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山大学门楼
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炮台山上有一望月亭,这是台中市旧城的北门城楼的遗迹,建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日本占领时为修路尽拆城门,为保护古迹,人们将仅留的北门城楼移建于此地。门楼四柱顶立,古朴庄重,翘首飞檐,十分壮观。门楼上方正中悬有“曲奏迎神”巨匾,为台湾知且黄承乙所题。炮台山还有各种亭子和抗日英雄纪念碑。
荆州市中山公园没有望月亭,园内设有中山纪念堂、总理纪念碑、市政亭、浮碧仙馆、餐英精舍、太岳堂、武候祠等18处景点,其中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的古景点包括中正亭、锄云阁、春秋阁、孙叔敖古墓、卧虹桥、南大门等处。改革开放后,园内相继建有孙中山铜像和中山纪念亭,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2. 中山大学正门口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门:海珠区新港西路、瑞康路口的那个正门就是中山大学的正门(即: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1999年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校区坐落于珠海市唐家湾,地处珠江口西岸,南海之滨。校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总占地面积3.571平方公里。
3. 中山大学门楼在哪里
導 dǎo ,导的繁体字。
导
導 dǎo
〈动〉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lead;guide]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3) 教导 [instruct;teach]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4) 疏通 [dredge]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5) 启发,开导 [inspire]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6) 传导 [transmit;conduct]。
如:导电;导热
(7) 引诱 [lure;seduce]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8) 导致;引起 [cause]。
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词性变化
导
導 dǎo
〈名〉
向导,引路人 [guide]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 导
導 dǎo
〈介〉
顺着 [along]
4. 中山大学 楼
东校、珠海校区是新校区,都是4人间,上床下桌。
也有比较贵的两人间。有书柜、衣柜。北校、南校是老校区,大多6人间。每层楼的楼梯拐角处是8人间。像北校第三宿舍也有少量4人间。护理学院还有3人间,但是很窄。不过全是上下铺。没有衣柜,每个人只有一个小格子可以放箱子,每个人有书桌(年代很久的那种黄木桌子)。一般是人越多,房间越大,有厕所、卫生间。不过北校、南校厕所卫生间是在一起的,有些栋还是公共卫生间。5. 中山大学门楼多高
1名:罗东舒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原属歙县)呈坎镇呈坎村内,是黄山罗氏其中一支的祠堂,属于宗族祠堂的一类,纪念的是罗氏第十三世祖罗东舒,被认为是现存祠堂中规模最大、设计及雕刻均出色的建筑。
第2名:陈家祠堂,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光绪二十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书院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祠堂内外。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第3名: 胡氏宗祠,坐落于安徽省绩溪县城东12公里的大坑口村。祠堂占地1146平方米,坐北朝南,共三进、七间建筑,砖木结构。祠堂的建筑十分壮观雄伟,祠堂的前进是重檐歇山式的高大门楼,门楼后为以12根方石柱围成的回廊。祠堂里的梁托、灯托、额枋、云板和正门4米高的落地槅扇上面布满了雕刻,线条粗犷,作风淳厚古朴,是徽派古建筑艺术砖木石雕的宝贵遗产,有“木雕艺术厅堂”的美誉。
第4名: 舒氏宗祠,位于贵州省天柱县新舟村。新舟舒姓,明万历元年(1573年)由湖南溆浦迁湖南洪江,后迁贵州省天柱县远口,1578年由远口移居天柱县白市新舟村。现新舟舒氏宗祠始建于前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座北朝南,占地382平方米,建筑面积365平方米。由于历史的变迁新舟舒氏宗祠历经五次维修。
第5名:德远堂,是张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东面山坡台地上建造的“张氏家庙”。德远堂坐北朝南,门前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 德远堂门前的池塘前,石坪上耸立有23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是国内现存最多的石龙旗。
第6名:陈埭丁氏宗祠坐落于泉州晋江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
第7名: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东北28公里的汪口村,建于清乾隆年间。中轴歇山式,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环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祠堂为三进院落,门首为木结构五凤楼,青瓦覆盖,俄角高翘,檐下斗拱密布,横枋刻双龙戏珠图案,横枋下面明枋深雕双凤朝阳。
第8名:杨氏宗祠,位于湖南新化县水车镇上溪村。该祠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为“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368平方米,依次为戏楼、正殿、两侧厢房、中间为长方形天井。正门牌楼八柱三门斗拱重檐歇山顶。宗祠梁、枋、门窗及墙壁上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雕塑和壁画图案十分丰富,建筑与装饰风格古朴、简约而大气,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准。
第9名: 雷祖祠,位于广东省雷州城西南五里之英榜山。祠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雷祖〕的祠堂。雷祖祠历史悠久,洞内文物十分丰富,有乾隆御赐匾额及历代碑刻30余通。寇准诗,东坡赋,丁谓记等诗赋碑刻历尽人世沧桑至今尚珍藏于洞内,堪称祖国文物之瑰宝。
第10名:洪氏家庙,坐落在潮州庵埠镇梅溪管理区,建于明朝天启间。洪氏家庙为二进建筑,距门5米处立一座三间牌坊,并以围墙与祠相连,两旁再配以火巷,因而主座形成二天井。这座祠堂得到当时四位名宦的题额,从而显示其文物价值。