有关船舶航行避让事项均按“内河避碰规则”及有关水上安全规定执行。 关联法规:国务院部委规章(1)条 第九条 本规定由长江航政管理局南京分局负责实施和解释。本规定自一九八六年五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六九年元月二十八日南京警备区公布的《南京长江大桥水上交通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3. 船舶试航是什么意思船舶试航作业分为两个阶段,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试验检验的内容不同,试验的地点和目的不同,还有试验时间差异。 系泊试验,指船舶靠在码头进行测试,以验证船舶是否具备航行试验的条件;航行试验,指船舶在试航水域航行中进行更加全面的测试。 4. 船舶试航英语怎么说1954年1月21日,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核潜艇下水。鹦鹉螺号核潜艇(英文:USS Nautilus,舷号:SSN-571),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艘核潜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也是第一艘从水下穿越北极的潜艇。 鹦鹉螺号核潜艇问世的意义在于,首开应用核动力之先河,潜艇由此进入了又一个新纪元,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它的政治与军事意义是深远的,因此被认为是现代潜艇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鹦鹉螺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的问世,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潜艇技术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潜艇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潜艇战术的发展变化以及反潜战战术及技术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鹦鹉螺号核潜艇艇体外形与内部、动力仪器与作战装备,都是最精密的科学产品,都是用最流线型的外貌与简便的控制装配起来的。 鹦鹉螺号核潜艇长98.7米,总重2800吨,平均航速为20节,最大航速23节。最大潜深150-213米,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50天、航程3万海里而无需添加任何燃料,艇上还装备了自导鱼雷。因为核反应堆不需要空气助燃,可环游世界而不需要浮出水面。 5. 新造船舶试航1接船前阶段 公司一般在新造船舶的试航前派出技术过硬的干部船员到船厂参加接船工作。新船的接收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如何接好新船,是船舶在今后能否正常营运的关键。那么我们在交接船前必须要学会操作和管理江南体育网站是什么 ,以便在接船后可以立即开航投入营运。接船期间,要求接船船员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耐心,各设备主管要虚心向厂方安装该设备的技术员以及设备厂家的工程师学习,并详细阅读说明书和研究图纸。现场对照设备,使自己熟悉其性能、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特点及注意事项,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与厂方技术人员沟通请教,直至弄清楚为止,否则会给接船工作造成困难。 接船船员在整个接船过程中,是在监造组的领导下工作的,有问题应向监造组汇报,不要直接与厂方发生关系。在熟悉检查设备时,由于设备正处于安装调试中,船员不应擅自动用、测试船上的各种设备。如确实需要,应事先与监造组联系并征得船厂有关人员同意,以免发生意外。每天各主管将所发现的缺陷作好记录,以书面形式交给监造组协调解决。船舶在坞期间,要重点检查核对水下设施,如海底阀箱、计程仪和测深仪探头、各水舱海底阀门等的位置以及安装是否正确,否则船舶下水后,就很难检查了,会给将来的工作造成被动。 2试航阶段 船上的设备基本安装、系泊试验、船体的舾装工程等工程全部完毕后,开始试航。试航是按照船舶建造合同及船舶技术规格书的要求编制的船舶试航大纲进行的,试航前召开厂方、监造组、船员等参加的试航前会议,船舶试航是船员初次熟识机器设备功能、工况及操作方法的机会,非常重要务必要高度重视。主要设备厂家都会派出服务商在船。试航期间人员很多,参加试航的人员有100多人。 厂方会列出各项目负责人的名单及项目试验的时间安排,船员要掌握各自所主管项目的试航时间安排,到时主动去参加自己所主管设备的试验,充分利用短暂的试航时间来熟悉了解和掌握本轮的基本技术状况。主要的试验项目有:主机试验(无人机舱、机动用车、应急操车),失电试验,舵机试验,锚机试验,船速试验,加速试验,旋回试验,惯性试验,抛锚试验,压排水试验、烟雾报警试验,操舵试验,应急操舵试验,通导设备试验等等。船舶试航期间的试验项目均由船级社验船师进行严格检查确认。在各项目的试验中,所有设备的操作由船厂安排专人负责进行调试,我们要留意厂方人员的操作步骤,要看仔细,如有疑问可以随时向主管责任人提出,请求解答,对仍不明白的地方详细记录,以备后查,直至得到准确的答复和完全理解。对有问题的设备,作好记录,写出整改建议,汇总以后交给监造组,会同船厂协商解决。 试航前,船厂会加部分燃油和化学品以供试航之用,数量不多,船厂加油时,轮机人员最好在现场,因为这是熟悉加油系统的最好机会。交接时,船员会同船厂有关人员测量船存的燃油、滑油的品种、数量和化验报告。交接前后,船东会安排加油,船长要向船东和代理确认加油港和加油数量,提早做出加油计划和加油安排。特别注意的是在加油前,应确认管路的阀门是否打开或关闭、试压时的闷板是否已拆除、管头接口螺丝是否都已紧固,防止跑油造成污染事故;提前检查确认各个油舱的真实总深、容积和计算修正方法。 3 交接阶段 船舶在交接前几天,按合同船厂要给船上配物料备件,同时公司也要给船上配供物料和备件。由于供给的东西太多加之船员又少,船舶应当组织安排人员集中精力清点好物料备件,核对是否与清单相符,确认数量、质量和型号,确认后签字验收。尽可能要求供应商将物品放入船上仓库,尤其是关键性备件清点后应入库加锁。 厂方会提前要求船长接收各类证书、图纸,这些资料都存放在船厂技术科。在验收文件资料时要精细,如产品证书、设备说明书及图纸的验收,务必逐项查对,不怕繁琐,发现资料证书残缺、不全、不符,及时与厂方交涉,确保文件资料齐全。船舶证书由船级社验船师交给监造组再交给船长,船长要仔细核对证书的每一项内容。 一切工作就绪后,举办交接命名仪式,由船东和船厂双方领导签字,并由船东领导现场对该轮命名,至此,该船交由船东管理运营。 6. 船舶开航准备有哪些内容一是高度重视极端天气预警信息。船舶要高度重视海事部门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信息,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长江干线恶劣天气等条件下船舶禁限航管理规定》及《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特别规定》要求,杜绝违规航行。 二是切实做好船舶开航前安全评估。开航前船舶(特别是内河船以及中小型海轮)应全面评估自身抗风能力和可能遭遇的恶劣天气情况,熟悉航路沿线的避险水域,适时调整航行计划,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如有必要,绕开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水域。 三是加强水密设施、排水管系检查。封闭舱盖、舱门,关闭货仓通风筒和水密门,检查疏通甲板出水孔和有关下水道,确认各泵阀管系污水井等排水设施状态良好,确保排水畅通。 四是扎实做好货物绑扎系固工作。船舶应按要求做好货物平舱、配载、系固工作,避免出现上重下轻现象或货物发生滑动移位,影响船舶稳性;同时应注意做好机舱可移动设备及备件的绑扎加固工作。 五是在航船舶保证安全航速。在航船舶应使用安全航速,加强瞭望,谨慎驾驶,常核定船位,通过VHF加强与周边船舶的联系,必要时提前选择锚地、停泊区等安全水域锚泊,以免受大风浪影响船舶偏航,导致倾翻、搁浅等事故的发生。 六是加强锚泊期间应急值守。船舶在锚泊期间,保持高频守听,AIS设备正常开启,加强对救生设备、锚泊设备及系泊设备的全面检查。如遭遇强风天气时,应松出足够长度的锚链,汛期锚泊时抛双锚;机舱备好主、辅机,随时用车舵配合抗风,用车时要注意保持船头顶风,切忌横向受风。 七是强化装卸作业应急处置。在港作业船舶,特别是进行怕水湿货物装卸作业或危险货物作业船舶,应及早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现雷雨大风来临先兆,应及时停止作业,关闭货舱及管线阀门,拆开与码头连接的装卸装置,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八是时刻关注船员人身安全。船员应尽量待在生活处所内,不要在甲板等室外随意走动,如确需到开敞甲板,必须多人同行,同时做好人身安全措施,系好安全带、安全绳,派专人盯守,在发生意外时能第一时间施救。船员在机器处所时,要特别留意抓好扶手,避免船舶摇晃引起的失足受伤。 7. 船舶试航需要多长时间美国1807年8月17日,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船舶“克莱蒙特”号成功试航于美国纽约的哈德孙河上。 8. 船舶试航的目的作为世界格局中三大战略板块的东亚、北美、西欧,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区域,为全球重心所在。从北极高空俯视地球,它们呈鼎足之势环绕在北极地区周围。从区位来看,北极地区构成了连接亚、欧、美三地的"中介"。三地之间的往来,构成世界交通的主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由于北极地区的严寒与封冻,传统的世界海洋交通依赖于低纬度的暖水区域,一些重要航线不得不"绕道"而行。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期盼,一条贯穿北冰洋、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捷径的出现。如今,气候变暖条件下,北冰洋海冰快速消融,"北极航线"逐渐显露真容。 "北极航线"一旦完全开通,将直接改变世界海运格局,对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产生深远影响,其战略意义值得思考。 一、气候变暖导致"北极航线"开通渐成现实 在现有的海洋交通格局中,东亚到达西欧、北美东岸,或欧洲到达北美西岸的航线十分遥远,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高昂。如果能够开辟通过北冰洋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北极航线",它将是北半球三大战略地区之间的海洋交通捷径。出于对"北极航线"巨大的商业价值考虑,人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跨越北极地区的新航路。但受寒冷气候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它只能局部地运行,未能改变传统的世界海运格局。 "北极航线"泛指贯通北冰洋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实则包括"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个部分。按照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从北欧出发,经挪威海、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称为"西北航道";从北欧出发,经巴伦支海、俄罗斯北部海域、楚科奇海、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称为"东北航道"。"东北航道"又经常被称为"北方航道"或"北方海航道"。 "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运输距离。以"东北航道"为例,从东亚到西欧的海洋运输,如果走苏伊士运河,其航程为1.8万公里至2 万公里,而走"北极航线"则可以缩短30%-40%的距离,仅为1.2万公里。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在夏季的海冰正在快速消融,"北极航线"愿景离现实越来越接近。 前期的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北极夏季海冰将在21世纪末期全部消失。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超乎了人们的预期,预测北极夏季海冰消失的日期不断地被快速刷新。一些科学家预测,最迟到2080年左右,大多时间只有破冰船才能穿过的北冰洋,在夏天将成为无冰的海洋,船舶可以畅行。又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北极夏季海冰完全消失的时间将来得更早。一些海洋学家提出:北极夏季海冰将在不到30年时间内全部消失。实际观测数据显示,北极确实在快速升温,夏季海冰正在迅速融化,无冰区水域范围扩大,冰冻期缩短。科学家对"过去100年来北冰洋表层的升温趋势"项目的研究表明:北极的"升温现象从1995年以来尤其是从2000年以来特别显著",而且,北冰洋表层的升温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科学家们一面在实地观测和记录北极海冰的变化,一面在实验室利用模型来计算和预测海冰的发展,同时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对。人们发现,北极海冰消退的实际速度远远超过了数据模式所预测的结果。 当然,要精确地预测到北极夏季海冰消失的确切时间是极其困难的,但趋势是明确的,北冰洋夏季海冰正在快速消退,完全消失的时间正在越来越靠近我们,从而,"北极航线"的贯通不久将变为现实。 事实上,一些探路者已经在"北极航线"上打下了先行者的足印,并开始享受新航路带来的丰厚实利。 2009年7月,两艘德国货船成功地进行了极地商业航行。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货船"友爱"号和"远见"号于2009年7月在韩国装货,然后向北行驶,顺利抵达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扬堡港,并最后抵达荷兰鹿特丹港,完成了贯穿整个"北方航道"的全部航程。这次航行中,每一艘船的航次费用节省了30万欧元。布鲁格航运公司的此次航行在北极航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两艘德国船走的航线是整个"东北航道"第一条真正的商业航线。 至今,"东北航道"的商业航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正在品尝"北极航线"带来的额外商业利润的好滋味。 2010年8月,俄罗斯最大的海运公司苏维科摩海运公司采用大型油轮,从摩尔曼斯克出发,成功地通过了北冰洋航道上航行难度最大的海域,向我国运输石油,进一步"证明了大型船舶在北冰洋航行的可能性"。此次试航成功进一步激发了俄罗斯船运公司的兴趣,他们计划在未来使用更大型号的油轮尝试"北方航道"的航行,期待"北方航道"能够成为向日本、中国等东北亚国家出口油气资源的一条新的商业航道。 继俄罗斯试航成功之后,挪威和丹麦也加入了"北方航道"的商业航行。2010年9月,挪威、丹麦和俄罗斯三方组成"北欧航海专家团",使用"北欧巴伦支"号最高冰级散货船,运载4万多吨铁矿石,取道"北方航线"前往我国。此次航行从挪威东北部港口出发,航线比稍早前俄罗斯的北极航行更长。与取道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相比,此次航行航程缩短了1/3,航行时间减少了8天,仅燃料开支就节省了约18万美元。负责此次航行的挪威船运公司认为:"北方航线"能更快运载油气产品、矿石和其他原材料到亚洲市场,对于在北欧和俄罗斯科拉半岛的企业极为重要。丹麦船东协会副主席弗利兹汉森表示:他们对北方航线非常感兴趣,认为北冰洋航线具有优厚的商业潜力。 诚然,"北极航线"的商业运行受航道自然条件、航道基础设施、导航服务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等因素制约,"北极航线"的完全开通尚需时日,但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北极航道"的商业利用势在必然,其前景已被打开,战略影响即将释放。 二、"北极航线"开通的全球性战略意义 世界海洋交通格局是以世界经济格局为基础的,全球最主要的海洋交通运输线分布在东亚(远东)、西欧和北美之间。当今世界航运的大部分航线设计就是为了满足这三个区域的贸易需要,这些贸易活跃的区域集中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一个带状区域内,连接这三个主要贸易区的航线基本呈东西走向。现行的航运地理格局缺乏一个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由于大陆的阻隔,三大地区之间的贸易运输绕航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运输成本过高,产品贸易周期变长,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环球海上航行中,目前,只能通过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来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甚至需绕道非洲南部。与这些航线相比,"北极航线"将大大缩短航程,平均可节省约40%的航行时间。因此,"北极航线"一旦贯通,将发展为沟通亚洲、欧洲与北美洲的新的海洋交通大动脉。加拿大魁北克学院的拉塞尔教授指出:"随着北冰洋消融和航海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航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除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外,其战略作用不可低估,必将促使世界战略格局的改变。可预见的表现包括: 其一,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将整体性提升。 "北极航线"贯通后,北极地区这个原本相对冷僻的区域将变为一个人们穿梭往来的热门场所。新航路将带动沿线许多产业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巨大地促进一些港口、城市的壮大,北极地区的人口也将随之增加,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强。如经过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北部海域的"西北航线",将在石油、矿产和货物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并取得良好的商业效益。 其二,航线所经过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得到加强。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提高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地缘政治影响力,特别是那些航线经过其所属海域的国家,将获得一定的对海上交通要道的支配权,强化其海权地位,并转化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等国对新航路的影响是明显的,"东北航线"的绝大部分需经过俄罗斯控制的海域,"西北航线"更多地需经由加拿大的北方水域,而两条航线最终都需要通过俄罗斯和美国控制的北极水域。 其三,世界格局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由于北极地区地处欧、亚、北美三大洲的中心,北极通航后,北冰洋将成为三大洲海洋交通的捷径,这样,现在的世界海洋交通格局将被打破。 现有的环球海洋运输线位于地球的南北居中位置,这根世界运输大动脉串起了一连串的战略要地和世界热点,从马六甲海峡--北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加勒比--巴拿马运河--东南亚,形成无数战略热点和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世界海权争夺的重要战略区域。这条航线上,诞生了许多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也使许多国家或地区战略地位陡升,意在控制世界或争夺世界霸权的国家无不将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在与之相关的区域,形成当今的世界战略格局。 而新航路一旦开通,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物资,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有所下降,航道给航线所在国带来的影响也将随之降低。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对比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笔者构想提出一个以北极地区为大平台的世界海洋交通运输新格局。在北极点附近建立一个集海运、空运、中转、仓储、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北极大平台,它将成为第一个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国际航运枢纽中心,世界将形成一个以北极大平台为中心的辐射网状航运格局,北极终成"北集"。北极平台的建立,使得出现全球意义上的枢纽成为可能。 其四,形成与北极事务相关的新的利益结构,并可能引发一系列国际战略调整。 距离大大缩短的新航路带来的经济利益显而易见,贸易各方将直接受惠于气候变暖导致的这个副产品,即使是远离北极地区的国家也可能从中受益,世界上会有更多的国家或实体加入到这个利益体系中。一旦新航路发育成熟并确立其在世界海运体系中的地位,包括国家、政治实体、经济体等在内的诸多国际行为体对它的依赖随即产生。 新航路对于海洋军事力量的配置与机动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美国、俄罗斯等海洋军事大国将作出相应的战略反应。如俄罗斯北方舰队与太平洋舰队之间的机动与协同,在新航路条件下,将彻底改观,俄罗斯的整个海权状况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随之其安全与防务思想和实践必将改变。这些变化还将导致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北半球的国际行为体作出一系列相应的战略调整。 三、"北极航线"对我国的战略影响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对我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战略影响,其中包含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有: 其一,北极航线开通将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对我国的对外航运和贸易直接带来经济利益。 如果海冰继续融化,一条跨越北冰洋的"海上高速公路"将进一步缩短欧洲与太平洋沿海地区之间的距离。如果北极海域在正常的季节条件下变得适航,这对国际航运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那些因船体太大而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船舶意义非凡。 如果我国使用"北极航线",将明显节省运输成本。从航程来看,我国利用"北极航线"到达欧洲和北美的距离都将缩短,但幅度不一。从中国东部沿海港口,通过"西北航线"到达北美东岸的航程,比目前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程缩短约2000至3500海里。而通过"东北航线",从我国东部港口到达欧洲的距离比经由红海和地中海的航线大大缩短。以上海港为例,上海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地港口的航程将缩短25%,上海以北的港口最多可缩短55%的航程。航程缩短带来的海运经济成本是非常显著的。据测算,如果"北极航线"完全开通,我国每年可节省533至1274亿美元的海运成本。 其二,北极航线将改变我国对外运输格局,增加对外交往途径的选择,海洋交通路径进一步多元化,有利于减缓对印度洋航线的依赖,分散海洋运输安全风险。 我国已经发展为一个世界级的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和运输联系。受当今世界贸易体系结构和我国在世界交通地理结构中位置等特征控制,我国通向世界各地的海洋运输线主要存在三大方向:即我国通向印度洋、大西洋方向;我国通向大洋洲方向;我国通向太平洋、美洲、大西洋方向。其中,向西和向东为中国的两大远洋主干线。我国现有的对外海洋交通运输格局使中国对通向印度洋的航线已经产生明显的依赖,并延伸出诸多战略与安全问题。 一旦"北极航线"完全开通,将为我国的对外交通提供一种额外的选择,有利于实施海洋交通运输的多元化,扩大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自由空间和战略回旋余地,规避在原有运输格局中已存在的风险。如我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研究员指出的那样,"北极航线开通,将使我国现有的东、西向两条远洋主干航线上增加两条更为便捷的到达欧洲和北美的航线,可以减少海上运输成本,开辟新的海外资源能源采购地,降低和分担途径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敏感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和经济成本"。 其三,"北极航线"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给我国东部沿海特别是北部沿海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机会。 地缘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沿海地区总是能够从海洋运输和贸易体系中获益。从我国的区域经济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拥有能够直接连接到世界各大经济区域的海洋通道,具有独特的地缘经济优势。因此,"北极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缘经济优势,为东部沿海带来新的增长和发展机会。 从我国沿海地区的南北格局来看,上海以北的北方沿海地区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简化地看,全球性的海洋交通运输网络中最主要的干线在靠近赤道的位置,即总体上位于我国以南。因而,在现有的世界海洋运输体系中,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交通便捷优势更加明显。但是,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离北极地区相对较近,"北极航线"开通后,北方沿海的优势将得以显现,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其四,"北极航线"为我国与欧洲、北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增加新的纽带,有利于加强我国同这些地区之间的关系。 北极升温将导致北极地区成为一个新的资源和能源产地,"北极航线"的开通又将北极地区通过海洋运输便捷地同世界各地连接起来,对于靠近北极地区的我国,北极将成为一个新的资源进口目标地区。同时,北极资源开发和"北极航线"通航将整体性地提升北极地区在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北极地区范围内的许多区域--俄罗斯、北美、欧洲--之间,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同北极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互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这为世界主要战略地区之间的国际关系增添新的和重要的基础要素。"北极航线"为我国与欧洲、北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增加新的纽带,有利于加强我国同这些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其五,"北极航线"将加强北极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北极区域的一体化程度,并加大北极地缘政治形势的复杂度,给我国处理与北极国家之间的关系增加难度。 "北极航线"通航后,北极地区内部增加了连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洋交通大动脉,必将加强北冰洋沿岸各个地区和北极各国之间的交通往来,带动北极国家之间国际关系的发展与互动,并将促进北极地区作为一个新的地缘经济区域和地缘政治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北极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将显著加强。同时,"北极航线"将演变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相关国家之间将展开争夺和控制权,对"北极航线"支配权的争斗将成为北极国家之间和有关国家之间新的地缘政治竞争目标。 北极国家之间在"北极航线"问题上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矛盾。我国同北极国家之间同样也存在共同利益,但双方关系不平衡,我国整体上处在被动地位。在"北极航线"问题上,北极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或将给我国处理同北极国家的关系带来许多难题,而且,我国作为一个航道的使用者,可能的战略被动性不可忽视,再则,未来气候变暖对于航道的影响,北冰洋航道的季节性,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其经济效益尚难评估。 9. 海上试航是什么意思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科夫(Cobh),驶向美国纽约。 处女航行: 她的处女航被安排在了1912年4月10日。在此之前,还要在4月1日进行海上试航。一切圆满。泰坦尼克号于4月3日抵达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号锚地,等待10号那天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纽约。船长叫爱德华·约翰·史密斯(Edward·Jorn·Smith)。码头上挤满了乘客、来送行的家属、行李搬运工和海关的检查人员。上午11点,一号烟囱喷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锅炉中的25台开始依次生火。中午12点整,泰坦尼克号在拖船的拉动下慢慢离开了码头。两个外侧螺旋桨开始搅动南安普敦港的海水。 4月10日当天晚7点,泰坦尼克号抵达法国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货物搭乘“游牧”号和“交通”号两艘专用摆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号,包括美国富翁阿斯特和玛格丽特·布朗夫人——后来被报纸称作“永不沉没的尊贵的布朗夫人”。 4月11日中午,泰坦尼克号抵达爱尔兰的科夫(Cobh)。一批对新世界充满憧憬和希望的爱尔兰移民登上了船。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灾难来临,从撞击冰山到完全沉没共历时2小时40分钟。 扩展资料: 一、死难情况 由于灾难发生后场面及其混乱,加之文件管理不当、后世的种种说法又鱼龙混杂的因素,导致泰坦尼克号乘客与死难者的统计数据始终存疑。目前普遍认为罹难者人数可能在1490-1635人之间,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数据是由英国贸易委员公布的:在灾难发生时,泰坦尼克号共搭载2224人,其中710人生还,1514人不幸罹难。 二、电影《泰坦尼克》有这样一段场面:傍晚,灯火辉煌的泰坦尼克号停泊在法国的瑟堡港,旁边有一艘小船。之后的镜头是莫莉·布朗夫人上船。这就是游牧号摆渡船。 1911年6月14日,奥林匹克号首航抵达瑟堡港后,两艘船并不是那么顺利地投入了工作,原因是白星公司客运部和瑟堡的港务当局在一些文件程序上产生了纠纷。它们也继承了白星公司传统的小霉运。1911年11月13日,游牧号在港内同美国邮船费城号发生碰撞,船头轻微损坏。1912年4月12日,游牧号迎接了处女航的泰坦尼克号,之后游牧号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泰坦尼克号归来。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
30米游艇价格(游艇船舶费用怎么算) |
2023-03-10
|
查看详情 >> |
中国挖泥船(中国挖泥船实力排行榜) |
2023-02-21
|
查看详情 >> |
驳船跟船舶(驳船和驳船有什么区别) |
2023-02-07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